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教育的“旁观者”到“参与者”——漫谈保育员队伍的成长

时间:2024-05-07

文 范 玮

一、不容乐观的队伍现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保育员也是教育工作者,应与教师密切配合,引导幼儿健康发展。但纵观目前幼儿园保育员队伍的现状,不难发现,保育员的年龄结构不合理,整体学历偏低,非正式编制所占比例较大,职前、职中、职后培训机会少。

二、建立多元化的培训模式

(一)多层面树立现代保育观

园所要组织保育员定期学习幼儿教育学、卫生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定期学习课程游戏化的相关理念;定期开展保育常规操作演练、保育故事分享会、创意手工秀等活动。通过不断学习和探讨,让保育员深刻地认识到保育员也是教育工作者,应树立科学的保育观,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二)多通道提高专业能力

1.青蓝结对促发展

为了让新加入的保育员尽快适应幼儿园的工作,我们开展了“青蓝结对,同伴互助”工程,让名师与新秀携手,通过多观摩、多反思、多求教,以达成经验与关爱的传递,成熟与积累的再生。

2.保育研讨促提升

为了让保育员在实践中更好地了解幼儿并配合好教师工作,我们进行体验式保研活动,引发保育员的集体研讨和反思。如:组织“走近游戏,走进童心”保育员体验式游戏,包括“脑力游戏——解手链”“体力游戏——搭人椅”“一物多玩——玩转线圈”等环节。

3.名师指导促成长

我们邀请园内的名师为保育员开设专题讲座、上示范课。为了让保育员更好地撰写保育笔记,我园以“如何关注幼儿的发展成长”为主题开展保育培训,要求保育员每日观察一名幼儿,每周写一篇观察记录,每月写一篇教育笔记,并在期末进行保育笔记的交流。有了名师的指点,保育员讲故事、绘画、弹琴、演讲等能力逐渐提升。我园的保育员团队在市局组织的保育员比赛中脱颖而出,荣获团体一等奖。

(三)多形式开展课题研究

我们要求保育员以研究者的身份进入教育实践,并逐步成为一个对自己的实践不断反思的“实践者”。《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期的保育工作》《中班幼儿养成教育中的保教配合》《大班幼儿值日生工作中自主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等多个小课题的确立和研究,与保育员日常工作息息相关,并使她们能不断地从总结工作经验中获得成就感。

三、优化管理评估机制

(一)完善考核制度

制定《保育员工作职责》《保育员一日工作常规》《保育员业务考核标准》等工作要求及操作细则,从教育思想、幼儿生活管理、配合教育工作、清洁卫生这四个方面对保育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评定,规范保育行为,以达到保育过程性的管理目标。在考核过程中,我们注重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考核与奖励相结合,对出勤率高、师德规范好、工作踏实、学习努力、考核成绩好的保育员及时给予精神鼓励,并与评选各类“先进”挂钩;对个别考核不达标、不适宜做保育工作的人员,建议换岗。

(二)实施自我管理

只有当制度内化到每个人心中,才能让工作成为自觉行为。我们在每班建立“卫生、消毒工作登记”制度,保育员将日常的各项卫生工作常规化,如:玩具消毒、包干区卫生、室内床、桌、椅等的清洁消毒工作等信息都记录在册,便于她们自我检查、自我督促、自我管理。

幼儿园注重保育员群体的成长,使她们的地位提高了,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增多了,认识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关注“物”到关注“人”,增进了交流,提高了认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增强了自我提升的愿望;从教育的“旁观者”到教育的“参与者”,增强了教育意识与能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