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立足儿童立场,构建体能循环新格局——以小班户外体能小循环为例

时间:2024-05-07

文 杨晓燕

户外体育活动是儿童较为喜爱的活动项目。小班儿童因其年龄及动作发展水平的限制,常常在体育活动中成为被动的参与者。如何从儿童立场出发,因地制宜开展小班户外体育活动,是值得每位教师深思的问题。

户外体能小循环是以儿童为主体,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合理组合钻、爬、跳、攀等多种运动模式布置运动场地,在一定时间内,让儿童以流动的形式在不同班级创设的场地上进行的一种户外体育活动形式。户外体能小循环有效解决了小班儿童体育内容单一、活动器械单一、坚持性弱、体能不足等问题。本文从儿童立场出发,以小循环为载体,围绕整体规划、活动内容及循环模式三个方面,谈一谈这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为儿童提供活动支架

儿童立场下的户外体能小循环在前期规划中通过提供三大支架,让儿童拥有对器械的知情权、对材料的选择权、对场地的规划权,真正体现儿童立场。

(一)支架一:提供选择和运用的机会

在户外体能小循环中,教师需要给儿童提供选择和运用材料的机会。首先,设置器械预约站,将全园的器械材料(包含自制体育材料)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在器械预约站内,师幼利用前一天的午间时光共同挑选、确定器材类型及数量,为第二天循环活动做好物质准备。

其次,为儿童提供搭建运用材料的机会,满足儿童空间自主、材料自主的需求。空间自主,即运动场地上的运动区域、休息区、体育器械预约区是开放的、互通的,儿童可以在区域之间自由流动;材料自主,即儿童对器械的选择、摆放、收归有参与权。

(二)支架二:建立观察与反馈的联系

在户外体能小循环中,教师和儿童是以一个灵活的、动态的角色参与其中。在不同阶段,教师角色不同,分工不同,但观察与反馈机制要保持同步。在实施初期阶段,儿童由于刚入园,对教师比较依赖。在循环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引导员,带领儿童分组活动。因此,观察的主体对象是本班儿童,反馈的内容主要是本班儿童的运动方式、运动水平及运动的持久度;实施中后期阶段,教师逐渐放手,由引导员转为观察员、记录员,实行定点观察与记录。观察员以定区域观察的方式,根据不同儿童的运动需求灵活调整器械的摆放位置。记录员则跟随班内儿童的流动轨迹,对本班儿童的运动水平与发展进行持续跟踪,并用相机记录创意玩法。这一阶段的观察对象由本班儿童延伸到整个年级组,通过观察员与记录员两个维度的反馈,分析、汇总现阶段儿童的整体运动发展水平和兴趣点,为后期器械的调整做参考依据。

(三)支架三:设计音乐与运动的节奏

户外体能小循环遵循小班儿童能力阶梯,预估儿童兴趣持久度,以音乐为媒介引导儿童自主感受、参与循环的全过程。户外体能小循环通过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将整个循环模式分解为准备、循环及休整三个阶段。准备阶段规划为5~8 分钟,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师幼共同搬运器械布置场地,并做好运动前的热身准备;循环阶段规划为30 分钟,每隔10 分钟以铃声间隔,提醒儿童更换场地,提高儿童参与运动的持久度;整理休息阶段规划为10 分钟,师幼现场小结,共同收归器械。每个阶段的规划都依照儿童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以10 分钟的循环周期,调动儿童的参与积极性,支持、满足儿童与平行班级发生联系。

二、聚焦现场,关注过程——促进儿童身心愉悦

户外运动场地是为儿童准备的,儿童是直接的参与者。教师只有以游戏取向为出发点,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出发,在实施过程中体现儿童逻辑,才能被儿童认可和接受,从而让幼儿产生满足与自信。

(一)在故事中实现身心的畅游

小班儿童喜欢情境游戏,在有趣的情境中更易激发儿童参与。户外体能小循环以主题、季节为主线,通过甄别儿童的关注点,筛选故事元素并融于运动中。

例如,在秋天主题活动中,开展小动物运粮情境小循环,各班分别设置摘果子、运果子、藏果子等故事情节,将跳、钻、爬、滚、平衡等运动方式,通过儿童化的语言“摘果子”“钻山洞”“过独木桥”等串成一个简单、连续的故事,让儿童在三个班级的故事中畅游。儿童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体验跳跃摘果子、翻滚粘果子、双手交替滚果子等不同采摘模式,带着乐趣在故事中奔跑。

(二)在符号中实现体能的挑战

在户外体能小循环中,首先,教师要运用方向符号,以形象化的标记推动儿童感受符号与循环路线之间的联系,如绿色、红色线条代表班级运动项目的起点、终点,站立的箭头标识循环方向;其次,投放玩法符号,将儿童的创意玩法通过照片、记号的方式引入场地设置中,如滑板旁张贴像俯卧的小青蛙一样滑行的照片,在呼啦圈内放入一只只塑料脚印,营造单脚连续跳的环境暗示,从而丰富儿童的运动模式。

三、共享资源,丰富模式——助推循环活动张力

小班儿童注意的广度和长度因其年龄水平具有专注力差、坚持性弱等特点。户外体能小循环以灵活的组织形式认同、接纳、回应儿童的年龄特点及能力水平,在有效整合资源的过程中,不断丰富模式,从而提升儿童自主性及运动内驱力的自我发展。

(一)班级+班级,建立共享模式

当运动空间打破班级壁垒,实现空间上的共同拥有和材料上的共同分享,儿童就有与更多材料,更多伙伴互动的机会,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投入度会有质的飞跃。例如,各班用同一主题,以三纵队形式布置运动场地,以S 型循环路线串起班级与班级间的联系。儿童在挑战完成本班运动项目后,可以沿着循环轨迹跨班挑战。每次跨班挑战,儿童都有充足的时间与器械有效互动。例如,体验呼啦圈与呼啦圈组合的跳跃模式,呼啦圈与沙包组合的投掷模式、呼啦圈与锥桶组合的钻越模式……各班不同器械的组合模式,拓展了儿童对器械玩法的认知(见图)。

班级+班级区域

(二)班级+固定器械,开启自由模式

在班级+大型玩具循环模式中,地面运动区域与空中运动区域形成了层次感极强的二维运动空间,在这两种不同空间中,教师通过器械的连接使两个运动空间形成一个整体,让儿童感受不同的运动体验。例如,地面钻爬网与大型玩具绳网连接方式,打通了地面到空中的钻爬通道,形成低、中、高三个层级的连续性、沉浸式钻爬运动模式;粗绳与大型玩具滑滑梯连接方式,满足儿童攀爬滑梯的需求,同时借助绳子向上攀登的运动方式,促进了儿童上肢运动的协调发展,弥补了地面运动的不足(见图)。

班级+固定器械区域

(三)班级+户外自然区域,形成挑战模式

在儿童眼中,每个户外区域都有N 种玩法。例如,毗邻操场的种植园地里纵横交错的“田埂”,成了儿童天然的骑行区。在班级、户外自然区域循环模式中,小班将骑行场地延伸到种植园地,形成班级、自然区域骑行路线。各班沿着曲线循环路线,共享小班场地资源,从而实现每个儿童从班级到自然区域的跨越。有了自然区域的加入,儿童可以挑战不同路面、上下坡、宽窄道、钻山洞等内容,从而开启不同级别的挑战模式(见图)。

班级+户外自然区域

回归儿童立场的小班户外体能小循环,赋予儿童对活动的规划、摆放、选择空间及权利。教师要尊重、接纳儿童的思维模式及游戏逻辑,让儿童真正成为活动的实践者与共享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