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文 封 娇
近年来,随着幼儿美术教育理念的发展,创意美术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我们应当怎样在幼儿园创意美术课程中推行游戏化教学,激发幼儿的美术学习兴趣和自主表现能力呢?
与以往传统注入式美术教育不同,创意美术教学本质上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整个活动中更多地起着引导、协助的作用。当然,这不代表教师工作量的减轻,相反,由于教师肩负着设计游戏模式、配置游戏材料、营造游戏氛围、指导游戏开展的任务,对他们观察分析幼儿行为及调控、激发、组织活动等方面能力的要求更高了。成功策划“创美”游戏的前提是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教师团队必须了解幼儿喜欢怎样“玩”,怎样把“美学”融入“玩”中,怎样以幼儿的思维和视角去设计游戏。除此以外,教师团队还要具有较强的执行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实践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观察分析发现游戏的优势和缺陷,在不断总结中积累经验。基于这种要求,“创美”课程游戏化必须组建合格的教师团队,组织“会玩”的教师进行“玩”美实践,积累“玩”美素材,感悟“玩”美真谛。
我们将“创美”课程游戏化空间分为常规空间和活动空间两部分。
常规空间是指幼儿园的整体空间布局,以园区形式进行风格划分,对幼儿的欣赏、表现、感受和创造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以我园为例,我们围绕着“美在自由,无限畅想”的理念,打造幼儿“创美”区域。从“赏、析、模、创”四环节出发,为幼儿描绘童真之梦。园所走廊被打造成“大师”作品的欣赏区,有名家名作,娃娃读画、老师说画和家长品画等版块。幼儿经过其间仿佛置身于艺术殿堂。园所楼道被打造成民间艺术区,国粹青花、水墨印象、龙纹凤章……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在楼道中定格,为幼儿种下了“龙的传人”的文化意识。此外,我们还在园内专门设立了“小手小脚创艺厅”,为幼儿设置涂鸦墙、写生架、写意桌等区域,营造无拘无束的创作氛围;幼儿有创意的作品也被我们陈列在专门的“小脚丫艺术藏品角”中,使幼儿有成功的快乐体验,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热情。
活动空间是专门为幼儿创意美术活动开展而预设的教学空间。以往的美术活动室多以提供材料和活动环境为主,不太重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激发。针对“创美”课程游戏化教学的特点,我们对美术活动室进行了专门设计,以立体式的格局,满足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需求。对活动室的布置,我们会定期更新。时而提供常见的生活用具,塑造温馨的家庭式环境;时而利用自然材料,布置森林、河流等自然式环境;时而借助色彩和道具塑造魔幻童话式环境。总之,环境的不断变化给幼儿的“创美”游戏带来了更多的动力,使我们的“创美”活动室发挥出巨大的教学效果。
创意美术课程不能与幼儿园日常艺术教学相脱节。只有让幼儿参与阶段性系统的游戏活动,才能使他们获得长足的进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将创意美术的自主、畅想与主题课程有机融合,以美术教学科研月和幼儿园艺术节活动为契机,通过借形、嫁接、写意等不同活动载体,以情景化、游戏化的活动形式,激发幼儿“创美”活动的兴趣,帮助幼儿获得不同的经验,使创意美术焕发新的光彩。如开展主题美术活动“春天来了”,我们就以“春天的小动物们”为主题配合开展“创美”活动,通过环境布置和材料提供引导幼儿为春天的小动物们“画房子”“做游戏”“找食物”,通过有趣的游戏开展教学活动。
将创意美术活动区域延伸到每个班级区域中,就能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让幼儿获得更多“创美”游戏开展的契机,获得更好的开展方式,也能获得各领域的融合发展。例如,在幼儿园自然科学区角会经常开展植物种植观察活动。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观察表和各种各样的绘画工具材料,鼓励幼儿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运用自己喜欢的材料,以手指画、涂色贴画、蜡笔画等方式对植物进行对比性的周期观察并绘画。这些绘画成果同时也可用于植物观察结果的记录对比,让幼儿在提高创意美术能力的同时,更加深刻地认识绘画,锻炼自然科学领域观察记录的能力。
