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刘 扬
家庭和学校是影响孩子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只有家校紧密合作,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而这里的家庭包括父母双方。但是,据我们观察,我校很多家庭教育都存在父亲缺位现象,家校合作中家长工作多由孩子母亲或祖父母(外祖父母)来承担,有些父亲甚至从未去过孩子所在学校。学校必须打破关起门来办教育的陈旧思想,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转变父亲教育(以下简称“父教”)观念的责任。
通过学习交流,破陈纳新,转变观念,可以让家长认同“父教”的理念,激发父亲对自身角色的思考,只有父亲认同,才有参与的过程。
父亲虽然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教育者,但没有人天生会做一个合格的父亲,需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学习,阅读必要的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书籍,以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为此,我们面向全体父亲开出了“爸爸书房的书单”,如《父性》《给孩子一个好身体》《我的哈佛日记:育儿版》等书籍。父亲进行群体阅读,相比个体阅读更有启发性。
“爸爸沙龙”有别于家长会。我们分批邀请部分父亲来班级和孩子一起参加活动,布置的场地氛围也不同于家长会,大家围成圆圈坐,准备一些水果,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父子围绕一个话题或主题进行活动,平时见面并不多的父亲们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交流。
比如在《最帅的爸爸》绘画活动中,在美术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通过绘画的形式将心目中的父亲形象表达出来。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孩子们在画上写上了对父亲的祝福和自己的心里话,并将其作为礼物送给父亲。参加活动的父亲都感慨不已,有的父亲甚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一个班级中的孩子年龄相仿,教育问题存在一定的共性。我们积极发动父亲们组成“智囊团”,每月初定期开展家教经验分享会,邀请父亲们把优秀的家教故事带进班级。
“爸爸智囊团”活动为父亲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父亲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常常希望知道别的家长是怎么做的,而“爸爸智囊团”成了家长们互相交流的平台。
这些活动得到了父亲们的积极响应,“父教”理念正逐渐被家长理解和接纳,越来越多的家长成为“父教”理念的认同者和参与者。
观念在慢慢转变,家长们对“父教”理念有了更多认同。父亲们来自不同的行业,这本身就是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本路径中,我们主要以对“父教”理念认同较快、参与积极性较高的父亲为主,在班主任的有效引导和沟通下,他们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并对其他父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榜样示范作用。
随着观念的转变,父亲们开始学着合理安排零散时间,把周末留给孩子。父亲少加一会儿班、少看一会儿手机,就能有更多的时间接送孩子,陪孩子玩耍,我们称之为“爸爸蜜糖时”。具体操作如下:
选好“蜜糖”活动。列出孩子喜欢和父亲一起做的事情,越多越好。这些事情尽量可以在30~40分钟内做完,且不要花太多钱,每周由孩子选出他最喜欢的一至二项,例如:去公园散步、一起骑车去兜风、拼图、下棋等。
约好“蜜糖”时间。每周应有一次以上亲子活动时间,在日历上明确标示。父亲要认真对待与孩子的约定,不得随意失约。若有临时性事情,应向孩子说明,择期补上。
当好“蜜糖”爸爸。在“爸爸蜜糖时”活动中,父亲尽可能避免急躁、生气,多肯定与鼓励孩子,如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孩子的头、拥抱孩子等。
在活动中,父亲与孩子沟通谈心,父子(女)感情更加亲密,同时父亲也可以减轻工作压力,为营造融洽的家庭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随着网络的普及,阅读进入了碎片化时代。我们到处可以看到拿着手机的“低头族”,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人却越来越少。在这样的大环境影响下,孩子们也很难爱上阅读。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开设了“爸爸书房”,旨在通过亲子阅读、交流、碰撞、分享,提升父亲的教育能力。舒适的书房环境,生动的亲子绘本,各类精彩的书籍,让父子(女)可以享受温馨的亲子时光。
