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赫艳杰
摘 要:“正能量情景剧”教学模式是以活动教学理论为依据,依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根据教材内容和社会热点事件,学生自行分组,自编、自导、自演话剧、小品等“正能量情景剧”,表演者从情景剧中找出弘扬正能量的地方,与其他学生分享,最后由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编剧、排演和表演情况进行评价的一种教学模式。文章通过探索这一教学模式的内涵与操作流程,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旨在为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思政课;高校;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12-0013-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在高校教育中,党和政府历来重视该课程的教学工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精神,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2015年7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中提出“坚持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注重师生教学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2016年12月7日,***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17年3月12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围绕“教育改革发展”问题,针对高校思政课抬头率不高、人到了心没到的情况,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内容不适应学生的需要,“配方”比较陈旧,“工艺”比较粗糙,“包装”不那么时尚[2]。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信息在社会上的传递越来越迅速、频繁,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多元。高校思政课教学也面临着改革、创新。***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应顺应历史变迁和时代变化,逐步進行革新,真正发挥其思想引领主渠道的作用。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各高校都开设了多门课程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谆谆教导,然而学校和教师的一片苦心却未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不少学生反映,提到思政课,最先想到的就是深奥难懂的理论和一串串拗口的词句,总之一句话,“思政课很枯燥”。迫于学校和教学的压力,不少教师以点名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出勤率,或是以不定时抽查提问的方式迫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对于教师的无奈之举,学生们难免怨声载道,对课程充满抵触情绪。笔者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结合经验认为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不外乎两点。
首先,思政课的教学模式陈旧,照本宣科,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思政课的内容大多数学生都已有所耳闻,在初中、高中的政治、历史课上对课程的一些理论、大政方针政策已有所了解,不少学生认为高校思政课是对这些知识的扩展和延伸。如果任课教师依然采用照本宣科的形式进行教学,课件、教案多年不变,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应的抬头率会很低,“无聊”的印象就会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渐形成。部分教师一味地采取理论灌输的形式,学生被动地坐在座位上接受知识,学生的参与感不强,定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开辟“第二职业”。
其次,学生深受整个社会功利风气的影响,只注重专业课知识的学习。不少学生认为,专业课程关乎自身将来的事业发展和社会地位,而思政课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需要经过长久的时间积淀才会对其产生作用,效果并非立竿见影,这在整个社会各方面都主张“提速”、“快餐化”的时代,显然不能适应人们的功利化需求。这就使得部分学生感觉思政课是“豆芽课”、“思政课学了无用”,进而“人在教室心在外”,即使学生迫于学校纪律的压力进了教室手里也会拿着或英语或计算机或专业课的资料,并不能真正从课堂上收获知识。长此以往,思政课对学生的影响微乎其微,甚至不少大三的学生还在把高校所开设的四门思政主干课统称为“马克思”课程。
正是由于诸如此类的现象存在,思政课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当前,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非常重视,教育部多次开会研讨如何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一直以来,为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许多辛勤耕耘在教学一线的教师都在尝试着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也在试图创新教学模式,以便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真正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正能量情景剧”教学法是笔者在诸多教学改革方式中采用最多、反响最好的一种改革模式,通过几年的运用,逐步受到学生的欢迎。
二、“正能量情景剧”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笔者所采用的“正能量情景剧”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活动教学理论为依据,依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根据教材内容和社会热点事件,学生自行分组,自编、自导、自演“正能量情景剧”,通过话剧、小品表演等情景剧的方式把生活中的案例搬到课堂上,表演者从情景剧中找出其闪光点和弘扬正能量的地方,与其他学生分享、交流,最后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各组编剧、排练和表演情况进行评价的一种教学模式。
“正能量情景剧”教学模式主要的理论基础是积极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体验式学习理论。通过学生的主体表演,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师生互动、学生互助的学习过程。endprint