艺术从来就不能脱离生活而单独存在,幼儿美术教育自然不能脱离幼儿的生活。对于知识经验浅薄的幼儿来说,只有美术活动贴近生活,才能激发他们参与美术活动的欲望。生活性可以给予幼儿美术活动更多的启发和更好的延伸效果,而美术活动又能反过来帮助幼儿理解和体验生活。经过适当的设计完善,让美术活动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正确理解艺术和生活的关系,还能让幼儿在获得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其各领域的综合能力。例如,从活动形式上,我们可以借鉴幼儿熟悉的年画、扇面、染印等生活中常见的美术工艺;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幼儿以生活适用为要求进行一些生活工艺性的美术加工;在活动材料上,我们也要多运用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废旧低结构材料,让幼儿的思维、想象、创意都能够与生活本身产生联系,迸发出艺术的火花。此外,对幼儿一些具有生活属性的美工作品,如扎染手绢、扇子、美工日用品等,我们也应当鼓励幼儿在家庭中或者直接在园内应用,以此培养幼儿对艺术品生活性的客观认识。
以往,教师开展各种美术活动或游戏都会进行相应的教学评价,以此激励幼儿不断探究学习和进步。然而,教师作为成人,与幼儿的审美和理解思维有着巨大的差距,很多时候教师的评判标准高于幼儿的实际能力。这样的教学评价无疑破坏了幼儿的游戏自主性和积极性。创意美术课程是一种完全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形式,评价方式自然也需要脱离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评价模式,拓展成以幼儿评价为基础,教师和他人评价为辅的立体评价模式。我们可以将“创美”课程游戏化的整体评价分为教师教学评价和幼儿发展评价两个部分。教师教学评价用于推动教师潜心提高教学水平的锻炼,幼儿发展评价则用于评价幼儿的活动,激励他们更加深入地参与“创美”游戏课程。
创意美术活动重策划和引导,轻指导和成果。这样的教学侧重点决定了教师评价体系要重视评价的诊断功能,淡化评价的鉴定功能。可以说,教师的评价主要是通过课堂录像、课后分析、案例反思、教学观摩、教学研讨、技能比赛等方式,结合幼儿参与活动的成长变化数据,细化深入地分析教师在整个“创美”课程游戏化过程中进行教学设计、策划、组织实施等方面的教学表现,推动他们获得教学水平的整体发展。
幼儿发展的评价无疑是“创美”课程游戏化的重心。为此,教师需要建立长期和短期两种评价系统。
从长期来看,教师需要不断观察幼儿的活动表现,统计整理成数据表,通过对比分析,从幼儿对创意美术活动的参与兴趣、参与效果、活动成果、幼儿美学基础的发展情况、幼儿艺术表现能力和艺术创造力的发展情况等方面对教师教学发展做出一个系统的评价。
从短期来看,在每次的活动中教师都需要及时了解幼儿的游戏情况,对他们活动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针对他们遇到的问题进行侧面引导和提示。在每次活动结束后,教师都需要及时组织幼儿展开自我评价和伙伴互评活动,让幼儿自己评选出自己视角下的优秀作品,最后教师再进行适当的补充。
为了让评价对象更加立体完善,幼儿园内还应当设立幼儿作品陈列室,同时也应当针对幼儿的创意美术作品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展览活动,让幼儿担任自己作品的解说员,让家长和社会人士进入园内欣赏幼儿的作品并给出鼓励性评语,以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综上,“创美”课程的游戏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教学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教师去思考、分析、策划和组织,也需要不断地实践教学、积累经验。只要我们建立了正确的认识,并且付诸努力进行学习实践,幼儿就能从轻松愉悦、奇思妙想的创意美术游戏中发现美,创造美和享受美,逐步成长为会思考、有创意、勇表达并充满自信的“玩”美天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