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安倍晋三遭枪杀震惊世界

时间:2024-05-07

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奈良演讲时突遭枪击身亡,给日本带来巨大冲击,也震惊了整个世界。各国纷纷以不同形式表示哀悼、慰问并谴责暗杀行为。安倍晋三这位近年来日本少有的政治强人遇袭身亡后留下的“遗产”,将从许多方面改变日本和世界。

嫌犯刺杀安倍晋三原因曝光

日本是世界上拥有最严格的枪支管控法律的国家之一。据报道,日本人口约1.27亿,但该国每年死于枪击的人数通常低于10人。也因此,此次枪击事件震惊日本。山上彻也究竟何许人?为何要在众目睽睽之下行刺前首相安倍晋三?此前他都经历了什么?

据《读卖新闻》当地时间10日报道,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遭枪击事件事发前一天,即7月7日安倍在冈山演讲时,嫌疑人山上彻也就在现场,但鉴于会场警备严格未能得手。 山上彻也向警方供认,他一直在关注着安倍的行程,试图寻找合适的机会, 但除了奈良,其他地方都难以携带武器靠近。

山上彻也告诉警方, 他从几个月前就开始谋划此次行凶, 在决定使用手枪前, 他本打算自制炸弹来杀人, 但经过实验后发现自制炸弹无法将人杀死, 所以才开始自制枪支。警方搜查了山上彻也在奈良的家,发现多个类似的自制武器,及疑似爆炸物品。

据报道,1999年山上彻也从奈良县一所县立高中毕业。2003年他考入了日本海上自卫队,后来的3年里一直在海上自卫队担任低级别的自卫官。山上彻也没有结婚的经历,长时间一个人自己生活。关于刺杀安倍晋三的动机,他是这样对警方交代的:他最初计划袭击一个宗教组织的领导人,因为他认为自己的母亲向该组织捐款导致破产,但行刺难度太大。同时,他认为安倍与该组织有联系,因此怀恨在心。

安倍晋三这一生

安倍晋三两次就任首相,是日本宪政史上在任时间最长的首相。在位期间,他对内推进以大规模货币宽松为核心的经济政策——“安倍经济学”,对外推动允许有限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安全保障法制等,在内政外交两方面都留下了重大足迹。辞职后,作为党内最大派系安倍派领袖仍保持着很大影响力。

安倍晋三生于1954年,外祖父是前首相岸信介,父亲是前外相安倍晋太郎。1977年成蹊大学毕业,1979年就职于神户制钢所。1982年成为安倍晋太郎的秘书官。1993年,继承父亲政治基础的安倍晋三在旧山口1区参加众议院选举并首次当选。在前首相小泉纯一郎执政时期,安倍晋三就任小泉内阁官房副长官,随小泉纯一郎访问了朝鲜。他在朝鲜绑架日本公民的问题上表现出强硬姿态,其外交和政治手腕开始备受关注并因此在政坛崭露头角。2003年任自民党干事长,2006年成为自民党总裁,以52岁年龄成为战后最年轻首相。但是由于“消失的养老金”等问题的影响,在2007年参议院选举中大败。由于痼疾溃疡性大肠炎的恶化,第一首相任期仅仅1年就下台。安倍晋三在2012年再次当选为彼时为在野党的自民党总裁,并在同年12月的众议院选举中夺回政权,再次担任首相。

安倍晋三在任期间,还积极展开首脑外交。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俄罗斯总统普京建立密切关系,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存在感。但是,作为政权最重要课题的绑架问题和与俄罗斯的北方领土问题,没有取得进展。另一方面,随着政权的长期化,森友·加计学园问题等不利影响事件也接连发生,被在野党追究为“权力私有化”。2020年9月,在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暴发后,安倍晋三以旧病复发等理由第二次退位。

安倍晋三遇袭身亡对日本内政外交有何影响

安倍晋三任内最著名的政治遗产之一就是“安倍经济学”。2012年二次出任首相之后,安倍晋三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希望提振日本长期低迷的经济。他推出了被称为“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策略,即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以及促进民间投资的结构性改革政策。“安倍经济学”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日本經济,让日本摆脱经济近乎停滞和持续通缩的局面。不过,“安倍经济学”虽然维持了一定繁荣局面,却也透支了日本财政金融政策的施展空间。富人财富增长、大企业受惠、贫富分化加剧等“安倍经济学”的负面影响早已显现。岸田需要拿出全新的经济政策,摆脱“安倍经济学”的束缚。

按照日本《每日新闻》的分析,安倍晋三作为自民党内最大派阀安倍派掌门,一直在政策层面高调发声,试图在岸田执政后保持影响力。如今群龙无首,一旦内部不合,势必造成党内各派系重新洗牌,分化重组。早就蠢蠢欲动的少壮派或将借机发力,加快自民党新老交替进程。作为保守派的旗帜性人物,安倍晋三拥有坚实的支持基础。现任政调会长高市早苗作为安倍“弟子”被委以重任,现任防相岸信夫身为安倍胞弟,更是确保岸田政权继承安倍外交、安全路线的具体执行人。官房长官松野博一、国对委员长高木毅等重要职位也均属安倍派。他们的政治前途同样可能因为安倍晋三之死面临不确定性。

《产经新闻》报道称,安倍晋三担任自民党修宪本部的最高顾问,在此次参议院选举的助选演说中,也多次呼吁将自卫队写入宪法第九条,实现自己的政治夙愿。中国社科院日本所对外关系研究室主任吕耀东说,作为日本保守势力的代表,安倍晋三遇刺事件或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日本右翼势力。尽管刺杀者的政治倾向尚不明确,但一个几乎可以肯定的事实是,安倍晋三遇刺不仅不会使日本政坛整体保守化的趋势停止,反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

日本或被“永远改变”

《华盛顿邮报》评论称,日本以自己是一个安全的社会而自豪,近30年过去了,奥姆真理教对东京地铁发动的沙林毒气袭击的影响至今仍在回响,正是因为此类事件罕见。小渕敏郎说,有观点认为,在社交网站上,排斥他人言论的现象越来越多,社会逐渐失去倾听不同意见的宽容。如果这次犯罪行为来源于这种社会风气,不免让人更为担忧。

“不仅是罕见,这在文化上是不可理解的,”国际安全工业理事会日本负责人南希·斯诺对CNN说,日本一直是“绿洲”,无法想象有如美国一样的枪支文化。此事对一个不诉诸这种暴力的民族会造成什么心理影响,“想到这一点,我就崩溃了”。她认为,安倍晋三枪击事件将不幸地“永远改变日本”。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分析,枪击案发生在参院选举前的敏感时期,不排除凶手出于政治目的。安倍虽然是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日本国内对其评价却褒贬不一,反安倍的民意也始终存在,既有对其“安倍经济学”造成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不满,也有对其强行推动军事安全政策调整的反感。在日本国内政治总体保守化、右倾化的背景下,发生这种事件还是令人震惊。这个事件足以成为战后日本政治中最大事件。

  项昊宇分析称:“这种事件发生在日本令人震惊,这种暴力行径应当严厉谴责,但也应该促使日本反思,其国内政治是否出现了极化的危险。”

(综合《新京报》《中国新闻周刊》《环球时报》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