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姚华松
这几天,我陆续接到了一些朋友的电话或微信留言,询问我对他们的小孩填报志愿的建议或意见。他们认为我是大学老师,见识相对多一点,看问题长远一点,可以给出相对靠谱的说法。
但坦白说,这绝非易事。
我不得不考虑或必须考虑,万一我给出了具体建议,孩子在家长的怂恿或鼓動下采纳了我的建议,然后三个月后,孩子发现学校或专业压根就不是他(她)的菜,然后出现各种不如意、不顺心,我是不是就成罪魁祸首了?那么,不是意味着为了尽量规避可能引致的贻误孩子发展的巨大风险,我就得以“无可奉告”一口回绝呢?我看也不必。
我的第一条建议是:鼓励与孩子进行直接交流,充分尊重他们的想法。
信息时代下,各种资讯以海量计,孩子们接受和掌握的信息不一定比我们少,在很多事情上,他们有自己的立场跟态度。这意味着家长们要尊重他们的想法或主见。总之,家长们和包括我这样的所谓谋士只是局外人,不能越俎代庖,不可以剥夺他们对其人生及命运的选择权,因为他们自己才是他们人生的主人,他们在深入了解他们自己基础上做出的选择才是合情合理的。
我的第二条建议是:相对于专业,选城市和学校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
一些家长或朋友喜欢劈头盖脸地问我,“姚老师,您觉得目前最热门的专业是什么,最容易就业的专业是什么”,坦白说,我经常很尴尬,很难接话。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相对城市与学校,专业才是更核心、更关键和更重要的,因为专业与日后的就业和毕业后欲从事的职业直接挂钩。
但其实不然。
从根子上说,念大学的基本初衷是提高孩子们各方面的知识、能力与眼界,从而在未来社会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而习得上述知识、能力与眼界的渠道与途径,远不止于在课堂45分钟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大学所在的城市、城市精神与文化,学校的校风与精神、学习氛围和国际交流机会,与孩子们四年或更长时间的成长与发展密不可分。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专业之外的部分——所在的城市和所在的学校,滋养我成长和进步,让我终身受益。
(摘自《新京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