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1978年,中央决策层未经争论就达成了一条共识:中国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外部资源加快自己的发展。进入1979年,“大引进”遭遇到资金瓶颈,不得不进行调整,但对外开放的步伐却加快了。
向国外借钱并不容易
1978年,中国领导人初次与外界接触,许多人对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条件太过乐观;1979年初落实到具体谈判上,发现向国外借钱并不如原来想象得那么容易。陈云批评说:“出国考察的回来吹风,上面也往下吹风,要引进多少亿,要加快速度。”凭借在旧上海的经验,陈云怀疑“借外国人那么多钱,究竟靠得住靠不住”。他说:“外国商人说借钱给你,有真有假,这件事也不要看得太简单。”他的判断是:“一下子借那么多,办不到。”
此后,陈云在国务院财经委会议上反复讲,对外债要分析。另一方面,邓小平提出要善于利用外资。1980年5月20日,邓小平同胡乔木、姚依林、邓力群谈话,再次敦促说:“利用外资要及早动手,不要再犹豫拖延了。”“应该主要用在打基础上,如搞水电。”“拖下去,‘七五计划、‘八五计划时发挥不了作用。”
外商如何进入中国
在各种利用外资的方式中,外商直接投资更具开放性质,它遇到的观念障碍也更大。观念禁区的突破从引进汽车项目开始。1978年10月21日至28日,通用汽车公司代表团访问中国。
该公司的董事长汤姆斯·墨菲向中方提出:“你们为什么只同我们谈技术引进,而不谈合资经营?”他补充道:“简单地说,合资经营就是把我们的钱包放在一起,合资共同办个企业,要赚一起赚,要赔一起赔。”听了这番介绍,中方代表的反应是:虽然感到新鲜有趣,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中方谈判代表李岚清回忆说:当时对搞中外合资经营“一是不懂,二是不敢”。
李岚清按照程序把墨菲的这个建议写进了给国务院引进办公室的简报。没有料到的是,这份简报引起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重视。11月初,国家计委副主任顾明请示轿车项目可不可以搞中外合资,邓小平明确答复:“可以,不但轿车可以,重型汽车也可以嘛。”
率先进来投资的多是香港和海外华商。1979年10月4日,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正式成立,董事会由44人组成,荣毅仁为董事长兼总经理,雷任民为副董事长。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内地领导干部和原工商界人士外,中信公司董事会还吸收了港澳商界巨子马万祺、李嘉诚、霍英东等。中信公司成为中国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窗口。华人资本相继进入中国并取得成功,在国际上引起了相当的注意。
经济特区的决策与筹建
1978年3月,国家计委、外贸部工作组到宝安、珠海就建立出口生产基地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与两地共同制定了生产和出口的年度计划和三年计划、五年规划。5月6日,国家计委副主任段云率领的考察组经与广东省委习仲勋、刘田夫等人共同商议,回京后向中央提出把靠近港澳的广东宝安、珠海划为出口基地的意见,获得同意。
1979年3月5日,国务院批復同意将宝安县改为深圳市,珠海县改为珠海市。此时的出发点是扩大出口、增加外汇,还没有建特区的思想。不过,国务院在批复中有一句话:“吸收港澳同胞和华侨的资金,合建工厂、农场和其他事业,也可试办。”
4月3日,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赴京参加中央工作会议。他对华国锋说:“我们省委讨论过,这次来开会,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先走一步,放手干。”他要求允许在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划出一块地方,仿效外国加工区的形式,单独进行管理。在会上,福建省也提出在厦门建立出口加工区的要求。
当时,中央的精神是开放,但不知道究竟怎么开放,于是同意给予广东、福建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让两省在对外开放方面先行一步。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两份报告(即中发【1979】50号文件),明确提出创办出口特区。
从1980年起,一批投资先行者开始进入特区。到1983年,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522个,协议外商投资金额29.1亿美元,外商实际投入3.99亿美元。其中深圳特区实绩较大,累计实际吸收外资2.85亿美元,批准各种外商投资企业420多家,不过大多是周转快的小项目。(摘自《中共党史研究》 萧冬连/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