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殷蓉君 张小青
在班级中,小团体有三种:积极的、消极的和中立的。如何减少小团体的消极作用,值得每一位班主任思考。
组建小组激斗志,化暗为明掌大局
班主任可以因势利导,主动出击,组建班级合作小组,引导班级中的小团体化暗为明,融入班集体。
1.组建合作小组,分解非正式群体。班级中出现小团体时,班主任可以通过组建合作小组的形式,限制他们密切交往。为了保证每个小组的成员能力相当,便于讨论交流,班主任可根据成绩、纪律等组建合作小组,并有意识地将抱团的同学安排在不同的小组。
笔者班上有48名学生,具体做法是:将学习习惯比较好,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前8名学生定为组内1号,其他学生每5人一组均衡分组。之后,每个组内1号定为组长,再由组长挑选组员。最后,由班主任适当调整。
2.制订规则,引导发展方向。组建班级小组只是从形式上分散非正式群体,要想真正将其分化瓦解,还需要班主任制订班级小组竞争规则、奖惩制度等,培养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向积极方向发展。
如,笔者将所带班级分为8组,每组6人。为了做到相对公平公正,每天得分清零。将每天的纪律、劳动卫生、出勤、作业等赋予一定的分值,做得好的加分,做得不好的扣分,每月统计一次得分,每个月最后一周的周五公布小组排名,并给予奖惩:奖励前三名,一旦小组获奖,则组员人人有份,做到“一荣俱荣”。奖励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免除作业、免除卫生值日,也可以是拥有优先选择座位的权利等。而每周小组排名最后的,要负责值日一周。为了保护小组成员的积极性,负责值日的小组只要完成相应的值日任务,即获得一定的奖励分数,计入下月的小组得分中。这样的规则实行以后,学生非常积极,他们每天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加分、算分中,教室里“三人一圈”“五人一伙”的消极小团体几乎不再存在。
巧用活动找归属,化零为整聚人心
小团体之所以形成,是因为一部分同学没有班级归属感。班主任可以组织开展一些主题活动,引导小团体成员感受集体的温暖,获得归属感,从而使小团体不攻自破。
1. 打造班级文化,让小团体心有所属。在建班初期,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取班名、选班歌、编写班级口号、设计一面班旗、制订班规等。学生参与了,为班级付出了,才会有归属感。如,笔者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以组长为核心,让组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先为班级取一个响亮独特、富有积极寓意的班名,再围绕班名去选择班歌、编写班级口号等;最后,全班投票选出最喜欢的班名。当时,笔者班上的小A同学成绩差、纪律意识差,与班上几个学生聚集一起形成了一个捣乱的小团体。在开展班级文化活动时,他很感兴趣,想了好几个班名,其中“追梦班”这个班名获得了大家的认可。此后,他的表现明显好了很多,老师们也常常听到他说:“我不能给追梦班抹黑。”
2. 开展主题活动,让小团体凝心聚力。除了打造班级文化,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也是教育学生的主要途径,也能增强学生的班级归属感。班会课上,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多参与,多讨论,多表演,多一些自我反思,让学生凝心聚力,做班级真正的主人。如,笔者班里在分组前就有一个经常违反班规的小团体,他们上课讲话、无视班级纪律,经过无数次的批评教育,效果并不明显。有一天,笔者无意中看到一则“重庆市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的新闻,笔者就以这个新闻为切入点,设计了有关遵守规则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中,我有意让那几个经常违反班规的同学进行情景表演,先让他们扮演不遵守规则的乘客和司机,再让他们扮演遵守规则的乘客和司机。两种情景,两种结局,一死一生,令人深思。这些参与角色扮演的学生深受启发,也认识到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在最后的小组讨论中,笔者发现那几个喜欢违反纪律的学生讨论最为激烈。在班会小结时,他们也反思了自己的错误,向全班保证以后会遵守纪律。
妙用分解助自主,化难为易出实效
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形成,除了部分学生在班上找不到归属感,还有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学生在班上找不到成就感!怎么办呢?
1. 分解班级事务,让小团体学会自主管理。魏书生老师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班级管理理念:学生自主管理,即“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班主任可以将班级事务进行分解,引导小团体合作完成,让他们在自主管理中获得成就感。
笔者特别留心那些小团体的成员,会根据这些学生的能力和性格特点,将班级事务分配给他们。当他们做得好时,及时表扬,并让全班以他们为榜样,让他们有成就感。小团体分解后,笔者会给小团体中的每个成员安排合适的岗位,如,核心人物能力比较强,引导其参与班级管理,担任一些重要职务,如组长、纪律委员甚至班长等,负责监管好组里、班里的大小事务;学习基础差但心细的学生可以做财物管理员,负责检查和记录本组桌椅摆放和损坏情况;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做小组记分员,负责记录小组内部的加扣分等。如,班里的小B同学,经常不交作业,上课不仅说话,还带着几个男生公然违反班规。但笔者发现小B同学有爱干净的优点,于是让他做班级的卫生委员,只要获得了文明班级称号,就在班里表扬他,并让全班给他掌声。在小B的管理下,我们班多次被评为文明班级。如今,小B已逐渐回归班级,成为优秀的班级管理者。
2. 分解学习任务,让小团体学会自主学习。在实际操作中,班主任可针对组员的实际能力,运用分解学习任务法,化难为易,引导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如,面对语文预习任务,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熟悉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和用法;基础中等的学生可以概括文段大意;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提炼文章主旨。又如,习题讲解任务,基础较弱的同学可以完成课前导入,在习题讲解完成之后负责课堂提问与反馈,也可负责管理课堂纪律及积分登记等。这样,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体会到自主学习带来的成就感,自然就能避免非正式群体的形成。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级合作小组,多开展一些主题活动,鼓励小团体积极参与,以此赢得多数同学的信任和依赖,進而融入班集体。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神湾中学)
责任编辑 陈建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