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李锋+张贞凯+田雨波
摘 要:文章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与要求为导向,以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核心,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反向设计,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构建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借鉴CDIO理念,结合学科特色开展专业综合实践与毕业设计,强化过程管理,突出复杂工程能力的培养,旨在为专业认证及专业建设打下基础。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电子信息工程;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12-0020-03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工程技术行业的相关协会连同工程教育实施者对工程技术领域相关专业的高等教育质量加以控制,以保证工程技术行业的从业人员达到相应教育要求的过程。2013年6月,国际工程联盟大会接纳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为《华盛顿协议》的预备成员。2016年6月,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成为正式成员,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得到国际认可,工程教育迈上新的发展台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地方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契机。
如何依托于专业认证这个契机,结合院校自身发展特点,培养出符合国际标准、具有人才市场竞争优势的电子信息工程人才,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中必须思考的问题。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中,我们以专业认证理念为导向,力图深入理解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精神实质,把握专业认证标准的内涵,加强对社会需的研究,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专业认证及复杂工程问题概述
专业认证的关键就是评估专业的教学是否适合学生毕业后进入该领域从事专业工作的要求,确认高等学校所开设的专门职业性教学计划是否符合预先制定的合格标准,关注高校课程体系对能力标准体系的响应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遵循三个基本理念[1-2]: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这些理念对引导和促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保障和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
“复杂工程问题”是指待解决的工程问题涉及多个工程、技术及其他方面的因素,无法用简单的工程方法解决,必须运用深入的工程原理,并经过分析才可能得到解决的问题[3-4]。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运用深入的工程原理,经过分析才可能得到解决;(2)问题所涉及的各种技术、工程和其他因素间可能会存在冲突;(3)成型的理论和技术不一定能完全解决,需要通过建立合适的抽象模型才能解决,在建模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创造性;(4)不是仅靠常用方法就可以完全解决的,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创造性地利用工程原理,并超越以前的经验,才能给出合理的、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5)问题中的各因素可能没有完全包含在专业工程实践的标准和规范中;(6)问题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包含多个相互关联的子问题;(7)问题相关各方利益不完全一致,对同样的工程问题会有不同的结论。
在2015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12条毕业要求通用标准中,有8条涉及了“复杂工程问題”。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这种复杂工程问题也处处存在。根据专业认证的理念和标准,在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建设过程中,应主动将复杂工程问题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在课程设计、综合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科技训练等教学环节中,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才能满足认证要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于专业认证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探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我校重点发展的特色专业之一,也是我校首批专业认证试点专业。围绕江苏科技大学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的长远战略目标,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按照“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强化实践,注重创新,持续改进”的思路,对专业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反向设计,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学科竞赛与科技创新、专业实践、过程管理与持续改进机制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着力打造有行业特色的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教育体系。
(1)人才培养目标。开展社会需求调研,结合江苏科技大学行业特色和办学定位,确定了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定位及人才培育目标为: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电子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与职业道德,较强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具备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开展工程研究的综合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潜质和国际化视野;具备电子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并胜任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发与制造工作。预期在毕业5年左右,能够在相关领域胜任系统设计和开发、系统运行与维护、技术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毕业要求与能力矩阵。将培养目标与专业认证所规定的12条毕业要求相对应。规定了学生完成学业时应取得的学习成果,在知识方面,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法律经管,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工程实践知识;能力方面包括较强的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设计电子信息系统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跨文化交流表达能力;境界方面包括创新的态度和意识,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适应发展的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等。
