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文 陆俊燕
自申报江苏省陈鹤琴思想研究会“十四五”课题“‘小管家’情景养习行动研究”以来,我园在课程游戏化理念引领下,开展了一系列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动手动脑的劳动中精准赋能、在自主管理的生活中获得发展。
陈鹤琴先生在“活教育”思想中提出了“做现代中国人”的五个条件:健全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和世界的眼光。其中,创造的能力是指“幼儿具备劳动的身手和科学的头脑”。陈鹤琴先生认为让幼儿自主参与劳动的益处是多方面的,可以促进幼儿发展身体、促进幼儿发展智力、塑造良好品德、发展审美能力。总之,劳动教育是一种综合式、全面性的教育,是一种契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指向幼儿和谐发展的教育。
近年来,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2022 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标准》)的出台,让劳动教育更加可视化、标准化。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那么,幼儿园需要设置劳动课程吗?笔者认为,从“幼小衔接”的视角来看,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既然小学有劳动课程,幼儿就应当在幼儿园阶段做好接受劳动课程的准备。幼儿园劳动课程应当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依据各年龄段特点,安排相应的课程内容。
《标准》中各学段的课程内容,大致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就幼儿园阶段来说,哪些劳动课程内容符合3~6 岁幼儿?从认知、技能和情感态度出发,《标准》中的多数内容都是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可对照和借鉴的。如何才能突出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特点,使其既能很好地衔接上小学的劳动课程,又符合3~6 岁幼儿的年龄特点,游戏化是一条重要途径。
如何使幼儿园劳动教育游戏化?笔者认为,教师要在与幼儿的共同劳动中,亲身操作、梳理经验,尝试立足劳动中的关键经验,建立劳动与游戏间的联结。例如,在“整理个人物品”活动中,幼儿尝试把自己的物品合理、整齐地归放到自己的学具柜或学具筐中。在学具柜或学具筐限制的空间里,如何把自己的物品摆放得合理、整齐,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有限的空间,这是“整理个人物品”的关键经验。教师可以将其联结到游戏中,通过“空间规划布局”“空间合理利用”建立和巩固这一经验。教师提供既定大小的纸箱,将相同或不同的物品放置于其中,看谁放得数量多、空间利用更合理。当然,教师可以通过改变纸箱大小、放置物品的品种和数量,丰富游戏挑战的层次,适应不断增长的幼儿经验。
因此,我园要找准幼儿可为、乐为之事,聚焦不同劳动内容中内在的关键经验,方可建立劳动与游戏的联系,突显幼儿园劳动教育特色,使幼儿在游戏中建立和巩固劳动经验,在适宜的劳动情境中迁移经验。
在我园“‘小管家’情景养习行动研究”课题中,劳动只是“小管家”活动内容的一个方面。“管家”还应具备在劳动中总结经验、掌握规律的能力,将劳动经验梳理为管理经验。幼儿要能够通过手脑用的劳动,在一日生活中累积经验,掌握生活各个环节的“好办法”,从而对自己的一日生活进行自主管理。
从自律到他律,再到自主管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实现幼儿的自我管理,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开放的自主管理环境,尝试将一日生活中的大小事务都交由幼儿自主决定、自主管理。这种面向幼儿开放的自主管理环境,从师幼到班级再到整个幼儿园都应具备。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根据幼儿的具体发展情况、能力水平与兴趣需要,放手让幼儿尝试力所能及之事,通过与幼儿共同梳理、总结劳动经验,形成一定的自主管理经验。此外,我园尝试最大限度地建立幼儿与幼儿园各项事务间的联系,对幼儿园公共事务与管理内容进行筛选,选出适合幼儿参与的管理内容。例如,我园新购入30 盆绿萝和30 盆吊兰,园部本应统一规划存放地,但基于幼儿管理、照顾自然角植物的经验,园部决定将这些绿萝和吊兰交给幼儿管理。各班自主领养,幼儿自主搬运,在全园范围内自主摆放、自主养护。幼儿在绿萝和吊兰的盆上贴上独有的标签,从此公共区域的盆栽有了“主人”。有的幼儿甚至每天给绿萝擦洗叶片,将这些盆栽植物养护得鲜亮且富有生机。
当然,“小管家”活动的情景不能仅限于幼儿园,劳动和自主管理的情景都应该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展。遵循“三全”育人理念,我园意识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意义。
作为幼儿的幼儿园共同生活人,后勤人员的育人价值常常被忽略。我园将保育员、厨师、营养员、绿化养护人员、保安等后勤工作人员都纳入教育人力资源库中,宣传“小管家”的价值理念,引导后勤人员识别幼儿能够自主完成的事务。我园设立“管家信箱”,幼儿园各部门人员都可以通过信箱向“小管家”表示感谢或提出建议,也可以就幼儿园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邀请“小管家”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在时间上,笔者认为“小管家”行动应该贯穿幼儿园三年生活,具有连续性、递进性。《标准》将中小学分为四个学段,3~6 岁幼儿在小、中、大班也各有其年龄特点。我园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结合实践找出适宜的“小管家”清单,这份清单包含劳动与自主管理两方面内容。不同年龄段的内容既相互关联,又层层递进。
在空间上,除了在园“小管家”活动,我园还将其延伸至家庭,通过家园双向互通,达成全方位的育人要求。我园通过前期调研,了解幼儿在家的劳动与自主管理的现状,了解家长需要的幼儿劳动与自主管理内容。通过家园互通,我园将“小管家”情景延伸至幼儿家中。幼儿能够在家中巩固习得的经验,也能在家长的共同参与下获得新的经验。我园还不断优化幼儿在家劳动和自主管理模式,调整教育教学行为、织密家园共育网络、共同推进“小管家”活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