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刘瑜
人生是否真的是——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得到的越多越好?我觉得人生的目的并不是越高、越快、越多,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现在,我们的社会充满了成功学,但是却没有“失败学”。社会、老师、家長不停地引导孩子“有志者事竟成”,实际上成功需要实力、运气、情商等多重因素,不是空有一腔热血,就能成功。
失败其实是认识自我的一条必经之路,因为失败,让我们知道自己能力的限度,兴趣的限度。失败是一个信号机制,提醒我们该拐弯的时候拐弯,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
我们的教育不应该鄙视放弃、鄙视失败,也不必过分强调坚韧不拔、坚定不移、绝不放弃、战胜自我,如果一个人的方向都错了,为什么还要绝不放弃?很多时候,放弃是一种止损机制。
另一个可怕的“失败观”就是成功标准的单一化。一个社会哪有那么多成功人士?大部分都是普通人。
一个朋友对我说:要坚信自己的孩子会长成一个普通人。接受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这一点之后,正确的教育观是什么?不是非要把一棵小草培养成参天大树,而是要把一棵小草培养成一棵美好的小草,一棵健康的小草。大部分人可能天赋都很普通,但是她/他的兴趣、爱好、个性,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所谓的比较优势,不是说你一件事情干得比所有人都好,而是在你自己能干的所有事情中,哪件事情能够干得最好。哪怕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比如做饭、化妆,你把它做到极致,也可以成为你的亮点。
(摘自《新华日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