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指出,当孩子的周围环境和教师、同学和朋友提供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孩子就最有可能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从积极心理学来看,“正能量情景剧”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大学生的人生态度、生活态度决定着大学生的人生观。而生活中发生的一些负面信息往往容易使大学生的认知产生困惑,甚至形成“各家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心理,对他人的需要以冷漠的态度处之[3]。然而和谐社会需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这就需要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需要认真、乐观、积极、务实的人生观。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对大学生推行正能量的、积极向上的教育理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情境性教学,主要观点是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和主体性,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正能量情景剧”正是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指引下进行的,可以更便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体验式学习理论则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或者说,通过能使学习者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地单方面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那些可视、可听、可感的教学媒体努力为学生做好体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并积极接触知识、运用知识,从而在亲身体验过程中掌握知识[4]。“正能量情景剧”的表演把教材中的内容或是生活中发生的案例搬到课堂上,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体验其发生、发展的过程,进而更深刻地了解其深刻意义,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三、“正能量情景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笔者主要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总结最近三个学期的实践经验,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课前准备阶段。第一步:分组讨论表演主题。在每学期的开学第一周,在班上宣布本学期的情景剧表演任务和具体要求,表演内容需将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知识点和社会热点问题等有机结合,分班级自行分成每组10人左右。同时抽签确定各小组的表演顺序。每组表演应控制在10分钟左右,从第四周开始,每次课程理论讲解结束后留出时间供2个小组表演。每组以自荐或民主推举的方式推选出导演。随后展开充分的民主讨论,确定表演主题。第二步:编写剧本。各组导演组织成员讨论、编写剧本的创作过程。剧本以反映现实中的“正能量”故事情节为主要内容,要求故事情节鲜明、人物个性突出、真实情感流露,将现实中的事件与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结合,给人以深刻印象,而后有所思考。提倡剧本尽量原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第三步:分角色进行彩排。导演根据剧本和各小组成员的具体特征分配角色,演员自行了解剧情、背诵台词,做到各司其职[5]。具体排练时间和场地由学生小组成员共同商讨,课下进行。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在紧张的学习气氛下营造出和谐、轻松的氛围,而且也能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此种合作形式尤其受到一些内向、不擅主动交流的学生的欢迎。
其次,课堂展示阶段。第四步:“正能量情景剧”的课堂表演。学生在课前准备好PPT、旁白、道具、场景布置。每次理论课讲解结束后,各组派出其中一名成员介绍故事背景,随后演员上场进行表演。每组表演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大多数情景剧都分成多个幕,让观众更加清晰明白故事梗概,能够体会其中传递出来的“正能量”。第五步:教师点评。每组表演结束后,任课教师根据故事情节,分析其中的深刻内涵,并对整个表演的剧情、课前准备、表演过程进行客观评价,以达到“正能量情景剧”所预设的传递正能量的作用。
最后,演后反思阶段。第六步:表演过后的课下反思。课堂表演结束后,演员根据自身的演出情况同时结合教师的点评,对本次表演进行反思,考虑下优点和不足分别有哪些,将来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呈现能更好地达到表演效果等。各演员以邮件的形式将反思发送到教师邮箱,教师根据所收集的意见、建议逐步改进“正能量情景剧”的设计和操作,为将来呈现更成熟、深刻的情景剧奠定基础。
四、“正能量情景剧”教学模式应用的反思
笔者将“正能量情景剧”教学模式应用在“毛泽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已有三个学期,根据具体实践和操作,结合学生递交的意见、建议,本人从其优点和不足方面进行了反思。
首先,优点方面集中表现在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了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创新了其思维和实践方式。由于笔者所在學校师资不够充分,仍然采用大班上课,每班学生都在100人以上,故所分小组较多,“正能量情景剧”的表演几乎贯穿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由学生自行设计的表演吸引力较强,充满笑点,关注度高,使整个课堂显得丰富、活跃,其参与教学的热情度高。“正能量情景剧”的演出不仅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满满的正能量还能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学生由原来的不愿意上课转变为对思政课充满期待并积极参与。由于是全体同学的共同参与,每人都有登台表演的机会,使得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也活跃了不少,真正做到了使思政课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在剧本编写和演出彩排的过程中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得一些内向、不善社交的学生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成为整个大学生活印象深刻的一段经历。
其次,不足方面在于有些表演为了达到娱乐的效果而采取夸张甚至搞笑的方式演绎,没能达到“正能量情景剧”表演的实际目的。当前一些逗笑、娱乐的内容充斥着荧屏,学生接触之后容易把夸张的形式引入到表演中,只注重“笑果”而忽视了“效果”。由于本门课程是思政课,教学的重点更多还是应该回到书本的理论知识上,为了吸引眼球的表演可能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仅停留在表演上,而忽视了情景剧表演本身所要传递和表达的内容,虽课堂氛围有所改善,可是容易出现应该学习的知识重点并没被学生们习得的情况。另外表演时要求尽量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可是由于教室场地的局限以及准备材料的不够充分,情景剧的表演不能充分表达出想要渲染的正能量。现场表演时部分学生出现笑场、怯场,导致演出效果没能充分展现。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进行反思,同时表演方式和内容也应进行相应的改进。如在进行情景剧的选题时应注重与课程内容的结合,甚至可以使部分历史情节重现,更直观地丰富学生们的知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对表演主题进行选择时,教师应随时跟进、及时把关,提供参考意见,以防止出现把曾在网络上出现的剧情毫不加工地进行演绎,最终导致“一笑而过”,未达到最初设定的效果。同时为防止现场表演时出现意外状况,可以允许以视频后期制作的方式呈现出来,使演出更具渲染力、感染力,也更能加强学生对所传达的正能量信息的理解和感悟,并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N].京华时报,2016-12-09.
[2]陈宝生.教育,如何改革发展——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答 记者问[N].光明日报,2017-03-13.
[3]禹俊华.道德情景剧的德育实践及实效探析——以“思 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玉溪师范学院学 报,2014,(3).
[4]陆碧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情景剧教学模 式探析[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3,(6).
[5]谢菲.情景剧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 践与效用分析——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2).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