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余光中的译论译品谈文学翻译的创作空间(二)

时间:2024-05-07

金圣华

余光中的翻译观直接影响了他的翻译手法。由于翻译是一种妥协的艺术,那么,所谓的“直译”或“意译”在实践的层面上根本就毫无意义。任何一位实战经验丰富的译者都不会轻言自己的翻译是偏向于“直译”或“意译”的,因为在兑换双语字斟句酌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内在和外在的因素,译者需要考虑与抉择的问题太多了,怎么可能依从上述的其中一法贯彻到底?余光中曾经说过:“翻译的过程,一半知性,一半感性……原则上,译者应该是个‘千面演员’,演什么像什么,角色需要什么就表现什么……我认为原文的形式应尽量贴近,这样,译者风格就不会笼罩原文了。”1余光中这种“贴译”的手法表现于他的译品中,他说:“以译诗来说,我是想做到韵体诗译出来要押韵,很多人一译,就变成自由诗了,这就不合格了。反过来说,把自由诗译成工整的押韵的情况就比较少。我自己对这点一向都很自制。”2不仅如此,诗人翻译小说也特别严谨:“以译小说来说,我译《梵谷传》跟《录事巴托比》时,原文的一句,一定译成一句,不会断开两句。我的句子不会在原文的句号之前停顿,多出一个句号。至于长句切短,我最多加个分号,我是相当忠实于句法的。当然句序会改变,但我会尽量贴近原文的格式,这样就比较容易辨别原文的风格。”3

尽管如此,余光中深知,到真正翻译的时候,“译者本身的风格,当然也有影响”4。2000年年底,他在淡江大学50周年校庆演讲时,以《创作与翻译》为题再次深入探讨创作与翻译两者的关系。“无论在诗里或散文里,无论在创作或翻译,我常在有意与无心之间融文于白,久之已成一种左右逢源的文体,自称之为‘白以为常,文以应变’……即使撰写论文,遇到需要引述经典名句,若径用白话译出,总不如文言那么簡练浑成,一言九鼎。”5于是,这“白以为常,文以应变”八字诀的原则就成为了翻译与创作时奉行的圭臬,也因此形成了余氏译品中拓展创作空间有力的利器。此外,余光中更重申创作与翻译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创作与翻译是会互相影响的。译文受原文影响是天经地义。但在翻译的‘海变’(sea change)之中,由于译者自身的性格、风格、功力的关系,译文也会回过头去影响原文,赋原文以特殊的风貌。所以原文在译文中脱胎换骨、整容化妆的结果,不但取决于‘受语’(target language)的民族性,而且受惠于(或受害于)译者的个性。”6余光中身为作家,兼为译者,深明创作与翻译之间如梅花间竹般的相互影响,“翻译有如临帖, 王羲之的一勾一画久之终会变成临者的身段步伐”。7翻译时,恰似面临种种考验和挑战,在对阵比武时,所练得的一招半式,时而打成平手,偶尔竟然“小赢一次”8,这也许就是译者在翻译的创作空间里发挥所长、施展所能的时刻吧!                                             □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