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朔尔茨:“去北京对我很重要”

时间:2024-04-23

毛予菲

2022年11月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人民大会堂河北厅参加新闻发布会。这是朔尔茨作为总理首次访问中国。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最近行程很满。11月4日,他到达北京,开启了对中国的正式访问。当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朔尔茨,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他举行会谈。在短短11个多小时的访问中,朔尔茨受到了北京热情且高规格的接待。

朔尔茨转机回到柏林时,已是11月5日凌晨2点45分。几个小时后,他就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德国社民党大会上,报告访问成果。之所以如此马不停蹄,是因为朔尔茨很清楚,此次访华的成果关系到他的政绩,更关系到德国国家利益。

动身之前,朔尔茨早早释放了积极信号。10月11日,在柏林一场会议上,他表示反对与中国“脱钩”。10月21日,欧盟峰会结束后,朔尔茨宣布,他将于11月率政府代表团访问中国。10月26日,在朔爾茨的推动下,德国政府正式批准中企入股汉堡港“福地”集装箱码头。“不到一个月,朔尔茨频频向中方示好,就中德关系作出积极表态。”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伍慧萍向《环球人物》记者分析。

2022年11月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德领导人举行会晤。

2022年11月4日,朔尔茨(右二)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会谈。

自朔尔茨宣布即将访华的消息后,德国及整个西方社会舆论的各种讨论就未曾停止。在德国,与社民党联合执政的绿党与自民党主张对中国采取更强硬政策,威胁朔尔茨不能在中国面前“弯腰”。欧盟不满朔尔茨的单独行动,认为他破坏了欧盟外交的统一阵线。还有一些美西方媒体拿意识形态说事,对朔尔茨指手画脚。

但朔尔茨还是到了中国。临行前的一次采访中,他对媒体说:“去北京对我很重要。”11月2日,朔尔茨在德国《法兰克福汇报》上刊登署名文章,阐述了此次访华的意义:“我们不想‘脱钩’,不想与中国‘脱钩’。”

经济考量是朔尔茨此行的重要因素,庞大的随行团便足以说明问题。据德国《商报》披露,朔尔茨访华前一周,约100家德国企业报名随访,其中12家德企获准。11月3日,大众汽车总裁、西门子总裁、默克集团首席执行官、德意志银行首席执行官和巴斯夫首席执行官等12位德企“掌门人”,与朔尔茨搭伴飞往北京。

“这个随行团覆盖了汽车、机械制造、化工医药和电子电气等德国制造的支柱产业,对德国国民经济影响举足轻重。如此豪华阵容,说明他们对中国市场重视程度之高,也说明中国市场吸引力之大。”伍慧萍说。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脱钩”言论甚嚣尘上,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对包括德企在内的世界各国跨国企业来说,这样的机会弥足珍贵。

在11月4日上午的会晤中,国家主席习近平欢迎朔尔茨。习近平指出,双方要继续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在拓展传统领域合作潜力的同时,激活新能源、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新领域合作活力。

朔尔茨也再次表明反对“脱钩”的态度。他说:“中国是德国和欧洲的重要经济伙伴,德方坚持贸易自由化,支持经济全球化,愿同中方继续深化经贸合作。”

访华当日,朔尔茨就收获了“豪华订单”。11月4日,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宣布,与欧洲空客公司签署了140架飞机的采购协议,总价值达17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32亿元)。几天后,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德企备受关注。德国拜耳、威乐集团等纷纷宣布加大对华投资。一位德企高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朔尔茨此次访华绝对正确。”

除深化经贸合作外,两国领导人还在此次会晤中就乌克兰危机交换了意见。习近平指出,中方支持德方、欧方为劝和促谈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框架。

据德媒报道,朔尔茨在11月5日的社民党大会上总结这次访华之旅,说了这样一句话:中国领导人和我都明确宣布,(俄乌冲突中)不可使用核武器。他将此称为“我此次访华行程中最大的收获”,“单凭这一点,这趟旅行就是值得的”。

回到柏林后,朔尔茨还和美国总统拜登通了电话。据报道,朔尔茨在电话里谈到了这个重要成果,拜登“对中方核武器用不得、核战争打不得的说法表示赞赏”。

朔尔茨有句名言:“对我来说,实践比政治组织的仪式更重要,可行性比原则更重要。”在欧洲政坛,法国总统马克龙能言善辩,英国前首相约翰逊个性张扬,朔尔茨则属于低调务实的一派。

2021年12月8日,朔尔茨正式接任德国总理。此前默克尔执掌德国16年。默克尔稳健、重商,在其任内带领德国度过了多个危机,推动德国经济稳步增长。默克尔卸任时,德国民众在柏林地铁站贴满了这位“德国妈妈”的海报。而朔尔茨与默克尔个人风格相近,曾被媒体称为“默克尔追随者”。

朔尔茨出生在德国下萨克森州的奥斯纳布吕克,在德国第二大城市汉堡长大。他的祖父是铁路工人,父母从事纺织业。从汉堡大学毕业后,朔尔茨做过律师。1998年,他进入社民党联邦议会党团,2007年加入与社民党联合执政的默克尔政府,担任联邦劳动和社会部部长。2011年,朔尔茨回汉堡担任市长。2018年,他第二次加入默克尔内阁,担任副总理兼财政部长。

2021年12月8日,朔尔茨当选新一任德国总理后,与默克尔在柏林正式交接。

汉堡人理性冷静,这也正是朔尔茨的特点。一位早期接触过朔尔茨的德国记者,用“冷静理性、惜字如金”形容他。去年社民党胜选后,有记者问朔尔茨是否吝于情感表达,朔尔茨的回答有点酷:“我是来竞选总理的,不是来竞选马戏团老板的。”

