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学策略探究

时间:2024-05-07

王振虎

随着时代发展,中学物理在教学理念、模式、内容、教学空间上都要随之变化:在课程功能上,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养成,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社会的需要育人。

一是拓展知识。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不少教师只重视知识传授,不重视知识面的扩展,忽视知识背景的生成、知识之间的综合联系。实际上,高中物理蕴含着极丰富的科学、哲学、数学、历史等知识。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适当渗透综合知识,可让学生理解知识的产生及发展过程,从而巩固所学,扩大知识面。教师要重视物理知识生成性过程,还原物理知识生成性背景,在教学中渗透物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借助多媒体辅助讲解,丰富课堂教学。

二是转变观念。中学物理教学必须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既注重塑造學生的意志品格,又注重培养其物理学科综合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还要培养其勇于探索、勇于求异的科学精神,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学”为“导学”,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全面发展核心素养。

三是发散思维。要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构建发散性思维环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动力。教师要善于利用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观察力、想象力,使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把创新热情与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把课堂上的教学、课下的指导结合起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四是突出技能。课程标准对物理学科教学提出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科探究为主线,以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为目标,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要倡导自主学习、实践体验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质疑、创新,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应对所探究的物理问题创设符合实际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分析观察和体验交流后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运用科学思维去自主解决问题。

五是新技术应用。随着社会发展,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更丰富、更具有视听冲击力,使抽象的理论趣味化、静态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如鼠笼式电机、热机、回旋加速器等的工作原理,天体运动、多普勒效应、电磁感应现象等,单凭教师语言描述很难让学生明白,而恰当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生动地描述、再现场景,更有助于学生认识事物本质,从而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总之,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要敢于探索、勇于实践,结合课堂实际,把握物理教学改革的本质,不断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资助项目,课题编号:2013-JKGHB-0129)

(责 编 莫 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