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审美教育的价值和使命

时间:2024-05-07

刘睿姝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将美学理论付诸于日常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之中与德育、智育、体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教育的统一整体。美育通过审美活动调和人的感性活动和理性活动,克服人性的异化,使人获得精神的解放,感受到一个有意味、有情趣的人生,使人成为审美的、全面的人。所以美育的目标是通过审美活动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完满的人性。文学艺术是审美活动的重要领域,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

一、背景

启蒙运动之后,在理性和科学的推动下,人类实现了巨大的进步。当今世界,科技强势发展,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一方面,经济更加繁荣,日常生活更加便利;另一方面,现代化的弊端也不断显露。

在个体生活领域,生活在前现代社会的古人相信世界中存在各种神仙,不只是人有灵魂,万物都有灵。这些神秘事物把人类与整个宇宙紧密连接在一起,人和世界可以沟通和互动。人类在这种“嵌入整体宇宙”的秩序中确立了生存的意义,获得“安身立命”的根据。而现代科学理性驱散了这种神秘气氛,把人类从伟大的“母体”中剥离出来:人们认识到世界是物质的,是人类可以用科学理性去认识、利用、征服的对象。科学理性驱散了神灵,成为现代社会的主导思想,人与世界的联系和沟通消失了,信仰失去了以往神秘的根基,古代社会中那种无处不在的意义消失了。科学理性打破了传统的价值规范,却没有建立起新的价值标准,无法为所有人提供新的生命意义的根本依据,致使部分个体在精神上格外“荒凉”。

在公共生活层面,工具理性压倒了价值理性,成为一种通用逻辑。为了追求效率,工具理性把一切事物以及人类自身都视为可供处理的材料或物体。一切事物以及人类自身都被按照一种可计量的行为标准来对待。于是,自然成为人类攫取的“对象”;人则被“非人化”,被简化为样品、指标,被看作是机器的零件,和任务无关的人的因素被忽略不计——人类被简化为可以用纯粹技术性方式来对待的对象,人的生死体验也被剥夺与异化。现代社会变得机械坚硬、冷酷无情,呈现出机器的属性。这种倾向成为现代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韦伯形象地把这个特征概括为“铁笼”。铁笼一方面造就了一种片面的社会文化,工具理性逻辑占据主导地位,一切讲求事实、重视计算、追求效率;另一方面造就了一种片面的社会关系,即“供求关系”占据主导地位,各种事物之间,甚至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都逐渐变成一种商业的“供求关系”。

“科学主义”认为只有科学才是知识,而其他不能通过科学检验的便不能称其为知识,科学即知识,知识即科学。一切都以科学为尺度,属于科学的东西才算知识。人文知识被严重弱化,审美体验、道德情感等主观性和个体性比较鲜明的知识和素养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人类作为“万物灵长”的那些生命和灵性发展的需求被忽视和淹没。在现代理性语境下,利益似乎成为判断一切的标准,商品逻辑日益控制与主宰了几乎所有的文化生产形式。作为人类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成为商品,成为人们闲暇时间消遣与娱乐的消费品,其人文价值在利益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文学艺术的人文价值被进一步边缘化。

科学思想主导现代社会,科学旨在发现世界的真相“是”什么,只能做出相应的事实判断,属于“实然”领域。科学理性在事实领域给我们提供了把握确定性的强大武器。但是,人是精神的存在体,是伦理的存在体,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使人们在和谐的环境中获得真实、实在性的生命存在,使人们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使人成为日趋完美和全面发展的生命体。人类生活意义、人类信仰、人生理想、道德规范以及人类终极关怀等都属于“应然”领域的价值判断,科学无法解决价值判断问题,不能给出确定答案,结果是价值观念之间冲突不断,在个人层面和公共层面都造成了严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危机,席勒明确提出了他的美育方案,即大力推行美育,使人成为“审美的人”。

