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如何寻找“下锅之米”

时间:2024-05-07

杨倩

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来表达情感、反映现实生活。运用语言不仅要运用得对,而且要运用得准、运用得巧,这就要求学生的脑海中必须有一定的“库存”。但我们的学生往往因为阅历浅、经验少,无米之炊,巧妇尚且难为,何况学生呢?

如何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下锅之米”呢?我认为关键在于积累训练,积累得越多,不仅能为写作准备材料,而且能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体验和思考,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知能力,最终使学生写出语言生动形象、内容具体充实、感情真挚饱满的文章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努力。

一、确定对象,定向积累

在指导学生确定对象时,教师要向学生强调注意那些能够给人以新的认识、尚未被人全面认识的事物,或一些司空见惯、但本质尚未被大家深刻认识的事物。通過训练,学生就会获得新的认识,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

譬如指导学生写作文《他在我心中》,此文的写作目的是赞扬校工刘大爷。题目一出,全班哗然,原因是刘大爷对学生的态度“不好”,一见学生浪费水电就大为恼火。于是,我引导学生重新观察,全校3000余名师生,一天需要多少开水?盛夏时节,我们坐在教室里还挥汗如雨,可刘大爷每天要守在锅炉前查看烧水情况?在怎样的环境中劳动的?经过启发,同学们对刘大爷进行认真观察以后,以前的偏见消失了,对他有了新的认识:平凡的工作不平凡。这样一来,学生对写作对象有了新的认识,还从中受到了思想教育。

二、留心生活,随机积累

在平时,我比较注意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关心生活,热爱生活,观察生活。

记得去年冬天的一天,天空忽然下起了大雪。因为是入冬后的第一场雪,学生特别兴奋。下课后,有些学生跑到操场上堆雪人、打雪仗。这时,美术老师也在操场上指挥一群学生堆雪人,他们还塑起了一尊“雷锋像”。我抓住时机,指导学生观察,以日记的形式进行练习。学生经过细心观察,一篇篇美文便在笔下诞生了……

类似这样的生活细节,我都让学生注意观察,使他们自觉留心周围的一切,并随时记下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三、博览群书,即兴积累

知识面狭窄、没有丰富想象力和一定创新性的学生是很难写出好文章的。只有博览群书,注重积累,写作文的时候才能“下笔如有神”。在平时,我时常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书时,我还要求学生做摘抄、写提要、记心得,对一些好词佳句,要有意识地收集积累,并进行归类保存。

通过这些训练,学生的“下锅之米”便有了着落,并且源源不断、取之不尽,写起作文来也不再是空洞乏味。他们写作的兴趣越来越浓,写作起来也变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责 编 再 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