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云无心
每到冬天,“进补”的呼声就开始弥漫。“补肾”是其中最具号召力的一种。
有“健康杂志”推荐的补肾方法是“多吃坚果,其中栗子的效果是值得称道的”,理由如下:“营养分析表明,栗子中淀粉的含量高达XX,蛋白质含量为XX,脂肪含量为XX。此外,栗子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钙、磷、铁等,特别是维生素C、硫胺素和胡萝卜素含量较一般水果都高。”
如果对食品营养稍微有点了解,就明白这个方法是信口开河。
前文所说的“肾”不是现代医学里的“肾”,而是中国传统医学里的“肾”。在传统医学里,它是一个虚化的概念,被奉为“身体的一张底牌,是先天之本”。而现代医学里的“腎”则是体内生成尿液的器官。
传统医学里肾是虚化的,对它的描述完全来自于古人,并没有解剖学的基础,更谈不上跟营养成分的关系。拿着现代科学所描述的“营养成分”去“补肾”,只能牵强附会。
绝大多数食品中,除去水分,剩下的基本是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三者中,不是这种含量高就是那种含量高,没有经过纯化的食物中通常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随便拿一种食物出来,都可以满足类似的描述。但给不出具体哪种营养成分对古人所说的“肾”有什么作用,“补”的作用就无从谈起。
各种常见的“进补”方法基本都是如此。用一堆似是而非的话说需要“补”,再罗列一下所推荐食品中的营养组成,就得到了一个“进补方案”。
传统医学里的“肾”跟性能力相关,“肾虚”是性能力不济的根源,而“补肾”也往往是改善性能力的意思。有趣的是,中国人热衷于“补肾”,西方传统中也热衷于“催情”——二者说法不同,目的却都是为了增强性能力。
中西方的传统医学都有“以形补形”的理论。比如中国人认为山药、虾、蟹、泥鳅等具有补肾功能,而腰子(尤其是羊腰子)更是依据“吃什么补什么”的理论而成为“补肾圣品”。在西方,洋葱和鳄梨也因为同样的原因被赋予了“催情”功效。跟中国人推崇“铁棍山药”相对应的,是西方人赋予了胡萝卜同样的功能。
“补肾”“催情”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是“比类取象”。石榴有很多籽,中国的古画里用来象征“多子”,而西方则相信它可以“治疗不孕”。
这种理论的经典例子是韭菜,只是因为名字与“久”谐音,就被塑造成了“补肾食品”。而在西方,人们注意到鸽子交配频繁,繁殖能力强,也就用鸽子肉和鸽子蛋来“改善性功能”。
在寒冷的冬天里,一锅热气腾腾的羊肉备受欢迎。很多人吃了羊肉——尤其是在冬天喝完热气腾腾的羊肉汤——会感到“燥热”。于是,羊肉就被当成了“冬令进补”的经典食品。
在人们对自然认识比较肤浅的时代,会认为一些不寻常之地生长的、长相奇特的、稀有的东西具有特别的功效,并且形成了“非常之物必有非常之效”的理论。
玛卡这种原产南美安第斯山脉的十字花科植物,正式的中文名称是“南美萝卜”。在原产地,它只是一种蔬菜,很多时候甚至是用来喂牲畜的。因为牲畜吃过它之后的一些表现,它被吹捧成了能“改善性功能”的神奇食物,在中国也被吹捧成“秘鲁人参”“植物伟哥”。后来,在科学界和科普界的共同努力下,玛卡的泡沫被戳破,“神药”最终还是萝卜。
回到肾本身,它只是身体的器官之一,并不需要特定的食物去“补”。全面均衡的饮食、适当合理的锻炼,就是对它最好的呵护。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