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定向动机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 实现路径研究

时间:2024-05-07

端义镭 刘艳 王雪纯

摘    要:定向动机流是学习者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在特定时段表现出的超强动机现象,是一个由动机、认知、情感、行为组合而成的四位一体的复合概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定向动机流以理想二语自我的确立为前提,以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合作学习为实现形式。此举可有效解决学生学习动机不强的问题,并显著提升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

關键词:定向动机流;产出导向法;问题/项目为本的学习;合作学习;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3-0023-03

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动机不强的问题,部分学生甚至出现动机减退的现象。为解决此问题,一线教师运用多种课堂动机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2],虽有一定成效,但总体来看欠缺系统性。少数研究者在特定的动机理论框架下对学生实施动机干预,例如王欣、戴炜栋[3]以Dornyei教授[4-5]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为理论基础①,围绕如何提升理想二语自我对学生进行了为期14周的动机干预实验。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为动机干预有效,其理想二语自我水平显著提升,但动机强度未见显著变化。这说明提升理想二语自我并非动机干预的全部内容,理想二语自我必须与特定的学习目标和任务结合才能带来动机力的持续放大,产生定向动机流(Directed Motivational Current)。

一、定向动机流理论概述

定向动机流是学习者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在特定时段表现出的超强动机现象,是一个由动机、认知、情感、行为组合而成的四位一体的复合概念,从学习者个体、学习环境和时间因素的协调作用中涌现,被视为长期动机的最优状态[6-8]。定向动机流有三大核心要素:1.定向目标。处于定向动机流之中的个体行为指向既定目标,该目标具有自我和谐性,即与个体的核心价值观和身份特征一致。对于外语学习而言,定向目标与个体的理想二语自我一致。定向动机流始于定向目标的确立,终于定向目标的达成。2.促进性结构。定向动机流一旦启动,学习者便由动机自引导形成新的行为惯例。定向动机流的维持需要一系列子目标的支撑,它们是定向目标实现路径上可操作性较强的分步任务。子目标的达成可使个体感知自身所取得的进步,获得正向反馈,并激发后续努力行为。3.积极情感。它既可以是因趋近定向目标而生的满足感,又可以是因合作学习而生的愉悦感,

分别对应积极心理学中的实现幸福感(eudaimonic well-being)和社会幸福感(social well-being)。

简言之,定向动机流以自我和谐的目标为导向,具有高度结构化的动机路径,通过贯穿于目标执行过程的积极情感帮助学习者对抗可能出现的情绪波动,持续产生高强度的动机行为。定向动机流是二语动机研究的最新进展,对于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9]。但定向动机流尚处于理论建构阶段,关于如何在外语教学中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定向动机流目前仅有宏观框架和指导性建议[10],学界仍需对定向动机流的实现路径做进一步探索。

二、定向动机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现路径

(一)前提条件:理想二语自我的确立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定向动机流以学生具备成熟的理想二语自我为前提。首先,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过往的成功经历和对榜样人物的崇拜心理,帮助学生构建起成为高水平英语使用者的未来自我形象。“高水平”的标准可因人而异,以学生的现实自我为参照、未来需求为导向。之后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对理想二语自我进行细节性想象,例如成为高水平英语使用者可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何种收益,产生何种心理体验。此外,强化理想二语自我要与对失败后果的想象结合起来,此举可使学习动机兼顾“趋利”和“避害”两方面,克服单纯强调理想二语自我可能存在的动机,唤起水平低、避免失败努力少的局限。上述三点可在理想/失败二语自我的想象训练、理想二语自我短剧展示、英语学习榜样展示、英语学习经验分享会、专业问题英语谈判会等课堂活动中逐步实现[11]。

(二)实现形式: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合作学习

学生具备成熟的理想二语自我之后,教师就可对其进行定向动机流干预。基于问题/项目为本的学习(problem-/project-based learning,下文简称PBL)理念,Dornyei等学者提出定向动机流可在集中小组项目

(intensive group project)中激发[12]。项目全程由学生主导,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决定项目的总目标和子目标、项目各阶段完成的时间节点、最终成果的展示形式和媒介等。他们还建议项目实施过程要实现校内外资源联动、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这些理念很超前,却并不符合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目前大学英语班级规模普遍较大,课时一再被压缩。若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完全把课堂的话语权交给学生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就是学界常说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原则。笔者认为,文秋芳教授提出的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下文简称POA)[13-14]既契合“双主”原则,又与集中小组项目一样以PBL理念为指导,还可吸纳合作学习的元素,可作为定向动机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现形式。

POA包含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环节。驱动环节分为教师呈现交际场景,学生尝试产出,教师说明产出目标三个步骤[15],对应PBL的设计问题和呈现/遭遇问题环节[16]。教师呈现的交际场景是学生未来学习、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场景,可激活学生的理想二语自我。学生尝试产出,但在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上捉襟见肘,从而为后续学习营造出“饥饿感”。教师说明的产出目标可作为定向动机流的定向目标。理想二语自我保持激活状态,并有与之匹配的定向目标,再加上通过学习弥补差距、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三者共同构成了定向动机流的启动阶段。

