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刘卫兵:20年拍“两会”

时间:2024-05-07

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第一次在北京召开,能采访高级别的盛会、拍这么多花枝招展的代表心里好激动。多年过去,中国举办的大规模国际性盛会越来越多,让记者应接不暇。过去拍外国的部长都新鲜,此后在采访中非合作论坛等外交场合,一次就要拍摄几十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经常拍得手都发麻。20世纪90年代初那些年我采访社会新闻,拍摄了许多当年的那些人、那些事,还拍摄过“两会”。从1994年第一次上会采访,我至今已采访过20年的“两会”。

“跳出”会场

“跳出”会议拍摄,是围绕会议的主题,进行多角度、多侧面,进行与会议议题相关的摄影报道。打开思路,创新内容和形式,“两会”会议摄影报道会变得更加多彩而生动。

那些年,“两会”开幕时,我经常早早赶到大会堂前,抓拍民众关注大会的场景。有一年,拍到四川老人和拎包的姑娘从大会堂前走过,姑娘说:“早晨看升国旗,又赶上人代会开幕,好幸运。”当时,天安门广场上会聚集起成千上万的民众观看会议的召开。我专门赶过去,记录下以民众为主体、以城楼为背景的画面。这些照片与大会堂开幕的照片相互补充,从不同角度反映盛会的召开。其实,摄影题材的表现,可以有多个角度和瞬间,可以直接记录,也可以间接或侧面呼应。

大会开幕前,大会堂东门外总会出现一道摄影风景线。当代表委员进场时,众多的记者蜂拥而上,经常有几十、上百记者围着代表抓拍的场景,现场紧张而热烈。还有记者为了拍到理想画面,喜欢组织少数民族代表委员和服务员,让他们摆出各种姿势拍摄,我偶尔也过去拍一些。但过度导演摆拍,摆出的照片价值也不大。

会议照片背后的思考

2002年春天,采访“两会”时,主要是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当时,刚刚换成了数码相机,网络逐渐普及,还配备了笔记本电脑,记者拍摄后用电脑直接上网发稿,摄影采访进入移动发稿时代,时效性增强。

当时,记者通常是全副武装,背着摄影包和电脑,扛着长镜头,拿着梯子,忙着拍照片的同时还要趴在地上选照片发稿。那时,既要拍好大会和领导参加的分组讨论,还要按照编辑部的要求拍摄分组讨论。经常是一边仔细听发言、做记录,一边随时观察,随时拍摄,有需要核实的,还得找人去采访,忙得不可开交。

20世纪90年代拍摄会议,感觉热闹新鲜,还比较偏重技术技巧的运用,拍摄时主要为了发稿见报。后来再拍时,会带着一些思考去拍摄,希望记录些更有价值的瞬间,即使不能发稿,也可以留作资料。

不和谐的一幕

对于记者来说,要坚守正确的舆论导向,也不能只用照片唱赞歌。摄影人要有责任感,要用照片揭露、反映发现的矛盾,促进问题解決。于是我将镜头对准会议中个别不尽如人意的场景。比如,前些年,总有个别参加会议的人士低头不停地看手机、刷微信甚至睡觉。中国13亿人只选出几千名代表委员,责任重大,能这样开会吗?于是,我在现场抓拍一些看手机的画面,主要拍摄背影或者侧脸,希望用无声的图片,善意提醒他们注意形象。

那期间,我连续在博客上发表《直击现场,有委员不停地看手机》《不要让刷屏成为“两会”的风景》,用照片和文章纪实并批评了这一现象,建议有关方面尽快督促解决。文章发出后,点击量达数十万,评论上千条。人大、政协有关部门看到报道后很重视,并采取了措施。近些年,开会看手机的明显减少。

上会那些年,什么天气都赶上过。有一年,气温降到零下十几度,在场外拍了一会儿,手就冻僵了。2016年会议开幕赶上雾霾天气,记者们纷纷戴上口罩采访,这是从未见过的场景。我专门抓拍了些记者戴口罩的画面,既报道新闻也呼吁人们关注环保问题。

2017年秋天,党的十九大召开,如此重要的会议,媒体上关于会议讨论的照片却很少。我专门去分组会上寻找各种角度抓拍了一组《会场上的代表》照片,包括代表发言、做笔记、彼此交谈和记者采访的画面。通过“新华视点”微博发稿后,被新华社客户端转载,阅读量上百万。编辑认为,图片满足读者关注的需要,也为会议留下必要的照片资料。

随着科技进步,记者用手机现场拍摄,随时把照片发回编辑部提高了时效。前几年,我也尝试用手机拍摄委员出席开幕式的画面,并用微信发回编辑部,照片很快在网上展示。近年来,我和同事们还尝试用手机、相机拍摄短视频新闻,发出后产生不错的影响。

(摘自《新参考》)

369750190828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