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赵坡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中书院,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金牌教练员,深圳市首届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优秀中考命题教师,深圳市高考工作先进个人,深圳市中小学教师评审专家库成员。出版了《做“有问题”的班主任》等十余本教育专著,其中多本专著入选“全国中小学教师阅读推荐书目” “影响中国教师的100本书”及“全国中小学图书馆推荐馆藏书目”。
河南省济源市第一中学教科室主任,8+1工作室主持人,全国名班主任工作室联盟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曾获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首届“十佳”班主任、河南省历史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济源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新班主任》专栏作者。出版了《光辉岁月》《高中系列班会课》(三卷)教学参考书以及《微班会创意设计与实施》等教育专著,以“情理交融,睿智幽默,案例鲜活,广接地气”的讲座风格受到热烈欢迎。
请先看这样一段对话——
一位年轻记者采访爱迪生时问:“爱迪生先生,您目前的发明失败过一万次,对此您有什么看法?”爱迪生微笑着说:“年轻人,我没有失败一万次,我只是成功地发现了一万种行不通的方法。”
爱迪生是伟大的发明家,做了无数次实验,但也不是每一次实验都能获得成功。他把每一次实验变成下一次实验的基础,即使失败,也依然是有效的——第一次实验可以帮助消除第二次实验中相同的失败因素,或者可以给第二次实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据此,我们可以归纳出有效失败的概念:有效失败是指通过发掘当下挫折或试错中的价值而逐步实现预期目标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
通过有效失败的概念,我们可以发现有效失败的价值。
一方面,有效失败具有非认知价值。
失败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从失败中有所得。我们可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失败,并将当下的失败转化为未来的成功,使未来的发展更具持续性。
另一方面,有效失败具有认知价值。
有效失败和成功具有共同的本质属性,即具有有效性。成功与有效失败都是暂时的,可以相互转化,取决于我们能否从中挖掘有效的认知价值(如下图所示)。
从有效失败的角度来说,爱迪生的科学实验无所谓失败,因为每一次实验都是必要的探索。
我们可以把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看作是科学实验——寻找影响问题学生健康成长的干扰因素及其解决办法。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就是实验过程;前一阶段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为后一阶段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教育转化问题学生需要教师不断探索,直到找到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干扰因素及其解决办法。当教师把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看作是科学实验时,便明确了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思路,教育观念会发生变化。
首先,科学实验要求操作规范,教育转化问题学生同样要求操作规范。
教师在和学生交往时,必须注意“操作规范”,严格按照规定去做。即便学生非常过分,老师的言行也不能出格——不骂、不打、不侮辱。操作规范,是科学家做成實验的基础;言行规范,是班主任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其次,科学实验需要不断探索,教育转化问题学生也需要不断探索。
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极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觉得学生油盐不进、顽固不化,不管怎样都教育转化不了,于是停止了一切探索;一种是觉得自己该做的都做了,问心无愧,只要问题学生不太过分,任由问题学生自生自灭。
对于第一种情况,班主任可以反问自己:除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约之以法之外,自己是否还采用过其他方法?是否像爱迪生一样,在确定一种方法无效后,就开始寻找另一种方法呢?
对于第二种情况,如果将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当成是一个课题,那么研究课题的目的就在于解决问题。问题不解决,课题的研究就永不停止,班主任是否有这种研究精神?如果只求心安理得,那么班主任很难做好教育工作。
再次,科学实验会出现正常偏差,教育转化问题学生同样会出现正常偏差。
在做科学实验的时候,即便实验人员的操作非常规范,也难以让两次实验结果完全一样。同样,班主任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时,即便在相同的环境下采用相同的办法,也很难达到完全相同的效果。也就是说,当我们采用某种方法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时,如果没有看到明显的教育效果,不要轻易否定这种方法,而要进一步思考这种方法是否运用得当、是否适合该学生、是否遭遇阻碍因素等,最终达到优化教育方法的目的。
最后,科学实验有规律可循,教育转化问题学生同样有规律可循。
探究性科学实验一般都需要控制变量,一次只改变某一个因素,其他因素不变,从而达到探究该因素的影响的目的。控制变量,是探究性实验需要遵循的规律。
那么,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有规律可循吗?
我认为教育转化问题学生,必须遵循3大规律:关系规律、了解规律和支持规律。
第一规律:关系规律。
不管哪种类型的问题学生,我们都需要和他们建立起相对友善的关系,其底线是师生不是敌对关系。
虽然班主任和那些问题重重的学生保持亲密关系很难,但这并不意味着班主任不能和他们保持普通、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保持非敌对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基础。
第二规律:了解规律。
问题学生的类型非常多,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更是五花八门。如果想要帮问题学生走出成长困境,就必须找到那些深层次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对于了解规律,真的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以学生厌学为例,学生到底为什么厌学?是学习压力大,还是学习效果差?是学习信心不足,没有学习目标,还是在学校受到欺凌,老师不公正对待?是父母关系不稳定,同学关系紧张,还是课堂教学无趣,网瘾严重,有了求学以外的人生路径……这么多的原因,班主任是否能够准确把握?这是其一。
其二,班主任如何去了解这些原因?观察、访谈、问卷?我们并非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所掌握了解学生的科学方法也不多,这导致我们更趋向于凭经验了解学生,这既是了解学生的参考,也是了解学生的陷阱。
第三规律:支持规律。
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最大的难度在于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支持——一种可给予学生新的体验的平台。学生有了与以往不同的体验,才能在内心深处产生真正改变的愿望,这是治本的方法。这是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支持规律。
为学生寻找科学有效的支持,是教育转化问题学生中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也是教育转化问题学生中最有力量的工作。
教育转化问题学生,其难度毋庸置疑。正因如此,我们需要有实验研究的精神,需要有有效失败的思维和方法,优化每一次实验效果,充分挖掘每一次实验价值,从“成功发现一万种行不通的方法”开始,直到寻找到一种行得通的方法,把每一步工作都做得更加坚实。
责任编辑 何欣容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