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国民党元老邹鲁不仅因主持召集“西山会议”而知名,更因负责创办国立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并两度担任校长,在教育界留下了独特印记。
邹鲁出生于广东大埔,幼时家贫,19岁时进到潮州韩山书院读书,后又考取大埔新办的新式学堂读书,“学校一开办,就使我根本失望。因为学生年龄由16岁到30岁不等,而课程则除算学、英文外,一切都依旧馆的方式,还是背书默书写字。”邹鲁“时时流露出不满意的言论”,受到老师的斥责:“你说这学校不好,你有本事去办一个好的给我看!”于是邹鲁与同学张煊起了自办学堂之想,又从一位同学哥哥那里得了4块钱(鹰洋)的捐助,办起了一个“乐群中学”,并且附设了一个小学。邹鲁不以办小学成功而自满,反而前往广州投考师范学校。由于当时“学堂初兴,师才不足,师范学堂又少”,他无校可入,于是又提议创办师范学堂。他拿出从家中带来的100多元,“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偌大一座广州城里居然出现了一个潮嘉师范学堂。”
新学人中有不少革命人士,张煊加入了同盟会,也介绍邹鲁加入。邹鲁创立潮嘉师范后,交游日广,“广州的党人对我更加亲切,公推为同盟会的主盟人。”与此同时,他还在提学使署办的理化研究所和广东法政学堂上课。在法政学堂,邹鲁认识了教员朱执信和同学陈炯明,“暗中往来甚密”,“宣传和联络并重”地做革命工作,参与发动多次起义。辛亥革命后,他成为中华民国政府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年仅28岁。
孙中山对邹鲁颇为倚重,曾委他大总统特派员之职。1922年,孙中山任命他为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此前高等师范已因欠薪数月陷于停顿状态,曾任财政厅长的邹鲁募财有方,很快筹措一笔资金解决了经济困难,使学校运作进入正轨。
1923年冬,孙又决定将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法政大学和广东农业专门学校三校合并,成立国立广东大学,委任邹任筹备主任负责推进。1924年夏天,广东大学正式成立,邹鲁被任命为校长。
邹在孙支持下采取种种措施,一是增加教育经费,二是兴建校舍,三是延揽教授,购置设备。四是巡视训导,“自接办学校后,就搬进学校去住,仍然是天明起来读书。读书后,稍进早点,便去巡视讲堂;而且巡视讲堂,每日不止一次。”
孙中山于1925年3月在北京逝世后,广东大学于1926年改名中山大学以为纪念。这之前的1925年9月,邹鲁因与共产国际顾问鲍罗廷及汪精卫关系不和而离任。1926年8月,国民政府下令改校名為国立中山大学。
1932年2月,邹鲁重掌中山大学直至1938年因抗战迁徙。
(摘自《书屋》 双阳/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