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梁岗
班主任专业素养提升一直是当下教育的热门话题,但如何有效提升一直没有定论。渐渐地,班主任专业素养成为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社会各界对班主任专业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给我提供了充分的研究和讨论空间。
在我看来,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应该建立在两个基本认知或教育共识上:
第一,班主任是一种职业。班主任专业素养是基于班主任这一特定职业的。
第二,班主任只是一种职业。它只是千千万万社会分工合作中的某一种职业而已,不要上升到“万能”的高度。
那什么是班主任专业才能,又该如何提升?什么才是班主任专业的核心?我个人认为应该是“教育专业”,是以班级为单位的“教”与“育”的融合。“教”就是以管理班级的方式引导学生规范、自律,保障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育”就是以培育、浸润的方式陪伴每一个学生完成“人”之成长。班主任的专业素养是班主任为了达成“教”“育”的融合,通过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一种综合素养。提升的途径就在于围绕“教”与“育”的训练和实践。
47岁的梁云林是怀远县包集中学的英语教师。一日,梁老师在高一(3)班上晚自习时,小敏将一张纸条贴在了梁老师身上。纸条上写着“我是乌龟,我怕谁”,旁边还有一只乌龟的图案。
梁老师发现了身上的纸条后,十分生气,觉得受到了小敏的侮辱,一气之下打了小敏一巴掌,小敏随即用桌子上的书砸向梁老师,梁老师又打了小敏一巴掌。小敏情绪很激动。为了控制住小敏,梁老师先后两次按住小敏的脖子,导致小敏脖子出现伤痕。
据此,教育部门认为梁老师体罚学生,虽然小敏有侮辱梁老师的行为,但梁云林身为教师,不该体罚学生,其行为违反了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第四条第五款的规定,依照《处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经怀远县教育局研究决定,给予梁云林开除处分。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梁老师(也就是鄙人),在遭遇到学生“侮辱”时是怎么处理的。
我班里有个学生小熊,平时嘴碎,特别喜欢通过说俏皮话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一次上课时,我不小心被学生放在过道上的箱子绊了一下,小熊看到后脱口而出:“你遭报应了吧!”班里几个调皮的孩子也随着哄笑起来,其他孩子想看着我会做出怎样的反应。于是,我平和地、微笑地望着小熊,保持沉默,制造出一种略带紧张,无法捉摸的氛围。我的神情让小熊不知所措了。在这沉默的几分钟里,小熊的神情由略带挑衅慢慢变为了紧张,脸也越来越红,最后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不敢与我对视。我知道时机成熟,该我出招了。
我缓缓地对全班同学说道:“在中国,尊师重道,是一个学生最基本的行为准则。自古有一句话叫作‘一日为师——”我故意停顿了一下,面向全班同学,用眼神示意他们接后面半句话。全班齐声并一致对着小熊大声说道:“终身为父!” 小熊的神情更不好意思了。我笑了一下,对大家说:“我们不要难为小熊,要给他成长的机会和时间。”我话锋一转,对着小熊说:“所以,我要惩罚你。”全班安静极了,都在等着我的“宣判”,小熊也红着脸抬头望着我,眼睛里没有了最初的挑衅,多了几分哀求和无助。“第一,以后不准叫我梁老师了。”小熊的脸上显得更紧张了,正准备辩解什么,我立马继续说道:“每天见到我的时候要叫我‘师父,而且两个字要分开叫,先叫我‘师,停顿一秒,再叫‘父!”班级立马沸腾了。
我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第一,学生正值青春期,所犯的错误只要不涉及犯法都是成长中身心发展引发的冲突,我们需要帮助他们重新调整以达到身心的统一;第二,惩罚教育的目的是教会他正确做事,每日的问候,拉近距离,让他处于我的有效教育范围内,近距离的交流才是教育小熊的核心内容和过程。
第二天我刚走进办公室,小熊就追了进来,默默地站在旁边,低着头半天,才从牙缝里挤了两个字出来:“师——父!”我问道:“还有什么别的事情吗?”“呃,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吗?”“弟子不错,给我倒杯水吧!以水代茶,你这个弟子就算是入我师门了。”就这样,虽然后来小熊又犯了两次错,我都以师父的身份,要求他和我一起共进晚餐,一边吃一边聊,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两个梁老师的区别在哪里?有的老师会说区别在“班主任专业素养”上。其实“专业素养”只是综合表现,是外显的部分。真正的差别可能在于面对问题时的“思考力”。当时我也产生了一种师道尊严被挑衅后的愤怒,但同时,我的脑海里自然而然地冒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我此时愤怒有意义吗,会不会在他的預设中?他是在挑衅我,还是在试探我?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他这么做的背后有什么成长诉求?
这四个问题迅速将我从愤怒的情绪中抽离出来,然后浮现出了以下问题:
当下最好的解决方式有哪些?人是关系成长的总和,关系大于教育,能否从重构师生关系方面来解决此事?我掌握的几种重构师生关系的策略或者方式,当下选择哪种方式最为恰当?如果选择的方式遇到了阻碍,我是否有备用方案?
这一过程就是在“我平和地、微笑地望着小熊”的时候完成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迅速形成了随后采取的教育实践。由此可见,让我从问题的“泥潭”走向专业成长的关键在于“思维方式”,即“思考力”上。
不仅是面对教育应激性问题,在班级发展的顶层设计、课程创建、班级文化等各个方面都需要班主任的“专业思考力”为基础。班主任专业素养提升的关键在于思考力的提升上。唯有班主任的思维方式、思维路径、思维层次等发生改变其教育实践才能随之改变,实践后带来的结果才会进一步改变或者调整班主任的思维方式、思维路径、思维层次……如此形成螺旋上升的思考力的积极循环。这个循环越积极、良好,班主任专业素养提升越有效。
怎样才能有效提升思考力,成为一个会思考的班主任?这是一个系统构建、知行合一、螺旋上升的过程,也是这个专栏今年的目标与过程。本期文章只是一个专题的开启,随后我会从思考力的提升策略、方法、技能等多个维度进行探索,期待您的关注。
责任编辑 何欣容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