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庄丽如
令人头疼的“神兽”
当老师的你,是否曾遇到过这样闹腾的孩子。
“老师,小小又偷拿我的笔,不还给我。”
“老师,小小又打我的头,好痛。”
“老师,小小偷翻我的抽屉,被我看见了,还若无其事的样子。”
“老师,小小上课拉扯窗帘,扰乱课堂纪律。”
“老师,小小故意推我,还把我的东西扔到地上。”
……
你是选择视而不见?还是迎难而上?
为什么听了那么多讲座,记了那么多笔记,还是不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儿?专家的理论听起来高大上,却没听明白;名师的经验听起来非常神奇,到了自己班上却不管用。也许多问几个为什么,有助于我们找到问题的根源。
主动“挂帅出征”治“神兽”的唐老师
李镇西老师的《自己培养自己》一书中提到,在李老师当校长的时候,有一位叫唐燕的老师,对他倾诉苦衷。
有个孩子太顽劣了,迟到、旷课、打架,一批评还顶撞老师,动不动就说要跳楼……
说着说着,她还哭了。
听完唐老师的一番话,李老师告诉她:“唐燕,恭喜你有了一个科研对象!任何学困生都是科研对象,你跟踪他、研究他、思考他、剖析他,你会成为教育专家的。要不你试试?”
唐老师听完,真的开始研究。从此,她再也没说不当班主任。一年后,她回家生孩子,给李老师留下了一本近两万字关于那个孩子的成长故事。再后来,休完产假的她,一回校就申请当班主任,理由是:没有研究对象,心里空!
再后来,唐老师被选入“未来教育家研修班”,还当上了办公室主任。可是,一段时间后,她又找李老师辞去所有的职务,理由是:“我想当班主任,哪个班问题学生多,就安排我去哪个班。不是我多高尚,或者能力多强,而是我想研究。”
从李老师和唐老师的经历中,我也得到了启发:这些让你头疼的孩子,或许正是让你成长的好契机!
“神兽”闹腾的现象分析
4年前,我遇到了小小,那是我第一次教小学,还没适应小学生的节奏,就碰上这样的孩子,内心十分崩溃。前任班主任主动找我,和我沟通这个孩子的情况,并提醒我:这孩子非常喜欢吃东西,可以借四月的春游和他好好相处,或许会有转机。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尽量不和小小起冲突,当别的孩子来投诉他的时候,我一面安慰这些孩子,一面冷静地和小小沟通,即使他根本不怎么理会。
终于等到春游的日子。出发前,我主动坐到小小身旁,他依旧不怎么理我。我特意從包里拿出老家的特产——牛肉干,跟前后左右的孩子宣传这个有多好吃,多难买。很多同学纷纷争着要,我一一分给他们,并主动递给小小一块牛肉干,说:“试试看,怎么样。”
他接过去,立刻打开包装袋吃了起来。我让小小边吃边抬一下头,就在他抬头的瞬间,我偷拍了一张合照。吃完牛肉干,我给他看照片。那一刻,他笑了。
往后的日子里,我和小小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他也慢慢收敛了自己的行为。在一次次得到我的肯定后,他跟我聊天的次数越来越多。看着他的笑容,我心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过程虽然很漫长,也很煎熬,但正是这份艰辛,让我明白了身为人师的责任以及教育的真正含义。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摸索出这些孩子出现行为偏差的原因:内心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心理需求的缺失
马斯洛在他的需求层次理论中表明,人类有广泛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需求,从对爱的需求到自我实现的需求等。当一个孩子的这些需求经常在家中无法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通过各种过激行为表现出来,以此寻求大人的关注。
如果老师能够提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并及时给予帮助的话,那孩子将会对老师产生信任和依赖。相反,如果老师没有关注到孩子的内心需求,只是一味地指责,这个孩子的行为就会变得更加过分,长此以往,孩子会越来越肆意妄为。
征服,从尊重孩子的需求开始
如果抛开家庭因素,从学校育人的角度来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做到:一切以学生需求为中心。
罗博·普莱文的著作《建立以学习共同体为导向的师生关系》中提道:学生的心理需求分为三大类,分别是:
“权利”的需求(渴望被认可、渴望自由、渴望自主选择权、渴望功成名就、渴望卓越的能力);“乐趣”的需求(充满趣味的学习和成长、冒险、惊喜和多样化的生活);“归属感”的需求(被重视、被欣赏、被需求以及超越自我的需求)。
设想,一个孩子满怀期待地来到你的班级,教室里没有欢声笑语,课堂上没有新意与趣味,师生之间没有情感的交流,只有老师灌输知识时板着的面孔,以及一成不变的教学风格。这样的课堂让孩子感到索然无味,一无所获,那他怎么表达自己的需求呢?从最初玩笔、玩橡皮擦到偷偷地传字条、小声说话,如果不及时关注和制止,那就一发不可收拾:随意走动、扔东西、大喊大叫、不完成作业、不听老师的话、肆无忌惮地玩自己的玩具……几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因为他的需求长期得不到回应,他们通过这样的行为表达自己的不解、不满和失望。
如果老师和家长能够及时捕捉到孩子的需求,就能让孩子跟着自己的节奏走。可惜,大多时候,我们走得太快,没有静下心,慢下脚步,倾听孩子的心声。
当意识到孩子有这些需求,却被我们忽略了的时候,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补救呢?罗博·普莱文告诉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核心因素入手:真正的关心和有效的沟通。
小妙招1: 真正关心
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发自内心地关爱他们。这类孩子在需求长期被拒绝后,会把自己的心门关起来,变得十分难沟通。很多老师不想跟他们交流,不想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有时候找他们要么就是讲道理,要么寥寥几句不疼不痒的关心,实际上只是希望他们这节课不要捣乱就好。这样的“关心”,孩子能感受到,当他意识到是假意时,就更难沟通了。
小妙招2:有效沟通
仅仅关心是不能改变孩子的,真正起作用的是平等的对话和有效的沟通。教师要走近孩子,不仅要有爱,而且要爱得有方法,有技巧,知道孩子的喜好,找到他感兴趣的话题,让他有表达的欲望。有时候,教师也要学会示弱,可以找适当的机会请孩子帮忙,这时孩子会觉得很自豪。
罗博·普莱文在书中提到,这种做法就像往银行账户里存钱,存得越多,得到的利息就会越多。同样,对孩子付出的越多(前提是付出有法),得到孩子的回应也会越多。
在和孩子的交往过程中,我越来越清楚:孩子才是老师,他们在教我们如何为人为师。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刘玉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