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张晓戍
前一阵,学校里开始流行一些金灿灿闪闪发光的小东西,看上去像是迷你版的奖状。有的同学把它贴在笔袋上,有的收藏在小盒子里,有的还互相交换,个个如获至宝。
一天放学,我们班的小会在自己的校服上贴了3张小奖状,那得意洋洋的样子让我忍不住凑近欣赏。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3张小奖状上分别写着“粗暴男人”“最佳甩锅王”和“幼稚第一名”。看他一脸天真地笑着,我心里“咯噔”一下。想起班会课上,我和孩子们就网络语言和电摇手势达成一致意见:不在公共场合做对方不喜欢的动作或说不文明的话,没想到网络恶搞词又换了一个包装,渗透到学生中。真是防不胜防啊!
在我陷入沉思的时候,旁边的小泽开始告状:“张老师,小俊把写着‘舔狗的小奖状贴在我的背后!”我惊讶地问小俊这么做的原因,他嬉皮笑脸地说开玩笑而已。再问是否知道“舔狗”的意思,他俩摇摇头,小泽表示自己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感觉被侮辱了,很生气。小俊赶忙道歉,我也开始警觉起来,是时候和同学们好好聊聊小奖状了。
可是,如何聊?我认为这样的小奖状就该消失在孩子们纯真的世界里,最好直接扔进垃圾桶,再也不见。但转念一想,如果直接“横刀夺爱”,岂不是站到了他们的对立面?以后如何开展有效走心的教育?
我决定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们,倾听他们的心声,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因此,本周班会课的主题新鲜出炉——“小奖状之我见”,鼓励同学们畅谈心声,让他们在思想碰撞中提升感悟,形成自己的认识。
班会课伊始,我分享了一则关于跟风的小寓言。一阵风吹来的时候,如果吹向气球,气球会随风飞走;如果吹向一只燕子,燕子会如何呢?同学们有的说逆风而行,有的说伫立风中……我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气球是随风而去,可是燕子却不会呢?大石反应快,脱口而出:“燕子是有判断能力的,它是动物不是气球。”“非常好!”借着大石的分析,我切中要害,“正因为燕子是有生命的,它通过大脑判断是非,所以和只会跟风的气球不一样。那你们呢?是燕子还是气球?”
同学们疑惑地看着我。我提到班级里最近流行小奖状的事,大家开始窃笑。我让同学们冷静下来,试着思考一下这些小奖状给自己带来什么感觉,真的值得收集吗?思思第一个举手,她勇敢地说:“班上好多男生都在玩这个,我的同桌就在水壶上贴了很多,我觉得很无聊!”“有的人不仅贴在自己身上,还偷偷地贴在我们身上,感觉很讨厌啊!太难看了!”“小奖状上的话大多都是恶搞的,不太文明。”……大家各抒己见,基本都是反对贴小奖状。
我准备做最后的总结时,大石和小会突然站出来,说:“小奖状贴在自己身上,没有妨碍到他人,为什么要剥夺我们的快乐呢?”这个灵魂拷问让我有点措手不及。該如何引导这两只“乱飞的燕子”呢?我提醒大石:“上次你告状,说小江上课自言自语影响你听课了。那按你刚才的说法,他只是和自己说话,又怎么可以阻止呢?”他脑筋一转,辩解道:“只要他说话小点声,别影响我就好!”我顺着他的话继续引导:“那我们一起想想,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贴小奖状?关键是要在大家能够接受的范围里。”
“不能朝其他人身上贴!”
“那是当然!那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吗?”
我邀请大石到讲台上来,此时他的身上正贴着两张恶搞小奖状,上面写着“三坏学生”和“死不要脸”。他一上台,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起来。小会见状,大声说:“你们刚刚都说不喜欢、讨厌这些小奖状,现在不也开心地笑吗?”全班陷入沉默。小阳举手解释:“我们一开始是会觉得有点好笑,可是再仔细看内容就会反感。”同学们纷纷点头,小菲补充:“实在喜欢贴身上,那你贴在衣服的里衬啊,只要是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就好!”小乔突然举起手说:“我有办法了!只要我们把这些小奖状改成好的词,就可以贴在显眼的地方了!比如把‘三坏学生改成‘三好学生!”同学们都为这个主意鼓起掌来。可是大石冷冷地回了一句:“这不是我!如果我把‘三好学生贴在身上,那我才真正是‘死不要脸的人……”“那贴个‘时间管理大师‘快乐小天使什么的,这样贴着你开心,别人看到了也会开心!”“可是,人不会永远快乐的……”大石突然变得沮丧起来,我有点心疼他。原来他的内心是如此不快乐,如此需要肯定。小聪安慰大石:“我们可以在自己不开心的时候拿出来看看,让自己心情好一点呀!”
班会课很快结束了,班级里公开贴小奖状的现象也少了很多,但我总觉得还少了点什么。课下,我忍不住上网搜索“小奖状”,发现原来除了恶搞版的,还有空白可填字版的。我灵机一动,是不是可以自创一些小奖状送给孩子们?刚好“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也许对孩子们来说,最好的礼物应该是欣赏和理解,而不是要求和责备。很快,60张空白小奖状到位,可是要写什么样的赞美词呢?
第二周的班会课主题出炉——“小奖状我设计”,我继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他们想出积极向上的语句。事实证明,当我们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理解孩子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对于小奖状的设计,同学们脑洞大开,想出了各种新奇有趣又有创意的称号。有学习表现方面的,比如“小小高斯”“写作业神手”“提问小达人”“学习小状元”“最强大脑”“听课小模范”等;有品德方面的,比如“小小老师”“团结之星”“劳动小卫士”“爱国小先锋”等;有体艺方面的,比如“百灵鸟”“运动小能手”“投篮艺术家”“小小贝多芬”等;有兴趣爱好方面的,比如“美食大师”“百科全书”等;当然也有性格方面的,比如“智多星”“快乐小天使”等。孩子们的创意让我颇为激动。我们很快通过自荐和推荐的方式,给班上每个同学“封号”。虽然只是写在黑板上,但足以让大家兴奋不已!大石也得到了大家给他的称号——“投篮艺术家”,他本人对此非常满意。
很快,儿童节到啦!我们班不再只有优秀学生才有奖状,所有的同学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奖状,虽然只是小小的一张,可是意义非凡。拍照时,有的同学把小奖状贴在衣服上,有的贴在手上,每个人都笑得合不拢嘴!后来,有的同学把小奖状带回家,贴在了自家的台灯上,书桌的墙壁上,夹在了日记本里。他们告诉我,这些小奖状很好看,也很励志,时刻提醒自己要做得更好,心烦意乱的时候看看也会感觉有力量。
我也收到了孩子们给的小奖状:“最佳心灵导师”“同学们的知音”“最美教师”——这也是给我最好的鼓励。我把它们贴在了《教师手记》的扉页上,用它们时刻提醒自己:我们真的应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和他们进行心灵对话,伴着他们成长。(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陈建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