二、审美教育的价值

美育虽是一个现代概念,但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西方,盛行于公元前六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就是和谐,注重艺术对人的影响。他们认为人和天体一样都由数与和谐原则统治,人的内在和谐和外在和谐可以欣然契合,人的内在和谐也可以受到外在和谐的影响,所以人爱美,爱欣赏艺术。对于古希腊人来说,文学艺术与当时人的信仰、历史、社群意识紧密相连,是社会的粘合剂。诗与艺术集休闲和教育于一体,起着公民文化启蒙的作用。在中国,孔子思想中最早出现了美育的萌芽,儒家思想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使人“温柔敦厚”;乐使人“广博易良”,心胸坦荡。诗和乐起着文明教化的作用与礼一同维护政治秩序。到了18 世纪末,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自由是精神上的解放和完美人格的形成,而达到自由的路径必须是先有审美教育。在中国,到了20世纪初,蔡元培大力提倡美育,并产生了重大影响。

人不仅是物质的存在,有物质需求,而且还是伦理与审美的存在,有精神需求。人在生存之外还要真正地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得到精神满足与愉悦,还要追求超越,追求终极价值与终极关怀。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具有情感性和深层意蕴,能够产生共鸣并给人以力量,提供给人精神的家园。审美意象的生成是审美活动的核心。审美活动通过审美意象可以使人进入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没有实用功利和理性的束缚,精神得到满足、解放和自由,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人可以超越、延伸和延展与个体生命的有限存在,体验无限的意义。这种精神的自由和解放,这种生命存在和意义的拓展使人能够体验人生的意义,懂得美的真谛,明白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回到精神家园。文学艺术是人凭借想象创造的充满意味的意象世界。在这个意象世界中,人与人相互沟通,人充分体验意象世界中的对象。这个意象世界超越了“物性”和“现实性”,可以将人引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带来心灵的和谐与自由,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审美活动的重要领域,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育的主要手段与途径。所以,在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全球知识观科技化以及“科学主义”盛行的背景下,回归经典文学艺术,加强文学艺术教育,体验经典文学艺术作品本身的道德与审美属性,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文学艺术是意蕴丰富的意象世界

人从动物进化而来,但是,人超越了动物的局限性:人的活动是自由、自觉的,人的生产是全面性、不受肉体支配的。因为,人“懂得按照任何一种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人具有反思能力,是伦理的存在,不断追求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追求终极价值。

文学艺术作为人的一种富有代表性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以精炼、集中、凝结的形式创造出一个非现实的心灵时空。文学艺术是一种“虚构”的意象。这种意象是人类把握生活、追求自我本质、追问生命意义的一种方式。因为,在文学艺术这个与生活“异在”的虚拟时空中,艺术家能动、现实地复现自己,展现人类的生命体验,表达人类的精神追求。所以,文学作品超越了“物”的存在,它的审美和人文价值不在于物本身,而在于这个物所能体现的意象,在于这个意象所能启发的人的想象和体验。“意境是造化与心源的合一”“艺术意境的诞生,归根结底,在于人的性灵中”[2]。

(二)文学艺术是精神世界的向导

文学艺术凭借想象创造的意象世界建立了主体与对象间的体验关系,可将人引向更高的精神境界。文学艺术作为一种指向现实生活的“符号”,是与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相连的具体现象,既指向日常生活,蕴涵生活世界,又有别于日常生活世界,它表现出一种“非常性”和“陌生性”,具有深刻的社会影响。在中国美学中,经典艺术总是可以起到教化的作用,把人引领到心灵纯洁、精神崇高的境界。王国维以艺术的“无用之用”高度评价艺术,认为人生总是受到欲望和利害关系的束缚,而经典艺术可以使人摆脱利害关系和欲望的羁绊,减少人生的痛苦,走向心灵的澄明。朱光潜主张人生的艺术化,认为和谐与秩序是善与美的共同根基。因此,审美和艺术是荡涤心灵、怡情养性的主要途径。宗白华认为自然美和艺术美表现美的人格,表现人性中不受世俗利害羁绊的“真”与“诚”,可以超越人的私欲,与道德范畴的“道”与“仁”直接合一。西方美学传统认为文学艺术、宗教、哲学都是表达真、善、美的主要手段。“凡是美的也都是善的”“伟大的艺术都是合乎道德”[3]。美与善之间有一种清晰的联系,美是对道德的假设,艺术是道德的象征,生动而诗意地呈现了道德观念,美应该被定义为欣赏沉思自身即是善的东西。文学艺术传达真、善、美,表达了创作者的精神和意志。审美经验通过无利害性使人们得到了升华,达到一种道德完美。

