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教育的温度,学生知道

时间:2024-05-07

陈建军 刘玉琴

“我的学生不可能都成为精英,但我希望他们成为一个善良和有责任感的生活幸福的人。”新锐班主任黄进如是说。

这似乎是一个没有教育追求的老师才会说的话。但只要和黄进相处一小段时间,你就会明白,她所追求的,是不一样的教育情怀。

从教以来,黄进获得的各级荣誉不少,但最让她在意的,却是学生投票选出的“最满意的老师”。

“这是学生对我的认可,也是我坚持教育工作的意义。”

班级可以不评优,但孩子不能被耽误

黄进曾是一个严厉冷酷、雷厉风行的“铁腕班主任”。

工作两年后,黄进就开始担任班主任了。在接手第二届学生时,黄进的“铁腕风格”显露无遗。

这是一个已经换了5位班主任,让很多老师头疼的“史上最调皮的班”,学生不爱学习,迟到旷课、上课打闹、吵架斗殴等问题无一缺席。面对这样的特殊班级,年轻气盛的黄进大刀阔斧,从制订严格的班纪班规,到惩治违规违纪行为,再到“扶植”“分化”并举……一系列不留情面的管理举措,让班级的变化有目共睹:班风学风迅速好转,高考成绩让人刮目相看。

这样的管理,学校乐见,家长喜欢,甚至换作其他班主任,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唯独学生,这个最重要的群体,一点儿也不喜欢。在高压和权威之下,学生不喜欢的制度必须遵守,否则就是一顿惩治;教师只要求完成任务不出乱子,就万事大吉。说到底,这样的班级管理,学生感受不到一点儿温暖。

教育终究还是“人”字当先。

反思过后,黄进有了新的认识:班级制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这是原则和底线。但面对学生个体的时候,要“认真而不较真”。只一味用制度去“绑架”学生,这并不是真正的教育。

几年后,黄进又接手了一个特殊的班级——这个班被全校老师称为“永远不可能评上优秀的班级”。这是怎么回事呢?几天的相处,黄进就找到了班级问题的关键:不是在违纪,就是在违纪路上的学生小方。

这是一个无人能管的男生,他邋遢、叛逆、倔强、厌学,是全年级闻名的“迟到大王”和“吵架王”。开学短短一个星期之内,他就多次旷课吵架、翻墙外出,还和门卫师傅起了冲突。

问题多的孩子,背后一定有外人不知的原因。如果只是盯着问题去和学生“斗争”,不去找根本的原因,问题永远解决不了。

黄进想从小方身上找到突破口,但他的逆反心极强,好说歹说就是不开口谈自己的事情。无奈之下,黄进只能想办法去家访。按地址找到他家了,但家里没有人。通过邻居才知道,原來小方的妈妈已经身患癌症住院多年,他父亲为了家庭在远方工作,他也一直在医院照顾妈妈。最后,黄进到医院看望小方的妈妈,在病房里完成了这次特殊的家访。

小方妈妈告诉黄进,其实小方在初中也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好孩子,但自己生病以来,不仅没有精力和能力照顾小方,反而因为没有其他亲戚,还需要他到医院来照顾自己。在她长达4年的二十多次住院中,小方是主要的陪护者。这位母亲对孩子只有深深的愧疚。她对黄进说:“是我拖累了孩子。我只希望他能好好读完高中,拿到高中毕业证。”

这次特殊的家访后,黄进对小方才有了真正了解。从小方的实际情况来看,不能迟到旷课这样的基本纪律要求对他并不公平。小方需要的是解决实际生活困难,需要的是更多的关心和宽容。以后的日子里,只要小方不是故意迟到,黄进就不会再批评他。对他因迟到旷课落下的学业,黄进也想办法让老师和同学帮他补上。小方母亲病逝后,他又一次提出退学。黄进多次上门劝慰,希望小方能达成母亲的遗愿,他才对学业重拾信心,直到顺利毕业。在黄进的支持下,小方又顺利考上了大专。如今,小方已经进入一家上市公司上班,年年都会上门给黄进拜年。

“说实话,小方这样的孩子有讨人嫌的一面,但他的孝顺让人不忍苛责。”黄进说。“带他的那两年,班级真的是一次优秀都没有拿过。班级可以不评优,但这个孩子的未来不能耽误。如果强制要求他遵守某些纪律的话,或许他连高中毕业都坚持不到。”

在黄进看来,为了学生的未来放弃一时的评优,其中的轻重并不难衡量。制度是秩序的保障,但教育并不是只有制度。面对特殊学生,制度之下的温暖与关怀,才是教育应坚守的底线。

多做背后工作,让班级悄悄升温

在黄进的班上,科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特别和谐。谈及这一点,黄进颇有心得,她把自己处理师生关系的经验总结为一点:背后工作。

开学分班后,换了不少新老师。学生和老师互相都不了解,尤其是科任老师,不会有太多的时间和学生沟通。作为班主任,怎么消除学生和科任老师之间的陌生感,让彼此迅速熟悉起来呢?

黄进的第一招是“宣传”。在开学班会上、家长会上,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本班科任老师的各种优点。比如,语文老师有多少年的教学经验,教学成效很好;数学老师是学校的教研组长,获得过省市的哪些荣誉;物理老师是某个方面的专家,在课后可以多向他请教;等等。

介绍完各科老师后,黄进要求学生把所有老师的名字背下来,告诉他们一定要带姓氏和老师打招呼,以示尊重。一番宣传之后,学生自然对尚未谋面的新老师产生了好感,老师们也感觉到学生很尊重他们,课堂气氛很快便融洽起来。

在配备各科代表时,黄进也特别注重学生和科任老师的协调。比如,一位比较强势的老师,黄进就找一名能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缓和冲突的科代表;而如果是一位性情温和、不愿管事的老师,黄进就会配备一名热情外向的科代表。

黄进认为,教室环境很重要。教室要布置得赏心悦目,做到整洁卫生,尤其是讲台和黑板,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科任老师上课的时候才会心情好,教学效率自然会提高。

这些做法,黄进不会让科任老师们知道。

如果学生和科任老师发生冲突,又该怎样处理呢?

