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在日常管理中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时间:2024-05-07

文 李甜甜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幼儿的智力发展,还应该关注幼儿对社会的适应程度及幼儿的心理健康。

为了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教师进行了以下探索和实践。

一、在榜样引领中规范

爱对于教育来说至关重要,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教师只有在教育过程中全身心投入,幼儿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要用爱心教育幼儿,在幼儿心中树立榜样,使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够对所有幼儿使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而应该充分了解幼儿的差异,实施差异化教育。

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够真正走进幼儿,才能够影响幼儿向榜样学习,不断规范自身行为。

二、在挫折教育中磨练

幼儿在家中得到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爱护,较少经历挫折。每当幼儿面对失败时,家长都会给予帮助,导致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因此,教师应对幼儿适当地进行“挫折教育”。挫折教育并不是指成人要一味打击幼儿,而是在教育过程中加入一些让幼儿可以努力才能得到收获的内容。面对能力弱、年龄小的幼儿,教师可以提问一些简单问题,让幼儿意识到“我能行”,从而逐渐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例如,教师可以改编童话故事,鼓励幼儿大胆表演。幼儿通过一次次表演童话故事,增强了自信心。

三、在环境创设中熏陶

幼儿的成长环境对其身心健康尤为重要。而心理环境指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利用周边各种人际关系网络形成的一种心理建设氛围。良好的心理环境会影响幼儿的性格和意志。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幼儿才能够充分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够获得进一步发展。

因此,教师应抓住幼儿的素质培养黄金期,进一步提升幼儿的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拓展幼儿的活动领域。

例如,在室内布置便于幼儿阅读的读书区;在墙面上设置“主题墙”“展示墙”等。

不仅如此,在课程设置上,教师还应添加能够让幼儿参与管理的“自然角”,让幼儿在劳动过程中学习种植知识、提升动手能力。

四、在家园配合中巩固

陈鹤琴先生认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十分重要。”家庭是幼儿的第一个学习场所。

因此,家庭和幼儿园间应该建立一种良性关系纽带。在双方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家长也可以充分了解幼儿在园生活情况。

基于此,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例如,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定期组织家长学习;利用家长联系栏,向家长推荐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读物等。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幼儿园与家庭应当紧密联系,共同架起教育桥梁。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