(3)课程体系。按照专业认证标准及补充标准,在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中设置了认证所要求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领域,给出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如下表所示。
将毕业要求细化到可实施、可检查的程度,并分解到不同的课程和培养环节中,建立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的对应关系。主要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如下表2所示,其中毕业要求1—12 分别代表: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endprint
(4)课程体系的思路和特色。按照“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核心—领域方向”四个层次开设专业培养所需课程,递进式地完成对专业知识的“衔接—融合—提升”,引导学生的专业学习。按照专业课程特色化、课程实层次的思路逐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专业课程特色化。专业课结合学科特色与教师科研实践,以电子信息技术在船舶海洋领域中的应用为导向,开设了包括“船舶雷达原理”、“船舶通信与导航技术”、“声呐技术”、“嵌入式系统”等在内的特色课程,以及“专业课综合实训”等实践课,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科特色高度相关,为开展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打下了基础。
课程实践层次化。面向“复杂工程问题”,将实践教学分为基本技能、综合应用与初步设计、工程实践与创新等三个层次。基本技能层包括“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金工实习”、“电子认知实习”,专业基础课程实验的目的是进行工程类基本技能训练,解决相对简单的工程问题。综合应用与初步设计层包括 “微机原理”、“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电子电路课程设计”、“通信系统课程设计”等,目的是单科知识综合应用和初步设计能力的训练,解决较复杂工程问题。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层包含“专业综合实训”、“电子产品策划与设计”、“企业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项目多来自教师科研与企业需求,具有较强的学科特色,借鉴CDIO理念,多采用项目式教学。
三、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教学建设探索
(一)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和要求为导向,改进课程的教学大纲、根据课程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明确课程的定位和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手段、改进学业考核与评定方法、改革课程实践内容等。
以提高效果为目标,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建立开放式、对话式、研究式课堂,实施基于问题、基于案例、基于项目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因课施教、因材施教、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利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手段,拓展教学空间和时间,压缩课内学时,将部分数字系统设计、信号与信息处理及相关的仿真实验等留作课外作业,让学生利用个人电脑以及“宿舍实验室”、“口袋实验室”等完成课内实验项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实现教学互动。
(二)面向复杂工程,推行专业综合实践项目
在校内完成专业方向课学习之后开始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为原则,综合实践项目来源于教师科研、企业需求、教学实例及工程实践,实践内容及实施目标经过教研室充分讨论,形成面向工程一线的专业课程实践项目提供学生选择。借鉴CDIO理念,实践项目分为选题、方案设计与论证、项目实施、项目验收等几个阶段和步骤。学生以组为单位,通过调研写出实验方案和实施计划,以及项目所需软硬件资源等,经课程组教师审查评估,协助提供相关条件并负责指导,最后撰写项目报告,完成项目答辩。
为确保综合实践环节的有效性,改革实践环节考核评价方式,实施多样化、过程式考核。将基本技能的掌握及分析、独立思考能力、主动学习意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创造性思维等作为考核的要点,建立分项评价制度,采用量化的评价指标。
(三)强化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突出复杂工程能力培养
毕业设计既是培养计划中学分比重最大的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对毕业设计选题、开题、中期答辩、成果验收及毕业答辩等全过程进行监控。
成立毕业设计专家组,对毕业设计题目及内容逐一审查,去掉工程实践性不突出、过于简单或创新性不足的课题,并对课题的工作量及难度进行评估,保证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得到全面综合的工程训练。
为保证毕业设计时间,在大四第一学期初启动毕业设计准备工作,用近一年的时间来完成毕业设计。把毕业设计和综合实践等环节系统地结合在一起,鼓励学生提前接触毕业设计课题,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开放性实验室,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对课题进行深入了解。
(四)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为使实践教学更贴近电子信息工程行业实际,经常选派教师参加相关的技术交流、参观、培训,开阔视野,锻炼教师动手实践能力。以学科竞赛推动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对各类国家级、省级竞赛活动指定专门的教师负责,组成学科竞赛指导教师团队,加大科技创新指导对教师的绩效考核比例。加强校企合作,派遣教学骨干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或研究所的工程项目,增强教师的工程实践经历,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实践课程指导教师。
专业认证工作中涉及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工作任务繁重。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及质量保障体系是专业认证工作的基础。按照专业认证标准和人才培养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核心,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借鉴CDIO理念,构建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学科特色开展专业综合实践和毕业设计,强化过程管理,突出复杂工程能力培养。尽管我们做了一定的工作,但与专业认证标准还存在较大距离。我们希望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不断规范人才培养過程,从而培养出具有更高竞争力、符合国际标准的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 国高等教育,2014,(17).
[2]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生中心理念[J].中 国高等教育,2014,(21).
[3]林健.如何理解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基于《华盛顿 协议》的界定和要求[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
[4]尚凤军.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计算机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体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6,(9).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