时间:2024-05-07
■
一、用词贴切
1.精心选择最精当的词语。用字用词要收到“一字传神”的效果,就须选择、锤炼动词。动词用得好,则字活而自响,句健而自妙。而如果把文章比喻成一块色彩艳丽的布料,那么,形容词就是能点缀这块布料的色彩、花纹。画家作画,讲究光影的明暗、色彩的浓淡、色调的冷暖,同样写文章也要增强画面美感,选用色彩词就是一种好方法。在给事物着色时,应讲究不同事物色彩的彼此排列和配置,精心筛选具有鲜明对比色的景物,加以点染和勾勒,让它们以彼烘此,或彼此映衬,或相互对照和依托,从而使文章产生一种有对比的和谐的色彩美。
2.适当运用叠音词、拟声词、谐音词、双声叠韵词,注意音节的配合。汉语中这几种特殊形式的词往往使作品具有音乐美,听起来很悦耳,从而收到更加良好的表达效果。运用这些词时,考生要注意这几类词都不是凭意义关系把两个字组合起来的,所以不能分开来理解,自然也不能分开来使用。像下面句子中双音词和叠韵词的用法就是错误的:“他一个人在街头徘来徊去”“我们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他心里又犹又豫”。
3.巧妙运用熟语。熟语是汉民族语言璀璨不朽的瑰宝之一,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等。其中成语故事短小而寓意深刻,修辞和谐而优美动听,激人情怀;惯用语通俗易懂,具有口语色彩;歇后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前语像谜语,后语像谜底,短小、风趣、形象;谚语通俗而含意深刻,往往反映事理,揭示规律。作文中恰当运用熟语,不仅能节约笔墨,而且能准确地表达文章最主要、新鲜、精彩的事实和作者的思想。有时,在特定的语境中巧妙地化用熟语,或赋予临时意义,或更改换字,或调换顺序,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过考生要注意对意义相近的熟语进行仔细斟酌,比如“无可厚非”与“无可非议”的程度不同,“骇人听闻”和“耸人听闻”的陈述对象真假有别,“面面俱到”与“八面玲珑”的感情色彩不同。
二、句式灵活
句式灵活,追求的是有序,多变。即寓变化于整齐之中。根据自己所写文章内容和形式的需要,根据所表达的对象、目的和具体语境的需要,灵活自如地变换不同的句式,在句子铺排格局的多样性、变化性中显现出文章内在和谐的统一关系,使句子铺排既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又表现出本质上的整体性,从而充分地表现文章的意蕴境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不同的句式具有不同的功能,这里选择常用的几种说一说。
1.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的交替使用。这四种句式分别用来表达不同的语气。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气、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考生作文时如果能灵活地运用不同语气的句子,便能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得清楚明白,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2.整句和散句的配合使用。整句指对应整齐、结构匀称的句式,包括运用了对偶、排比、反复、顶真、回环等修辞手法的句式;散句指不求对称、参差错落的句式。整句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适合于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散句调遣自如,灵活多变,音节参差,适宜于表现行云流水的叙述、起伏变化的情景,能避免单调呆板,收到生动感人的效果。
3.长句或短句的选择使用。长句是指定语、状语用得多,联合成分用得多,或某一成分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其结构繁复,内涵丰富,具有集中紧凑的特点,常常靠虚词来连缀,能严密地表达思想,有较强的逻辑力量,还能表现舒缓的语势和缓慢的节奏,抒发细腻低沉深厚的感情。长句经常用于议论文体,也用于文学作品的某些段落。短句颇能体现汉民族语言风格。它结构简单,节奏明快,表意简洁,干脆有力,语言短促,气势雄壮,便于表现紧张的气氛,抒发激越的感情,体现简约、明快的风格。
4.常式句和变式句的灵活运用。现代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往往是固定的。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状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便是常式句。有些句子成分的位置因特殊情况起了变化,如主语在谓语后,定语、状语在中心语后,这便是变式句。常见的变式句(即倒装句)有:主谓倒置(谓语前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一般来说,常式句自然平实,语势和缓,多用于一般的叙述、描写、议论,也可用于表达祈使和感叹的语气,适用于各类语体,能构成朴实、平易、典雅的风格。变式句起突出强调作用,给人奇巧之感。文学语体,特别是诗歌和抒情散文,经常采用变式句。
【郝芬/供稿】
■
文化无门槛
□祁栋华
《水浒》一书,堪称是一部气势恢弘的农民战争的史诗,可是当初竟然连作者姓甚名谁都众说纷纭,难以考证。
若问成书的时候作者缘何不敢署上大名?很大程度上怕是要“归功”于那些刻意为文化设置门槛的所谓“精英文人”。
精英嘛,自然是瞧不上文学界的那些“旁门左道”的,唯有汉赋、唐诗、宋词这类“高雅文学”方可登堂入室。在这些人眼中,似乎总有一道无形的门槛横亘于文化殿堂的大门之外。于是乎,诸如元杂剧、明清小说之类的新兴文学样式便被当年的文化精英们不屑地赶进了勾栏瓦肆之中,只能由那些歌伎戏子、评书艺人去口口相传。
然而,这些“沉沦下僚”的“没有文化品位”的文人及其创作当真如此不堪?非也。
试问,自古以来那些被后代称之为“文学”的东西到底缘何而来?还不是从“俗人”們的日常劳动、生活中产生、发展而来的!其中瑰宝如《诗经》者,被后世尊为诗歌的鼻祖,传之后人,历千载而不衰。其实,这些诗歌中的奇珍当初也不过就是一支支出自大字识不了一箩筐的乡村野老口中的民歌民谣。倘真要为文化筑上一道“去粗取精”的门槛,《诗经》中的305篇作品绝大多数恐怕都要被拒之门外。可以说,正是由于民间俗文化的积淀,才筑起了中国文化这座人类文明的辉煌大厦。
而所谓的“文化人”又由何而来?“人非生而知之者”,何人不是首先受着俗文化的濡染,再一点点求经问道,才得以脱颖而出?因此,还是请我们的精英人士能高抬贵手,鉴定文化的质量和档次时不要将“孩子和污水”等量齐观。就通俗文化而言,大浪淘沙后,它或许百不存一,可一旦流传下来,却足以登堂入室,昂首走进经典文化的殿堂,让后人须“仰视才见”。谓予不信,瞧一瞧四大名著,哪一部当初不是“见不得人”的“俗文学”?
细想想,我们的精英人士真该拜白居易为师。据传白香山诗成之后都要读给老媪去听,再作修改。这样一位重量级的文化人如此放低身段恐怕是我们的精英人士绝难做到的。“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和实在。”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生命之轻》中的这句慨叹特别发人深思。
当年曾有不少的文化人蔑视宋词的媚俗,嗤笑元曲的通俗,鄙弃明清小说的流俗……他们高筑起文化的门槛,拒绝将这些文学样式“扶正”。时至今日,这些文学样式却化作了文化殿堂中不朽的丰碑。正如陶行知所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那些时时处处为文化设置门槛的精英人士们知否:或许你的冷眼下就有苏东坡,你的讥笑里就有关汉卿,你的拒绝中就有曹雪芹!
文化的殿堂,当撤除门槛,任人徜徉。
作者分析问题时论据信手拈来,且用得恰到好处;观点富有新意,且有理有据;语言犀利,但并无偏激之处,做到激情、诗意和理趣相交融,令人折服。
【指导教师:王淦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