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年”

时间:2024-04-24

安光系

今年春節前,我有了一份新工作:在伦敦的博物馆为来英旅游的中国游客做解说员。因此,整个春节我都是在伦敦“旗舰”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度过的。

一个基本观察是,春节前后,馆内游客暴增,肉眼可见许多中国面孔。可以这么说:春节出行的中国游客为大英博物馆带来了一年中的超大客流。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遵循传统的方式在家过年,而是更愿意利用长假海外旅行。

我的另一个观察是,春节出行的中国人,很多是“全家总动员”——这里的“全家”,不止于三口或四口的小家庭,而常常是把家里的老人也一起带上。我在大英博物馆遇到过很多有老人参与的“全家旅行团”,有些老人甚至是坐在轮椅上来的。

这背后折射出最大的变化是,中国人过年的兴趣点已经变得多元化了——从前,过年最重要的事是“回家”和“吃”;现在,大部分中国人过年仍然选择回家,但也有很多人愿意改变和家人团聚的方式,一起走出家门看世界。

中国游客参观博物馆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大英博物馆是免费博物馆,但讲解是需要额外收费的。尽管如此,大部分中国游客仍然选择“付钱学知识”。大部分人不但认真听讲解,还会提问,结束后还专门来表示感谢。

几天前,两位应该是自由行的中国游客,在旁听了几句我的讲解之后,当即决定付费加入。另外两个本来自己看展的中国年轻人,在偶然听到我的讲解后,散团后专门过来要了联系方式,过几天和几位朋友又一起过来,“组团”听讲解。

所有这些细节,都让我感到非常欣慰——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首先考虑的已经不是疯狂购物,而是花钱花时间提升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

我感觉,中国人富起来之后,已经从重视物质转变为重视文化教育消费。相信这个转变将深远影响中国的未来。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消费者的喜好,也是一股改变世界的强大力量。

大英博物馆里,本没有戴维德瓷器馆。后来因为来自中国的参观者越来越多,以及全世界对中国艺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馆方决定把收藏在其他地方的中国瓷器移过来,做成了一个专门的中国瓷器馆,共藏有1700件珍贵的中国瓷器。

猪年大年初一和初二,可能是对应对超大客流没有把握,戴维德瓷器馆临时关闭了两天。相信在未来的春节假期,英国人也会逐渐学习、摸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办展方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