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合肥舰是我国现役最新型的导弹驱逐舰,型号为052D,自2015年12月入列以来,它迅速形成了战斗力,镇守我国南海,而这与毕业于国防大学联合战役指挥专业的博士舰长赵岩泉有着莫大的关系。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12月12日,合肥舰入列服役于南海舰队,舷号为174,被誉为“南海四大金刚”之一。服役不到5个月,该舰就执行了远海训练任务并担任任务指挥舰,还曾远赴大洋参加联合军演,创下了令人叹服的“合肥舰速度”。
一艘新战舰入列服役,仅代表加入战斗序列,仍需要通过不同阶段的组合验收,才能具备初始作战能力,继而通过一系列任务的锤炼,才能评定是否達到完备的战斗状态。合肥舰何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具备执行远海训练任务的能力?
赵岩泉舰长表示,合肥舰战斗力生成周期的缩短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一是试训结合,即把训练的起始点前移。作为海军试训结合的第一艘试点舰,这是合肥舰得以极大缩短战斗力生成周期最关键的一点。以往的训练,是从战舰入列正式交付部队之后才开始,而合肥舰从2013年5月下水试航那天起官兵就开始跟舰训练,有些项目甚至更早,如此算来,到2015年12月入列时训练时间已超过两年半。二是战训结合。如今随着使命任务的拓展,各类战舰几乎都在不间断地执行战备巡逻、护航、执勤、演习等任务。合肥舰入列之前就参加了南海舰队海上实弹演习并担任扫海警戒任务。任务牵引,无疑催化了战斗力的快速生成。三是成果共享。合肥舰和前期入列的该型舰,彼此之间会共享研究和训练成果。比如,前期入列的昆明舰进行相关装备试验,其他同型舰艇都会派人前去跟班见学,等于一条舰搞试验,其他舰兼受益。
赵岩泉所在的合肥舰近年来多次执行重大演习演练任务,去年7月还参加了中俄海军联合演习。
2017年7月,中国海军首次赴欧洲内海——波罗的海,参加中俄“海上联合-2017”演习,其中就有合肥舰。在一次长达2个小时的演练过程中,俄方组织苏-27战斗机、卡-27直升机以及安-26运输机对联演编队进行了多波次的“袭击”。针对本区域内的目标,合肥舰组织指挥导弹和火炮等不同武器对不同距离的目标进行梯次抗击,成功拦截。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