促成环节分为教师描述产出任务,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并由教师指导和检查,学生练习产出并由教师指导和检查三个步骤[17]。教师描述产出任务可使学生清楚了解达成POA产出目标的若干步骤,它们构成了维持定向动机流所需的一系列子目标。强调选择性学习,即学习行为和学习内容指向POA的分步任务和产出目标,充分体现出“定向”特征。对于大班教学而言,要求教师指导和检查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将学生分组,组建微型学习共同体,小组成员共同学习,相互激励、帮助、检查和反饋,形成默认的团队规范和行为惯例,在实践PBL倡导的合作学习理念的同时也形成了定向动机流的外显行为特征[18]。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逐一完成子目标,这就是PBL的分步解决问题环节[19]。子目标的达成、小组成员和教师的肯定可使学生感受到自身取得的进步和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感到自己正逐渐接近定向目标,从而产生实现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这是定向动机流不可或缺的情感因素。可以说,POA的促成环节就是定向动机流的维持阶段。

POA最终成果的提交意味着定向目标的达成,此时定向动机流进入尾声阶段,对应PBL的评估、总结和反思环节[20]。教师可采用师生合作评价的方式对最终成果从质量和完成过程两方面进行评估[21]。质量评估既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身在语言知识和技能上的进步,也要让其看到存在的不足和后续努力的方向。完成过程评估则要让学生体会到本轮POA教学对学习动机和行为的提升作用,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将高昂学习状态下形成的思维倾向和行为惯例迁移到下一轮POA教学中。反思活动可采用小组头脑风暴、教师概括总结和学生撰写日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尽管此时定向动机流暂时消退,但教师要让学生产生“获得感”,为下一轮POA教学和定向动机流的再次激发做好语言、情感和行为上的准备。

参考文秋芳[22-23]和支永碧[24]研究中有关POA和PBL的图示,结合上文论述的POA、PBL与定向动机流的关系,笔者绘制了定向动机流在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合作学习中实现的流程图(见图1)。该图不仅完整展现了定向动机流的启动、维持和尾声阶段及其与POA、PBL各阶段的对应关系,还说明定向动机流虽具有阶段性特征,但可在每一轮POA教学中再次激发,因此可作为增强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长期手段。

三、结语

定向动机流并非自然而生,需要有意识的显性启

动。定向动机流的涌现以理想二语自我的确立为前提,因此教师首先应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构建起成熟的理想二语自我,然后再通过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合作学习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定向动机流。这种动机干预手段与课堂教学无缝衔接,能有效避免传统心理学干预手段因脱离教学情境而可能给学生带来的不适、疑惧、反感,甚至是抵触情绪。若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定向动机流,使其产生集中精力、全情投入的学习状态,无疑将会扭转当前学生学习动机不强的局面,显著改善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

注释:

①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由理想二语自我、应该二语自我和二  语学习体验组成:理想二语自我是个体理想自我中与二    语学习相关的方面,如果学习者想要成为的那种人能熟    练掌握某门第二语言,就会产生学习该语言的动力;应该    二语自我是学习者为了满足重要他者期待、避免负面结    果出现,而认为自己应该具备的二语学习特征;二语学    习体验是与具体学习情境相关的动机要素,包括教师、课    程、学习同伴等对个体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方雪晴,陈坚林.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动机策略运用的实证    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3,(1).

[2]徐智鑫.动机策略、学习动机和动机行为的内在关系——    基于大学英语课堂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4,(3).

[3][11]王欣,戴炜栋.基于“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二语    动机策略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2015,(6).

[4]Dornyei,Z.The Psychology of the Language Learner:Indi-    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Mahwah: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5:65-119.

[5]Dornyei,Z.The L2 motivational self system[C]//Motivation,    Language Identity and the L2 Self. Bristol:Multilingual     Matters,2009:9-42.

[6]Muir,C. & Dornyei,Z.Directed motivational currents:    Using vision to create effective motivational pathways[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2013, (3).

[7]Dornyei,Z.,Muir,C. & Ibrahim,Z.Directed motivational    currents:Energising language learning by creating intense    motivational pathways[C]//Motiva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From Theory to Practice.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2014:9-29.

[8]Dornyei,Z.,Ibrahim,Z. & Muir,C.‘Directed motivational   currents:Regulating complex dynamic systems through    motivational surges[C]//Motivational Dynamics in Language    Learning.Bristol:Multilingual Matters,2015:95-106.

[9]常海潮.定向动机流——二语动机理论研究新进展[J].现    代外语,2016,(5).

[10][12]Dornyei,Z.,Henry,A. & Muir,C.Motivational Currents      in Language Learning:Frameworks for Focused In terve-       ntions[M].New York:Routledge,2016:167-198.

[13][15][17][21][22]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

[14][23]文秋芳.“产出导向法”的中国特色[J].现代外语,      2017,(3).

[16][18][19][20][24]支永碧.PBL在中国外语教育中的应用      ——意义、困境与出路[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