通过“爸爸书房”的一系列活动:父子共选课外书、父子(女)同绘亲子阅读书签、父子(女)同做阅读收藏卡、评选最温馨“爸爸书房”等,父子(女)分享彼此的感动,在无形中增进了父子(女)间的感情。
我们充分利用父亲的特点与长处,让父亲融入学校的教学活动中,给孩子们带来新鲜的体验与感受。一方面可以树立父亲的威信;另一方面,父亲们豪爽的精神气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比如,我们邀请有体育特长的父亲担任游戏教练,从此每周的民间游戏课变成了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刻,“跳房子”“木头人”“挑绷绷”……孩子们一起做着父亲们小时候玩过的游戏,这样的快乐在日常课堂上是无法体验到的。从事农林管理的父亲带领孩子们到农家参观,体验灶头上生火做饭的乐趣,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和父亲共同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在每一次“爸爸课堂”开课前,班主任会和父亲们一起讨论活动要求和活动目标,提供可参考的经验和活动规则,共同设计活动方案,进行分组活动。因此,父亲们组织活动时都信心十足,游刃有余。
从约“爸爸蜜糖时”到创“爸爸书房”,父亲们的教育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他们相互交流,共同进步,而这一切的最终受益者还是成长中的孩子。
我们了解到有些父亲因为工作性质经常出差,一出差就是一两个星期。我们组织这些父亲在班级微信群中积极讨论孩子教育问题,于是,他们开始利用网络与孩子交流。父亲无论身在哪个城市,都可以在网络上与孩子互相沟通:读几页书,聊聊一天的事情,说说当天的见闻。慢慢地,这样的活动从个别父亲发展到了全体父亲,父子(女)说起“悄悄话”,一首诗、一段话、一句歌……都成了“悄悄话”的内容。
本路径的开辟,为班级一大批有激情、有意愿为孩子行动的父亲提供了平台,让更多的家长对班级“父教”活动的认同感提升,充分挖掘了“父教”的潜能。
多种多样的“父教”实践活动促进了家校有效互动,让活动的所有参与者都体验到了快乐与和谐。我们开放时空,走出校园,既能和大家分享我们“父教”活动的成果,也能将其中好的活动内容或活动形式进行推广,让我们的“父教”活动开展得更加有声有色、丰富多彩。
“爸爸班车”亲子活动经过近三年的实践,已经开展得有声有色。每学期一次的“爸爸班车”亲子活动对家长们的吸引力是比较强大的,有的父亲为了参加班级的活动不惜放弃外出休假的机会。我们把“爸爸班车”活动的主题明确定位在“父亲”的角色上,激发了父亲参与活动的角色意识。我们大手拉小手,带着孩子们先欣赏家乡的美景,再走出平湖,足迹到达宁波方特、上海野生动物园、福建周宁、山东曲阜孔庙……每次“爸爸班车”出发前,都会开设一堂介绍目的地特点的“爸爸课堂”,为出游做好充分的准备。
“爸爸义工”的内容很多,有为学校活动当志愿者的,有为班级活动做筹备的,等等。采取自愿报名的形式,班主任有序地安排父亲们到学校参与活动。在不影响家长工作的前提下,义工活动让父亲们对学校有了一份了解,对孩子多了一份关注和责任。
随着时间的推移,“爸爸义工”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在学校里活动了,他们带着孩子走上街头宣传“垃圾分类”知识,领着孩子去敬老院陪老人家聊聊天。“爸爸义工”把正能量传播到身边的每一个角落,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爱的种子。
我们把每年的“父亲节”这一周定为“爸爸主题周”,开展评选活动。我们邀请母亲和孩子一起做问卷、开班会,“夸夸我的好爸爸”并进行评选。通过活动,让孩子真切感受父亲的爱。
以下是评选问卷:
父亲,是一条淙淙流淌的河流,用他毕生的血液浇灌我茁壮成长。父亲,是一架登天的长梯,用他的高度帮我到达梦想之巅。为了表达对父亲的爱,请你和妈妈一起认真完成问卷吧!
?
孩子的夸奖,妻子的认同,让父亲们的脸上露出了可爱的笑容。“爸爸主题周”评选活动是学校、母亲和孩子一起对父亲们的肯定和激励,更是对“父教”理念的宣扬和传播。
“父教”既是理念,又是轰轰烈烈的具体实践。父亲是整个实践活动的关键,教师是整个实践活动的引领者,家校合作是整个实践过程的载体。随着家长们对“父教”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同,“父教”德育实践活动已经成为班级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父亲们参与家校合作活动的代名词,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新路径,是家校共育的新动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