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李达
在山东省莱阳市的胶东第一县委革命历史文化展览馆,一根刻满了密密麻麻小字的竹竿格外引人注意。竹竿顶端,刻着出发地点:山东省胶东地区莱东县陶障区,后面一串是支前的路线:水沟头—平度—临淄—蒙阴—临沂—徐州—萧县—宿县—濉溪口……
这根3尺多长竹竿的主人是莱阳农民共产党员唐和恩。淮海战役时,从家鄉启程支前,唐和恩随身携带了这根竹竿。竹竿上的小字就是他在支前过程中,利用休息间隙用小刀刻上去的地名。这些地名记录了一个朴实的农民共产党员跋山涉水,随军转战山东、江苏、安徽3省,行程2500余公里的支前之路。“一根竹竿行万程,省县村镇刻分明。胜利回家留纪念,传给后代好革命。”唐和恩刻在竹竿上的这首小诗表达了他对革命胜利的信心。
支前路上异常艰苦,唐和恩带领的支前小车运输队自己吃的是高粱米、萝卜干,车上的白面、小米一点不动,留给前线战士。在牌庄地区,一条20多米宽的河道挡住了去路。当时正值隆冬,西北风卷着小雪,河上漂浮着薄冰块,唐和恩脱下棉衣,抬着粮车首先下河,冰冷的河水像针扎一样。他刚一上岸,还来不及穿衣服,敌人的飞机就来了,运输队跑步行军将近一公里,离开了危险地带,才穿上衣服。唐和恩说:“停下来的时候,我才看见大家都冻得浑身青紫,可是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反而情绪特别高涨,同志们都兴奋地说:‘敌人的飞机也挡不住我们运粮队!”
唐和恩,是淮海战役中涌现出的千千万万支前英雄的一个代表。淮海战役集中体现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在通向前线的各条运输线上,车轮滚滚、人流如织,几百万民工大军推着小车向前方运送物资,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战争奇观。
(摘自《求是》)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