有一次,小龙因为听写罚抄的事情在课堂上和英语老师“掀板凳”了,被班干部带到了黄进这里。听完事情原委后,黄进看小龙已经冷静下来了,就轻声问他:“现在,你觉得问题解决了吗?”“没有!”“那你觉得英语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为什么要罚你抄写单词?”小龙想了想,开始有些不好意思:“英语老师平时人蛮好的,让我抄写单词也是为我好,就是有点儿多……”“是呀,你们并没有很大的矛盾,处理问题要用正常的表达方式。”然后,黄进告诉他该怎样去道歉,和英语老师谈一谈怎样提高成绩,等等。

后来,英语老师再次遇到黄进时,特别惊喜地对她说:“小龙改变好大呀,上次的事情不仅跟我道了歉,连学习态度都好了很多!”“是呀,小龙是个很好學的孩子,就是偶尔性子急了点儿!”黄进一点儿都没提自己给小龙支招的事情。

有空的时候,黄进就会给学生讲一讲他们不知道的老师的故事:你们只看到李老师对你们学习要求严格,但你们不知道,她的小孩还非常小,她把自己的小孩放在家里,每天花更多的时间在学校督促你们学习。

“班主任要做的事情很多,但都要悄悄地在背后做,把功劳和好处都让给学生和老师。这样,师生关系才能和谐,班级氛围才能慢慢变好。”黄进认为,师生关系协调是班主任最大的功德。她像恰到好处的润滑剂,让班级事事和谐,氛围悄悄升温。

搭建沟通桥梁,教育向更宽广处延伸

高中生正处于叛逆期,往往觉得家长已经落伍了,不仅不愿意听家长的话,甚至还会和家长对着干。问题出在哪儿呢?黄进认为,家长和学生之间缺少的是互相表达的平台和机会。

在一次感恩教育主题班会上,主持的学生问:“同学们,你们想对家长说些什么?”她本以为学生至少会说一些感谢父母养育之恩这样的话,但学生一片沉默。问了两遍,最后主持人点名,才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草草说了几句。黄进有些坐不住了,她举手示意自己有话要说。站起来后,她回忆了自己高中时的事情,讲了很多自己叛逆的过往。她说,自己是在大学毕业后,甚至是父亲去世后,才明白父母默默为自己付出了多少。

“也许,你们也和我犯了同样的错误。”最后,黄进总结说。“子欲养而亲不待,你们只是对父母不够了解,也就缺失了相应的理解。”

黄进讲完一席话,学生都陷入了沉思。随后,大家开始反思。互相启发后,学生纷纷发现了自己平时没有关注到父母好的一面。这次班会非常成功,后来被很多学生记录进了班级日志的“年度十大事件”中。

有了情感基础,黄进再找学生和家长“三方会谈”的时候,场面就温情多了。学生不再那么抵触,家长也能默契配合,让三方的精力不再被无效的沟通和冲突耗损,而是集中在解决学生的个人问题上,效率更高了。

学生最怕的就是家长会。家长会该怎么开?黄进作了这样的尝试:开家长会前,每一名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准备一杯茶以及写着心里话的信,整个家长会完全由学生主持,全体学生都参与。

第一个环节是播放孩子在校参加各种活动的照片和视频,让家长对孩子的学校生活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第二个环节是颁奖。班上大部分学生都能获奖,颁奖嘉宾则是他们的家长。

第三个环节是学生代表和家长交流,学生分享学习中的成绩和困难、生活中的乐与忧,希望获取家长理解。

第四个环节是班主任评点。黄进不会当场点名批评任何一个学生,而是尽量找到学生的闪光点。她也不会掩盖班级的问题,但更多是与家长共同探讨改良方案和提升策略。

第五个环节是由家长填写意见、建议反馈表以及个别交流。

在颁奖环节,黄进会根据学生的特点,订制一批特殊的奖状,比如“最幽默奖”“爱岗敬业奖”“乐于奉献奖”等等,当着家长的面给学生颁奖,让孩子们在家长面前得到认可。

黄进曾带过一名帅气的小伙子,他不仅学习成绩一般,也多次违纪,从小到大就没得到过任何奖励。然而,他英俊帅气的外表和阳光的性格,让他深受女孩子们的追捧。因此,黄进就给他颁了一个“最受欢迎奖”。在拿到奖状的时候,来参加家长会的妈妈感动得流泪。一个小小的奖状,不仅缓和了他和母亲的关系,也让他有了更多的信心。后来,这个孩子结合自己的优势,通过努力考入了一所大学的传媒专业,圆了自己的专业梦想。

“让家长爱上家长会,让学生也爱上家长会。”黄进期待着。“家长会不应该是控诉会,也不应该是班主任的一言堂,而是家长、学生、老师的沟通桥梁。”教育的温暖不是只存在于课堂和学校,更存在于生活的角角落落。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黄进从不拒绝问题学生、问题班级。她说,有问题的学生,或许他正处于人生最困难的时候,老师要做的是陪他度过艰难,把他带到希望之地。“好的教育不是说给学生听,而是做给学生看。”黄进说,“我们的教育是不是温暖的教育,只有学生知道。”

责任编辑  陈建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