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张晓丹
“完美班长”的另一面
小文是我们班的班长,成绩优异,管理能力强,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也是同学们的榜样。但慢慢地,我发现了她的另一面。
学校艺术节马上就要到了,大家争先恐后地报名,我却没在名单上看到小文的名字。我有些纳闷:小文在校外学习绘画,而且负责班级黑板报,怎么没报名呢?我又动员了小文几次,但她坚定地拒绝参赛。我打电话联系了小文妈妈,得知了缘由。原来小文和另一个班的同学静静在一起学画画,但是静静比她略胜一筹,而静静也参加了艺术节比赛,小文怕在艺术节中输给静静,破坏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完美形象”,所以不愿意参加艺术节活动。
一次考试,同学们都在安静地答题,突然,小文将试卷撕碎,趴在桌子上大哭起来,说题目太难,自己做不出来。这个反常之举吓到了所有人,更让我感到不安的是,试卷发下去后,小陈哭着跑来说:“老师,班长撕了我的试卷!”“怎么回事?是不是她不小心的?”“不是!她是故意抢走的!”我来到教室了解情况,没想到,试卷真的是小文故意撕的,就是因为小陈考了满分。
“完美班长”成了“易燃易爆品”,我十分担忧。于是,周末我到小文家家访,与小文妈妈沟通后,了解到小文在家也是这样,一遇到不会做的事就开始着急、发脾气,到现在已经演变成一遇到难以解决或者不能完美完成的事,她就躲进“龟壳”,拒绝尝试或挑战。
孩子不良行为的背后有错误的观念和目的,但她自己意识不到。我从小文的行为分析她的错误观念和目的(见下表),发现小文不良行为背后的真正目的是寻求过度关注。
小文一直以来都是乖巧、聪明、能干的形象,经常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注与赞扬,是同学们的榜样。于是,在潜移默化中,完美就成了她的“人设”。在这个“完美人设”下,小文觉得自己必须事事做到完美,事事都要得到表扬,不然现在的一切荣耀都将离她而去,大家就不再以她为中心。一旦关注度降低,她就觉得自己不再被需要,没有了归属感和价值感,就会退缩、崩溃、报复等。所以,在困难面前,小文会选择躲进“龟壳”,不愿面对。
给坏情绪按下暂停键
趁着春光明媚,我拉小文到花壇边聊天,慢慢聊到了撕考卷的事。
“对不起,老师,我当时太冲动了。”她说。
我问:“那你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我要保持冷静,不能冲动。”
“是的,冲动是魔鬼。老师有一个制服魔鬼的‘秘密武器,要不借你用用?”看着小文渴望的眼神,我继续说,“就是这个石凳子。”
“这不就是个普通的石凳子吗?”
“你别小瞧它,它是有魔力的。每次坐在上面,它就会提醒我先欣赏周围美丽的风景,让自己冷静下来。”
“真的有用吗?”小文半信半疑,决定先试试。
我和小文约定,将这个石凳子取名为“容本仙女想想凳”,当遇到令人冲动、沮丧、害怕的事情时,她就去石凳子上坐坐。在鸟语花香间,坏情绪被按下了暂停键。
两周后,小文跑来找我,故作神秘地说:“老师,‘容本仙女想想凳真的好神奇,我心情糟糕的时候去那儿坐了坐,没过一会儿,心情就平复下来了,就是有时候下雨……”小文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看来你是来讨要‘法宝的,那老师再教你一个绝招——‘情绪魔法轮,这上面有四个技能,每次坏情绪来临时,我就选择其中一个技能让自己平复下来。你也可以制作自己的‘情绪魔法轮。”
“那我来试试。我要在这里填入‘从1数到10,这样就有足够长的时间让我平静下来。”
“这个方法不错,还可以辅以深呼吸。”我建议。
我又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转移你的注意力呢?”
