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幼儿园区角活动现状分析与对策

时间:2024-05-07

刘子涓

近年来,环境资源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正逐渐被学前教育界认同。国内外诸多教育机构的实践证实,幼儿园区角活动是幼儿喜爱的、能有效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并与我国课程改革精神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等精神高度吻合的一种课程模式,目前已经在很多地区普及,正在成为幼儿园新的亮点。由于区角活动开展的时间不长,很多教师对如何有效设置区角把握不准,花了很大精力但收效尚不明显。下边列举一些在区角设置中常见的问题,请大家予以关注。

问题1:区角内容设置失之偏颇

某幼儿园为了突出班级特色,要求每个班设置一类特色区角,如:大班的科学区角(动植物区、数学区、科学操作区、地球风貌区),中班的艺术区角(泥工区、剪纸区、手工制作区、绘画区),小班的表演区角……

分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说明部分指出:“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因此我们给孩子营造的环境一定要涵盖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的相关内容,而不能按成人(或个别幼儿)的喜好,只设置某一个领域的内容。如果要突出特色,可在均衡设置各领域区角后,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幼儿园办园特色、幼儿兴趣等将某个区角空间设置大一些、内容丰富一些。如:根据大班幼儿(特别是男孩子)喜欢挑战性活动的特点,科学区域内容可丰富些,如:棋牌、数学、科学小实验活动等。

问题2:区角投放材料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例如:小班数学区有椭圆形、菱形等图形,中班数学区有分解组成的内容,大班商店中物品的价格带小数点;购买的拼插玩具大、中、小班平均分配,没有考虑到不同班级对于拼插玩具的造型特点、拼插难易度的不同需求。

分析:

这些问题表现出了教师投放区角材料的盲目性,没有针对幼儿认知水平、身体发育水平和本年龄段的教育目标来考虑区角活动的内容。要使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有所发展,所提供的操作材料一定要与其认知水平相匹配,《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指向有助于达成教育目标的新经验。”在同一年龄段,不同的月份、上下学期,材料内容投放都要有层次性。

问题3:区角名称是书面语言、成人语言

幼儿园随处可见的区角名称:益智区、美工区、建构区、创意手工吧、某某书吧、DIY手工坊、XX创意坊……

分析:

区角为什么要有名字?是因为:①名字是对活动区功能的概括和体现。②使幼儿明确到哪里去活动。归根结底名字是为幼儿发展设置的,不是无用的符号,不是装饰。所以区角名称要做到:幼儿易理解、简明、朗朗上口。明确了其用途,就不难看出上边的名称存在的问题,一种是幼儿很难理解的书面语言,如:益智区、美工区、建构区,这是活动区功能分类的名称,而不是活动区的具体名称。益智区可有棋牌类活动、动手类活动、数学类活动等。另外,某某吧、某某坊等名称成人味道十足,没有童趣,幼儿不理解、不喜欢。建议让幼儿自己给区角起名字,把提高概括能力的机会让给孩子,教师组织大家甄别选用。

问题4:为了“好看”,区角名称使用变形字、美术字

某幼儿园的区角名称、墙面栏目中,为了“美观”,教师花了一番功夫,名称用变形的美术字(字中加图画、添加装饰笔画),成人都需要仔细看才能看出字的原形。

分析:

幼儿园《纲要》《指南》中有阅读和书写准备的要求,但没有识字的要求。对于幼儿随处可见的文字,我们不建议有意教给孩子,但如果孩子感兴趣,是可以潜移默化地在生活、游戏中识认的。所以,在幼儿园的环境中可以出现少量的文字。基于幼儿识读的需要,我们给孩子呈现的一定是规范字而不能是变形字、异化字。否则,将干扰幼儿对文字的识认。

问题5:盒盖盖住了幼儿的思维

某些幼儿园利用废旧月饼盒投放活动材料,最让老师感到“满意”的是盒盖的利用,孩子玩时打开盖子,玩后盖上盖子,玩具架始终“整齐而卫生”。

分析:

老师把废旧物品“为我所用”很好,但盒盖要去掉,因为幼儿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在活动中,需要客观条件的刺激来诱发其思维,诱发物的信息需要通过视觉获得。盒盖一盖,孩子看不到盒子里的物品,就影响了幼儿视觉刺激,不利于活动开展。所以,不要让盒盖盖住幼儿的思维,把盒盖去掉,以便提高幼儿视觉的广度、活动的选择度、参与活动的兴趣度、思维的敏感度。

问题6:男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偏少

表演区是幼儿喜爱的区角,但在很多幼儿园表演区所提供的物品多是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时装、纱巾、发卡等,而鲜见男孩子的服装、用品,如:军服、警服、指挥棒、各种玩具枪支等。

分析:

因为大多数女教师喜欢这些美丽、鲜艳的女性服饰用品,所以就顺理成章地提供了这些物品,而欠缺对男孩子兴趣、爱好的观察、了解和关照,导致在表演区90%以上是女孩子参与,偶有男孩子参与也多是服务员或配角。在其他区域或多或少也存在此类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问题7:墙饰高度高于幼儿视线

在区角活动、环境创设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物品,如区角名称等挂得较高,高于孩子的头顶(有的甚至更高),幼儿往往看不到所挂物品。

分析:

教师从成人审美角度和视线高度去布置空间,为了空间的“美观”将物品高挂,没有考虑到幼儿的视觉高度和教育功能。作为装饰,空中可以有一些饰品,但不宜过多,还要使环境起到促进幼儿欣赏美、感受美的作用,要保证幼儿能看到。特别是区角名称,它兼有文字识认作用,幼儿看不到,这个功能就丧失了。

问题8:区角材料出现大量文字

很多幼儿园区角材料投放的盒子盖上,用大量文字来说明区角的玩法与规则,在幼儿生活环境中也出现大量文字。

分析:

在幼儿操作盒盖上用大量文字来说明具体的玩法与规则,教师这样做的是无用功。因为区角投放材料是为幼儿操作之用,如果幼儿不会操作,教师要向幼儿讲解示范材料使用方法、规则,无须幼儿看说明文字。另外,在幼儿园环境中出现大量文字也是不妥的,因为幼儿的思维方式是具象思维,抽象文字不利于幼儿的认知。在幼儿的生活环境中,可以出现少量汉字,这样有利于幼儿对文字的初步感知,但大量出现则会失去意义。

总之,区角设置是否有效,不能从教师、家长等成人角度去创设,要站在幼儿的角度去设计,要从不同幼儿年龄的认知特点、教育目标、兴趣所在等因素来考量,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考量,最终让区角真正成为有效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途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