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民族资本获得了喘息机会,经济呈现出上升趋势。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职业技术人才,然而当时国内的职业教育非常落后。这时,黄炎培、张謇等人,走到了职业教育的前沿。
出国考察,黄炎培大受刺激
黄炎培在整个民国职业教育运动史上处于执牛耳之地位。1915年,中国实业界组团考察美国,就在这个考察团中,后来成为职业教育领袖的黄炎培以随团记者的身份出访。对美国25个城市的52所各级各类学校均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在专门采访了爱迪生之后,黄炎培对美国科技的发达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美国考察之后,他感慨万千,深切体会到不能不以职业教育为方今之急务。
两年之后,黄炎培受到民国政府教育部委托,考察日本和菲律宾。这次考察对于黄炎培而言,可谓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中国毕竟与美国在地缘上相距甚远,科技严重滞后于美国倒也不易伤了国民自尊,日本和菲律宾则完全不同。姑且不说日本正在迅速崛起为东方强国,就连一向落后的菲律宾也因为推行职业教育,使社会状况大为改观。这大大刺激了民国教育家们的自尊心,他们高呼“提倡爱国之根本在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推向全国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兴办职教,却被骂“文化之贼”
1918年,黄炎培在上海一片蔓草丛生的贫民区——陆家浜,创办了著名的中华职业学校,提出了“劳工神圣”和“双手万能”的口号,黄炎培别出心裁地设计以“双手万能”作为该校校徽。这所职业学校实行全日制职业教育,学习课程特别强调基本职业技能的训练,实习课程占据较大比重。中华职业学校从创办到新中国成立前,毕业生达到八千多人,这对推动当时国内的职业教育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然而,职业教育是对学生生计问题而非传统的仕途问题的关注,这引起封建教育卫道士们的激烈反抗。一大批思想保守者攻击职业教育是“啖饭教育”“飯桶教育”,曲解这种教育的宗旨是“职业就是混饭碗”,甚至有人公然骂黄炎培是“文化之贼”。
耗尽家财,张謇探索职教路
其实,早在黄炎培等人在国内大声疾呼职业教育救国之前,眼光长远的江苏南通人张謇(清末状元、实业家)已经开始了实业救国的探索。
张謇的职业教育观念非常开放。由他实践的职业教育几乎涉及了当时社会需求的各个方面。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南通女工传习所。
南通女工传习所创办于1914年,这是一所刺绣专门学校。传习所以刺绣专业教育为主,附设编制杞柳、麦秆、织花、发网等女子职业技能训练。此前尊奉“女子无才便是德”观念的旧中国女性,终于在劳动职业上获得了与男人平等的地位。她们在幽静的学校里学习、读书,其绣品不仅销往国内各地,在国际市场上也获得了很好的声誉。
不幸的是,混乱的政局、凋敝的经济、腐朽的制度,严重制约了当时职业教育的发展。在经历了风风火火的上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职业教育在登峰造极的1926年开始盛极而衰。到了后期,中华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连黄炎培亲自出面做工作,能找到工作的也仅五六人。
同样,张謇为了创办职业教育,也耗尽家财、负债累累。一生节约勤俭的张謇,于1926年走完了辉煌而艰难的人生之路。致力于解决就业问题的职业学校,最终沦落到无职业可做,此时的民国职业教育已经走到了末路。
(摘自《乱世犹闻读书声:中国教育1912—1937》 张兴龙/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