艺术作品是以作者的审美情感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意象世界。就其情感体验性质来说,文学艺术追求或探索的不仅是一种“实事人生”,而更主要的是作者心目中的一种“应是人生”。文学艺术是对文化内在生活的指示和表达。健康的艺术会努力地去影响观看者对他们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事情做出反应的方式。美学家丹托认为艺术能够给予我们某种东西,“作品是用来改变那些看到它的人看待世界的方式”。通过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某种东西被唤醒了,观看者会改变他的生活。柏拉图在抨击艺术的同时,也肯定了艺术独特的价值,他认为美的音乐和谐模仿了德行,艺术要培养“理想国”中“正义”的人。“写作改变着我们,艺术能改变人的生活”[4],这种改变不是剧烈,而是潜移默化的。在经典、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中,生活为善良的人留下一份希望。诗人总想给人安上另外的眼睛,探究“应是人生”,以便改变现实。

艺术审美能力与道德修养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但是艺术审美会对人产生润物无声的影响。优秀文学艺术的浸润会潜移默化地开阔人的心胸,提高人的品味,提升人的格调。虽然这个过程很漫长,但却是持久地深入人心,“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古希腊文学艺术注重表现现世生活的乐观,讲求秩序与和谐,以生活中真实的人为蓝本来塑造神的形象,所以古希腊的神像雕塑富有人的风貌和生活情趣。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逐渐打破中世纪的思想枷锁,这个时期的宗旨就是扫除神权,其直接工具就是反叛宗教艺术,复兴古希腊艺术对人间生活的关注。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艺术的主要思想内容,文学艺术从神学转向现实生活,从以神为中心和表现神性美转向以人为中心,表现人性美,结构自由、包罗万象,具有时代感和历史感。“承认自然美并且把人的情采、风貌、性格作为审美对象,是文艺复兴的重要成果”[5]。浪漫主义的文学艺术作品开始对抗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浪漫主义的核心是强烈的激情,文学作品不是依靠理性机械地演算,而是“自发创造的”。浪漫主义的主要动因是个人对自我实现和个性思想自由的向往,以情感和想象挑战理性与科学,是对理性秩序、规律、概括性的反叛。现当代主义文学艺术是西方启蒙运动和现代工业的产物,体现了与过去决裂的精神。现代主义文学艺术以痛感经验为核心,反对优美型艺术的愉悦自适,强调塑造生命的尊严、自由和独立。丑和荒诞取代了美和崇高,深刻、广泛地反映了西方社会的矛盾和人们的心理状态,是对激烈的社会和文化危机的回应,是对传统价值观幻灭的反应,是对现代文明进程的批判性介入。

