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姚吴斌
“奉贤,融吴越之底蕴,纳海湾之灵气,相传孔子弟子言偃到此讲学,世人奉之贤人而得名。”班会课上,我向学生这样介绍“奉贤”的由来。“奉贤也被称作‘桥乡,有着非常丰富的桥文化。课前,我们班的几位同学特地做了桥的寻访,接下来听听他们的介绍。”
“我要介绍的是‘南塘第一桥。这座桥原位于南塘的最东头,故称南塘第一桥,始建于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1983年迁到古华公园超然堂前。清代诗人汝霖有诗赞道:先德重勤问俗轺,漫随竹马入风谣。南塘春色浓于酒,佳句争传第一桥。”细心的小俞有备而来,还展示了南塘第一桥的图片。
“接下来小季介绍他寻访的古桥。”我笑著请小季发言。
“我要介绍的是‘继芳桥,也叫‘糖桥。‘继芳桥位于青村镇东街,原是座破竹桥,行人来往,非常危险。有一天,有个换糖的人走过,他想,这桥这么破,怎么也没人修?要是我有了钱,一定造座新桥。换糖的人后来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一户破落官宦人家,换到了一对金弥陀,从此发了财。于是,他筹集石料,聘来巧匠,建造起三孔石拱桥。当地人为了纪念他,就称桥为‘糖桥。”小季图文并茂的讲述得到了同学们的称赞。
“下面请朱俊介绍他寻访的古桥。”我又邀请朱俊发言。
“南石桥位于南桥镇南街,始建于元代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经过历代修缮,古桥保存完好,是南桥镇的标志性建筑。”朱俊也出示了有关照片。
“说得很好。据不完全统计,在奉贤,有大大小小129座古桥。” 我接着说,“听了古桥的故事,看了古桥的照片,你们发现这些古桥都有什么共同点吗?”
“拱形,且都是用石头造成。”班长小朱答道。
“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小实验。”我拿出两张纸板、两个200克的砝码和两摞高度相同的本子。我先将第一张纸板架在两摞本子中间,并放置一个200克的砝码,此时纸板中间有点微微往下凹陷。我接着在纸板上放置第二个200克砝码,纸板立马塌陷了。我再将第二块纸板轻微弯折成弧形,并放置于两摞本子中间,将400克砝码放置其上,纸板安然无恙。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拱形结构更加牢固。奉贤的能工巧匠们利用这个窍门,建造出许多优美的石拱桥。同学们,听了古桥的故事,看了古桥的照片,做了拱桥造型的实验,你有哪些感受呢?”
“古代劳动人民很智慧。”“古代能工巧匠很勤劳。”“卖糖者有大义。”同学们七嘴八舌回答。
“说得好!奉贤境内河渠密布,丰富的水资源灌溉了奉贤的沃土,养育了奉贤人,但也让我们出行困难,所以桥有着重要的意义。古老的石拱桥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勤劳和心愿。我们要学习、传承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勤劳和心愿。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搭建的心桥。”
(作者单位:上海市奉贤区古华中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