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文 王 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要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因此,在一日活动中,教师要使班级管理工作卓有成效,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方法和策略。
伟大的教育家赞可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 热爱和保护幼儿是教师的神圣天职,无私地关爱幼儿是师德中最重要的一点。
首先,要主动亲近幼儿。每天晨间接待时,教师要面带微笑地与幼儿问好,用肢体语言向幼儿传递“爱”的信息。幼儿离园时,轻声地与每个幼儿道别,并提醒幼儿带上自己的物品。
其次,要真心体贴幼儿。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教师既要关心幼儿的教育问题,也要注重幼儿的养护问题。从午睡起床到用餐、喝水、如厕,都要时时关注,事事细心,还要随时观察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用自己的母性关爱每一个幼儿。
如今,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纲要》精神的引领下,教师需要转变观念,要认识到幼儿才是班级管理的主体。教师要从幼儿是班级主人的角度出发,让幼儿真正参与到班级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所有幼儿都能感受到班级主人翁的快乐。
如在创设班级环境时,要让全体幼儿参与其中。这块主题墙如何布置?这个区角的材料如何投放?植物角想种哪些植物?植物种植好以后应该怎样管理……教师都要与幼儿共同探讨,共同管理。尽管让幼儿参与班级环境建设可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却极大地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既让幼儿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又培养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中,良好的班级常规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良好的班级常规,可以保证各项活动顺利开展。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给自己的小组选择一个喜欢的标记,并推选出自己小组的组长,由每个小组的组长协助教师负责管理各组幼儿。如午睡起床着装检查:每个小组的组长负责检查本组幼儿的衣服和鞋子的穿着情况;安全卫生管理常规:日常活动不追逐不打闹;进卫生间不推不挤;垃圾不随地乱扔,要投入班级垃圾桶;餐后自己收拾摆放餐具……小组长负责协助教师进行每天的监督检查工作,对于违反规则的幼儿给予提醒和改正的机会。
《纲要》明确指出:“家长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合作、平等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由此可见,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采用不同方式与家长联系,如个别谈话、家园联系栏、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微信等,及时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园和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使家长与教师及时沟通,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结合幼儿存在的问题,与家长共同探讨适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促进幼儿成长。例如,在开展“幼儿早期阅读”的活动中,我们不仅开设了“亲子阅读区”,还定期邀请家长参加园内的各种“早期阅读”活动,如“亲子讲故事”“妈妈助教”“亲子制作绘本”“书香家庭评比活动”等 。通过各种活动,既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阅读活动情况,也让家长参与其中,学习指导幼儿阅读的科学方法,从而有效地带动家庭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在工作实践中,为了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我们建立了班级家长委员会,鼓励家委会代表积极听取家长意见,及时和教师沟通,共同切磋育儿经验。
总之,幼儿园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新思路,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和谐发展,让幼儿园教育再上新台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