三、审美教育的使命

文学艺术是人创造的意象世界,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的独特方式,超越了“物性”和“现实性”,可以带来心灵的和谐与自由,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宗白华认为放空心绪,心无牵挂,和尘世的一切暂时绝缘,在这一刹那,艺术心灵便诞生了。这时在艺术中呈现出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生命的意义显现于艺术创造,人性的光辉照亮了平淡单调的生活。艺术作品是以作者的审美情感和一定的艺术形式为中介与对象建立联系。情感体验就其性质来说,不仅是一种“实事人生”,而更主要的是作者心目中的一种“应是人生”,或对于“应是人生”的一种追求或探索。文学艺术对人生意义的探求与对终极价值的追求极大地拓展了欣赏者的生存时空,丰富了欣赏者的精神思想,可以为欣赏者提供精神慰藉和家园。这种精神的富足和超越性的体验是人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现代性的不断发展,康德以来的德国古典哲学家都根据各自时代特点,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文学艺术是人类沟通必然与自由、理性与感性的桥梁,是实现人类心灵自由的途径。康德认为审美判断是在理性的基础上,通过自由而产生的结果,是理解力和想象力的自由和谐[6]。美感是一种“反思着的判断”,它不仅是依靠感官作出反应和判断,还是感官按照普遍性和必然性原则作出的判断,所以审美判断的意义在于沟通人的感性与理性,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从而使人得到精神的提升和超越。席勒作为德国古典主义美学思想代表,认为现代社会的科学和理性导致人性中“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分裂,破坏了人的和谐,因此整个社会的和谐也被破坏了。所以,席勒提出用艺术审美活动来调和分裂的人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黑格尔明确提出美是“自由的”,文学艺术的本质目的就是人类普遍心灵自由寄寓于个别生活形象的审美关照和表现。这就决定了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不能仅仅直接依靠感觉的认同,还要依靠思维和想象。所以黑格尔认为,艺术作品一方面诉诸于感官,是感性的;另一方面主要是诉诸于心灵,是心灵的,心灵从艺术作品中得到某种满足。因此,“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7]。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异化,同时认为,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可以以一种审美的、艺术的方式肯定自己,这样人就能够以一种全面的人的方式占有属于人的对象世界,“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

“诗言志”,即文学作品不仅是指向现实的“符号”,还表达情感。通过意象的塑造,文学艺术作品往往含有象征和隐喻的意义。这些象征和隐喻的意义能够唤起欣赏者的情感,引起欣赏者的思考,是欣赏者以一种既是理性又是情感的方式把握作品、观看世界,在作品中找到心灵的慰藉。所以,文学艺术作品以“陌生化”的形式创造出深远的意蕴,给人以审美愉悦和思想启迪,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有效途径。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与礼,成于乐”[8],他希望通过诗养育“温柔敦厚”“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人格。朱光潜认为儒家教育的宗旨是通过诗与乐怡养人的性情,使人达到内心的和谐;通过礼培养伦理秩序的和谐,进而达到内外的和谐。鲁迅认为文学艺术是一个完整自足的精神世界,并注重文学艺术的社会使命——以精神价值为归一,揭示人生的微言大义,使人感到“灵府朗然”,心中一片光明,“与人生即会”。欣赏者在欣赏、体验优秀经典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艺术作品所体现的超越性和普世情怀可以使其从日常生活中跳脱出来,摆脱个人利益和个人意识的束缚,真正体验到艺术的超越性,获得精神的自由。这种审美体验把人引向自我超越,具有开拓人的思想境界和提升人的道德情操的功能。因而,审美虽然不一定有直接的道德目的,但由此培养起来的这种情怀却是构成一个人道德情操必不可少的基础。只要世界上还存在着不公、不平、黑暗、丑恶,人们对于美好人性和人生的追求就永远不会停止,文学艺术对于美好人性和人生的向往理想就会永远继续,它会激励、鼓舞人们。伟大的作品之所以具有永恒魅力,它的原因也就在这里。美育的目的和使命在于培育心智、造就人格、提高判断力、实现精神自由、获得人性完满,而文学艺术教育是实现这一使命的最重要途径,因为审美活动使人们得以理解和把握完整的人性,在“应然生活”的道路上不断追求和探索,回归精神的家园,成为“全面的”“完善的”人。

四、结语

文学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探寻世界对我们的意义。文学艺术不仅体现人类的状况和困境,还以未来作为更高的文化形态和精神素质来反观现在。艺术精神之光朗照,以精神超越现实,以求得人的精神解放,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有效途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