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乔能俊
中学高级教师,“国培计划”项目专家,乔能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被评为“荆楚好老师”“湖北省优秀教研员”。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一百五十余篇,各地讲学、执教公开课两百多场次。现为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教科院常务副院长。
上学路上,女儿看到其他孩子戴着红领巾,问我:“爸爸,我什么时候能够戴上红领巾呀?”
“具体时间我不知道。如果你表现好的话,一定不会太久的。”我说。
“那究竟是什么时候呢?”
“与其讨论时间问题,不如想一想你怎么做才能达到佩戴红领巾的要求。”
女儿拉着我的手,边走边说:
“上课要坐端正。”
“认真听老师讲课。”
“发言要积极。”
“不乱发脾气。”
……
她的一番话正中我下怀,我鼓励她:“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你一定会很快成为少先队员的。”
女儿听了我的话很高兴,蹦蹦跳跳地走向校门。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我突然有一种如芒在背的感觉:这是不是一种变相的控制呢?
这个念头让我不寒而栗。我问自己:我是过于敏感,还是小题大做了?
我思考后确信,这就是一种控制——隐蔽而狡黠的控制。
女儿平时爱问问题,但这一次,她没有问“学生为什么要戴红领巾”“红领巾有什么意义”“有没有学生是不想戴红领巾的”之类的问题。在我的暗示下,她理所当然地认为,佩戴红领巾是对“好学生”的奖励,而“好学生”又一定是学习好、品德好、脾气好……沿着这个思路,她给出了令我们皆大欢喜的标准答案。正是因为这份答案太过标准——完全是我平时的口吻,使我从无比的欣喜中清醒过来。
显然,女儿把我日常的说教照单全收了,并转化为一种自觉自愿的选择(按说这应该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意味着真正地内化成了她自己的价值观。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成年人可以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自己不爱的人和和气气地过一辈子,但不意味着这桩婚姻就是幸福的。很多时候,在语言与情感的包装下,孩子稀里糊涂地“认可”了我们的观点和准则。
女儿想成为一名“好学生”的愿望没有错,这将是她鞭策自己不断进步的源泉。但问题在于,关于什么是好学生、怎么才能成为好学生,我却从来没有跟她充分而深入地讨论过。平时,我讲得最多的是我经验中库存多年的要求、规矩和纪律(我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然后以“软硬兼施”“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让她心甘情愿地遵从。时间久了,她大概也就理解为:“好学生”其实就是“听话的学生”;只有听话才会得到好处(比如有资格佩戴红领巾);为了得到好处别无选择,必须“听话”。从表面上看,这样的教育成功而有效,但毋庸置疑,这就是控制——而控制有可能产生最坏的教育后果。
控制行为无处不在,有时是父母有意为之,有时是施加了影响未经反思而浑然不知。父母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施以各种形式的压力,让孩子顺从,进而优秀,进而出类拔萃,但研究者给出的结论却相当“打脸”。
大量研究表明,无论父母通过什么手段施加控制(奖励、惩罚、直接强迫、正面强化、有条件的爱、爱的撤回),都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在以控制为主导的养育模式中,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变得有条件和不稳定,对个人价值的评估更多地建立于外界评价和考试成绩的基础之上;在学习领域,孩子的内在动机会不断减弱,变得更加依赖外部监督,不会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因此,如果把控制也视为教育的话,那么控制一定是最失败的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导致控制泛滥的原因有很多,有人认为,学业竞争是当前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作为家长我深有感触:当发现孩子身边环绕着一大群提前学、超量练的“学霸”同学,你很难做到波澜不惊、心如止水。我曾多次暗下决心:要放下“仁慈”,对女儿的学习“狠一点”,女儿必须按时间表完成各项练习。有位朋友看到我焦躁的样子,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要相信自己,因为你是专业人士;你要相信你的孩子,因为她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今天的家长,确实需要勇气,去关心孩子当下及未来的幸福,而非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在学业竞争的问题上,我的观点是:学习本身远比考试分数重要。有研究显示,当孩子被鼓励将焦点放在追求更高的分数上时,会导致三种结果:失去对学习本身的兴趣,试图逃避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无法深入地思考。分數评价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我们再逼迫孩子取得高分,其危害性就会变本加厉。
孩子在学习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些困难可能还需要花很长时间去克服,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诉诸控制模式。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是他们最需要父母帮助的时候。此时,父母最该做的是和他们并肩作战——一起寻找反思的“缺口”,一起拟订化解困难的策略,然后给予他们情感支持,鼓励他们在错误中自我成长。问题即教育,如果我们把孩子每一次学习中的问题视为共同探讨、共同进步的教育契机,那么控制的念头就会自然消解。
说到底,在养育过程中选择控制还是协同,取决于父母对孩子长远目标的定位。家长如果认为孩子应该成长为有道德、有求知欲、有能力构建健康的人际关系、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那么会在很多事情上尊重孩子的感受和体验,把话语权交给孩子,而不是把孩子的未来全部押在中考或高考上,逼着他走向成功。从这点来看,培养正常而健康的普通人,既是教育最朴素的目标,也是最高目标。
责任编辑 陈建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