务实作风也在其政治生涯中留下了印记。2008年德国遭遇金融危机,朔尔茨推出了短时工作制,允许企业按员工实际工作量支付少量工资,员工收入减少部分由政府按比例补贴。这样既减轻了企业负担,也避免了大规模失业。在财政部长任上,他采取保守稳健的财政政策,成了德国政府的“预算守门员”。

在朔尔茨任财政部长期间,伍慧萍听过他的一场演讲。她回忆现场感受:“朔尔茨英语非常流畅,在讲到欧元等经济主题时,引用的专业知识十分丰富。”在伍慧萍看来,朔尔茨是“非常典型的技术专家式执政风格”。

有分析称,德国社会向来以“求稳”为行为坐标,朔尔茨正好迎合了民众的期待。这无疑也为他后来当上总理打下了民意基础。

掌舵德国这艘欧洲巨轮,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有德媒报道称,自去年12月朔尔茨上任总理以来,德国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在访华前,他的处境并不乐观。”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再加上欧洲能源危机,在以制造业为经济支柱的德国,经济衰退风险被进一步放大,不少德企遭受严重冲击。对于德国民众,天然气供应短缺,通胀高企,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受到了直接影响。”伍慧萍说。10月最新民调显示,55%的德国受访者认为“朔尔茨不能胜任总理”。

朔尔茨还受到了来自政府内部的牵制。“本届德国政府,由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联合执政。来自绿党的外交部部长贝尔伯克一向主张对华强硬,在德国对外政策上,与朔尔茨存在较大分歧。”伍慧萍说。据德媒报道,朔尔茨“很早就有访华意向”,贝尔伯克却跟他唱反调,给他使绊子。

想在政治上主宰欧洲的美国,也一直施压德国。

长期以来,中德两国的共识多于分歧,合作远大于竞争。双方均从对方的发展和中德务实合作中受益。默克尔任总理时期,两国关系总体上保持稳定。她离任前夕在受访时表示:“我们处理德中关系必须有战略上的智慧。”

但美国并不希望看到这个盟友与中国展开务实合作。今年3月俄乌冲突爆发后,在美国施压下,朔尔茨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武器。德国被俄罗斯“断气”,又遭遇北溪管道被炸,只得以7倍价格从美方买气。朔尔茨访华前,美国务院官员发出“中资收购汉堡港股份将令美德关系面临颠覆性影响”的威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德之间的务实合作是两个主权国家之间的事,美方不应无端攻击,更没有资格插手干预。

虽然面对各种掣肘与压力,朔尔茨还是开启了访华之旅。有评论称,在国际局势深刻演变的当下,朔尔茨坚决反对“脱钩”,成为中共二十大后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这是一个政治家的判断力与魄力”。

朔尔茨结束访华后,德国媒体纷纷点赞。《南德意志报》指出,朔尔茨此行是为了德国利益。《法兰克福汇报》还批评了贝尔伯克对朔尔茨的干扰。

有意思的是,11月3日,朔尔茨在柏林勃兰登堡机场登机时,被一只公文包“抢镜”了。据德国《星期日图片报》报道,这只包是朔尔茨做律师时买下的,已经用了30多年,虽有些老旧,但尺寸够大,十分实用。据说包里装着朔尔茨的党员证、老花镜和一些文件。上任总理以来,他多次拎着这只包出席各种场合。网友评论,拎着旧公文包的朔尔茨,看起来像个勤俭的“大叔”,“但这位大叔可一点都不简单”。

朔尔茨访华时间虽短,却留下了长久影响。

“朔尔茨向外释放出的信号是,中德‘脱钩断链’绝不是德国的选项。”伍慧萍说。今年恰逢中德建交50周年。过去50年,中德务实合作持续深化,双边贸易规模增长近千倍,服务了两国经济社会发展。50载历程表明,只要秉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交流互鉴、合作共赢原则,两国关系的大方向就不会偏,步子也会走得很稳。

有评论称,德国能够认清历史大势,寻求与中国的相互理解与交流,对两国而言意义重大。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此前受访时表示,在中德建交50周年的新起点,此访成为一个良好的开端。

“朔尔茨此访为世界稳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说。朔尔茨在会晤中专门提及“反对‘阵营对抗’”“伙伴”等。他刚回柏林,《今日俄罗斯》就发文评论称,在华盛顿试图迫使其他国家选边站的时候,朔尔茨是有意向美国发出一条信息,德国不会对中国关上大门。

在朔尔茨访华后,法国总统马克龙也紧随其后表达了来华访问的意愿。在本届上海进博会新闻发布会上,法国驻华大使罗梁透露:“我们一直在计划马克龙的访华之旅,他多次表示希望来中国,最好每年都来一次。”

朔尔茨还交出了一份“求同存异”的外交答卷。这3年来,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人类面临空前挑战。新冠肺炎、能源危机、气候变化等问题都需要全球各国相互合作、共同应对。来到中国后,朔尔茨提到,中方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对粮食危机等很多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德方希望同中方保持沟通协调。德方也愿同中方就双方立场不一致的问题交换意见,增进了解和互信。

有评论认为,因为意识形态等问题,西方国家与中国的交往向来有些“不对付”。而朔尔茨此次来华,显示出国与国的交往,也可以超越社会制度的差异,找到“坐下来”聊聊的可能性。“朔尔茨此访有可能为其他欧洲国家树立榜样,并有助于把中德关系塑造成中国与西方大国关系的示范。”王义桅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