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袁新雨
李大钊的北大好友们,往往被李大钊的学识、为人所打动,即便在一些观念上有分歧,也没有影响情谊,这或许是李大钊人格魅力的体现和例证。
一生挚友章士钊
1914年,二次革命失败后,章士钊流亡日本,在东京创办《甲寅》杂志。之后,章士钊接到一封“温文醇懿”的来稿,署名赫然写着“李守常”(李大钊字守常)。章士钊马上写信,请李守常来见。第二天,李守常果然来了,章李二人自此开始了长达13年的友谊。
在日本的两年多中,李大钊与章士钊每个月都要见一次面。章士钊回国后,希望先入北大为李大钊铺路。果然,1918年8月,入职仅半年的章士钊便向北大校长蔡元培和文科学长陈独秀推荐李大钊接任自己的职务,担任图书馆主任。
李大钊凭借他开设的“唯物史观研究”“社会主义史”等课程很快声名鹊起,成为教授。后来,李大钊曾向章士钊介绍过共产主义理论,章士钊则认为自己不适宜于群众运动,二人志向不同。
之后,章士钊进入段祺瑞执政府,任司法部长,后兼任教育总长,竟弹压学生运动,对新文化运动进行批判,以至于李章二人终于渐行渐远。
两人的分道扬镳,可以说是政治倾向的不同,而非个人感情、关系的不合。其时,李大钊对章士钊的夫人吴弱男说:“行严(章士钊字行严)沈溺太深,吾不能救。独吾何能卸却保护其家属之责任。”李大钊坚持每周两次亲至章士钊住宅辅导他的三个儿子的学业,并为其讲授社会学。李大钊的长女李星华为吴弱男义女,李大钊的夫人亦经常到章宅存慰,彼此“时来时往,饮食谈天”“直不啻一家骨肉然也”。
李大钊与吴弱男同样相识于日本,李章二人见面时,吴弱男也在场,两人之间同样是朋友。1927年4月,李大钊被军阀张作霖杀害后,吴弱男当即赶赴李宅慰问遗孤,得知其家所余家用仅有银元一枚后,随即出面召集李大钊生前好友,商拟筹集赙金。
与胡适关系甚笃
在会面于北京大学之前,李大钊与胡适神交已久。二人都曾在《甲寅》上发表文章,必然彼此知晓。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更是刊载了二人多篇力作。胡适在1917年秋入职北大任教授,李大钊到北大后,两人的交往十分频繁,方式也很多,包括面谈、共同吃饭、打电话、写信等。
《新青年》随陈独秀迁至上海后,从1920年9月起,成为中共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胡适写信给李大钊、鲁迅、钱玄同等人,称《新青年》“政治色彩太浓”。胡适提出三种解决办法,其一是保留《新青年》目前的属性,另创一哲学、文学杂志;其二是将《新青年》搬回北京,由北京同人办理;其三是停办《新青年》。
李大钊在1921年复信胡适,认为应该采取第一种办法,但同时强调,无论如何,《新青年》内部应该保持團结。由此看出,李大钊和胡适关系是和睦融洽的,但政治理念上存在分歧。
还有一例可以说明,胡适和李大钊的关系甚笃。1927年,胡适听说李大钊被害的消息时,极为震惊和悲愤。李大钊下葬之后,胡适嘱咐北大代理校长蒋梦麟为李大钊立碑。
(摘自《北京晚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