“看看窗外的美景!”小文说。
“好主意!如果以上方法都不管用,你也可以来找老师聊天哦。”
就这样,我们一起制作了“小文的情绪魔法轮”(见下图)。
一段时间后,我明显感觉到小文的变化,坏情绪的苗头一出现,她就会拿出“情绪魔法轮”让自己冷静下来。慢慢地,“情绪魔法轮”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小文也没有以前那么冲动了。我知道,“情绪魔法轮”转进了小文的心里,她已经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了。
把犯错当成学习机会
小文要求自己事事做到完美,认为犯错是不被允许的。我要明确地告诉她,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犯错是宝贵的学习机会。另外,小文的畏难心理比较严重,我的态度要和善而坚定,既要尊重她,又不能迁就、放纵她。
有一次,小文作为班级代表参加学校“七善少年”演讲比赛,她担心自己讲得不好,整日忧心忡忡。
“老师,我不想参加了,您还是换别人去吧。”小文焦虑地说。她又缩进了“龟壳”。
“你先别急着退出,我们来谈谈心吧。”我带着小文来到“容本仙女想想凳”上坐着。
小文平复了一下心情,但内心还是不想参加,又怕我批评她。
“小文,你不想参加是怕自己演讲得不好,不能为班级争得荣誉,对吗?”
“嗯,我一想到上台比赛就紧张,就怕自己比赛那天发挥失常。”
“紧张是正常的,说明你重视它,如果我是你,我也会紧张,怕自己出错。”我首先尊重了小文的感受,然后用“如果我是你,我也会……”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她知道自己是被理解、被接纳的。
小文一听,眼泪再也憋不住了,抽泣着说:“万一输了,同学们都会怪我的……”
我静静等着小文宣泄完情绪,抱了抱她,说:“比赛总有输赢,名次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参与的过程,我们把它当成一次学习的机会,失败了也是宝贵的经验,到时候和大家一起分享比赛的心得,这也是很不错的呀。”
“可是,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我不能让大家失望……”
我笑着摸了摸小文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傻孩子,老师和同学选你代表班级去比赛是相信你的能力,没有要求你一定要拿名次回来,你不去参赛才是辜负了大家对你的信任。”
一番开导后,小文慢慢卸下了内心的包袱,坦然接受比赛有可能失败的结果,把失败当成学习的机会。同时她也明白了我支持她参赛的决心,决定勇敢地去参加比赛。
用鼓励替代表扬
在生活中,随处都可以听见“你真聪明”“你真善良”“你真棒”等表扬,这种表扬听多了可能会上瘾,被表扬者可能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甚至讨好他人。
小文就是因为经常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表扬,对表扬产生了依赖,不知不觉变成了一个“讨好者”。她为自己塑造了“完美人设”,不允许自己出错,一旦得不到表扬,她就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在这样的信念下,她为了事事完美,就会选择更容易的任务,一遇到困难就会躲进“龟壳”,不愿意去冒险。
习惯表扬的孩子会依赖别人的评价,但靠鼓励成长起来的孩子能从自身行为中获得力量。所以,应用鼓励替代表扬。
有一次,小文的语文测试得了满分,她坐得笔直,兴奋地等着我的表扬。我忍住没有直接表扬她,而是这样鼓励她:“我看见了你的努力,每一个难题你都尽力去思考,你的努力和付出有了回报,继续加油哦。”
小文很开心,这种开心与以往被表扬时的开心不同,她知道老师看到了她的努力,少了一定要考满分的压力,有的是前进的动力。
几次鼓励之后,小文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也愿意尝试挑战自己。运动会上,不擅长体育的她报名了4×100米接力赛,说想和同学们一起训练,一起为比赛努力拼搏。
躲在“龟壳”里的“完美孩子”还有很多,教师既要引导他们转变错误的观念,告诉他们走出“龟壳”的方法,也要改变自己的言行,把表扬变成鼓励,为他们执起一盏微灯,陪他们多走一程。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漾西学校)
责任编辑 魏 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