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做一只“懒蚂蚁”

时间:2024-05-07

王振元

“王老师,子涵的英语作业又没做。”一大早,英语科代表就来向我报告。说起子涵,她每次家庭作业都不认真完成,但每次考试都能名列前茅,好几次语、数、英总分在班上排第一。尤其是遇到一些略有难度的题目,她更加如鱼得水。她看书多且杂,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书虫”。针对她不认真完成家庭作业这个问题,我每次都只是让她补做,因为我深知她就是一只“懒蚂蚁”。

日本北海道大学进化生物研究小组对三个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蚁群进行研究观察,结果发现,大部分蚂蚁都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只有少数蚂蚁整日无所事事地东张西望,人们把这少数蚂蚁叫“懒蚂蚁”。有趣的是,当生物学家切断蚁群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平时工作勤快的蚂蚁一筹莫展,而“懒蚂蚁”则挺身而出,带领众蚂蚁向它们早已侦察到的新食物源转移。原来“懒蚂蚁”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侦察和研究上,从而保证组织得到新的食物来源。此现象被称为“懒蚂蚁效应”。

在学校,有一部分学生就像“懒蚂蚁”,看起来对学习不怎么上心,但是因为懂得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学习既轻松又高效。还有一部分教师潜心研究教育细节和现象,对教育规律具有前瞻性,他们的作业不多,课堂高效,教学效果上乘。他们不仅教书育人,而且深受学生喜爱,实在是令人敬佩的“懒蚂蚁”。

李老师是全校闻名的“懒人”,他的班级管理全都让学生代劳。四年级时,学校领导找他谈心,意思是让他勤快一些,不能什么都交给学生,自己做“甩手掌柜”。但李老师左耳进、右耳出,依旧我行我素。在之后的一次班队活动评比中,他班的班队活动获得了第一名,听课老师纷纷竖起大拇指,说:“这节课太棒了,学生的表现接近完美。”问及他的经验,他淡淡地说:“我懒一些,学生就勤快一些;我负责指导,学生负责运作;我在幕后,学生走到前台;我是配角,学生是主角。”多么精辟的总结啊!李老师深谙科学的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备受质疑的時候,不变初心,坚持自己的原则,是一只聪明且有原则的“懒蚂蚁”。

另一位姓叶的语文老师,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人。期末考试前一天,其他班都在教室组织复习,只有他大手一挥,说:“同学们,下面两节语文课我们到操场上去打篮球!”学生欢呼雀跃,快速地排好队向操场走去,经过别班教室时,别班学生都向他们投来羡慕的目光。我很纳闷,问他:“叶老师,你让学生到操场去玩,要是考试考不好怎么办?”他笑着说:“不可能的,无论怎么考,我们班都不会差的,因为我和他们有约定。考不好就没有下次……”叶老师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与学生同学、同玩、同进步,学生对他崇拜且信任,课堂效率极高。在期末考试中,他班上的语文成绩在年级中名列前茅。他也是一只“懒蚂蚁”,他的这种“懒”,学生喜欢,同行敬重。

“忙”不能作为爱岗敬业等师德评判的唯一标准,“忙”也不一定有成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更提倡教师做一只“懒蚂蚁”——在成就学生的同时,发展自己。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崇明小学)

责任编辑  何欣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