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脱胎换骨安顺场

时间:2024-05-07

郑京湘 齐士英

“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近现代72年间两场著名战事,让川西大山里的安顺场名垂青史。又81年过去了,红军要开创的美好生活在这里实现了吗,文章和影视作品之外的安顺场什么样?一路遐想着,不觉中她已近眼前。

从村民到经营者的华丽转身

“到了,前面就是安顺场。”顺着陪同采访的同志手指方向,蓝天白云下,出现了一幅醉人的画面:峰峦叠翠,紧紧依偎的大渡河如一钩新月,在这里“倏”地拐了个弯儿,河湾错落的柑园尽头,两层的连栋别墅鳞次栉比,青瓦白墙石地基,川西民居的风格完美地融入了现代建筑,古朴宁静,端庄大方。村民的住房羡煞我们这几个城里人!

“村民们居住的‘干打垒土坯房,‘5·12地震时受损严重。眼前的安顺场是根据灾后重建规划原址打造的,2013年9月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它也是‘4.20芦山地震后四川省首个接受验收、并获批准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安顺彝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史呷三言五语概括了古镇的“前世今生”。他接着说,“4年间,安顺场人不仅第一次住上了宽敞的楼房,还实现了从村民到居民、再从居民到安顺场景区经营者的两大跨越。”

安顺场原名紫打地。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秋,镇后松林河北岸老鸹山山体大面积滑坡,堵塞了松林河,3天3夜后,决堤的河水倾泻而下,淹没了紫打地,全镇所有房屋被毁,死伤千余人。事后,当地重建紫打地,并把新建的小镇主街道修成了一条船的形状,希望小镇再不会被水淹没,并取“山镇久安,河流顺轨” 之意, 更名为安顺场。而它周围都是崇山峻岭,地势低洼、夹涧临溪,土地资源稀缺,这里的人们,自古都背负青天,“土里刨食”,生活并不富裕。

联产承包之初,这里人均耕地0.5亩,现在人口增长到3016人(含城镇户口),人均耕地降至不足0.3亩。2008年,村民人均年收入3829元,解决了温饱问题,却缺少致富门路,很多年轻人踏上了进城打工之路。县、乡两级夙兴夜寐,想的都是这里的发展大计,并抓住灾后重建契机,深入挖掘出安顺场的“三大特色”——历史特色、民族特色和产业特色,依托“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全国唯一“以悲衬喜”红色景区的历史魅力,依托本地汉、彝、藏等民族聚居一地的文化魅力,依托黄果柑和枇杷特色产业的魅力,引导2012年喜迁新居时转为居民的安顺场人从事服务业,吃上“旅游饭”,实现了第一次跨越。

为提升安顺场景区旅游品质,打造集“爱国主义教育、生态观光、阳光休闲、民俗体验”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2008年以来,石棉县先后投入资金3.5亿余元,实施了安顺场基础设施、古镇恢复、红色旅游基础设施、纪念馆扩建等项目,完善了景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对红军强渡大渡河渡口遗址、红军渡河指挥楼、水东门炮台遗址、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进行了扩建修复,打造了安顺古街、先锋松林藏寨、土司衙门、现代农业观光果园等各具特色的景点。在成雅高速公路、雅西高速公路、石安路(石棉至安顺场)等沿线增设了旅游交通标识牌 25个,新建和改造了生态停车场5个,共计1.77万平方米,新建星级厕所3个,铺设了景区内水泥和沥青公路10.8公里、特色游步道8公里,新增了景区旅游标识标牌98个。完成了游客中心改建,游客休息设施、安全隐患整治、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一句话,创造了一流的硬件。

顺利实现第一次跨越给了乡党委信心,也给了安顺场人过更好日子的希望。乡党委顺势而为,带领居民迈出了向安顺场经营者跨越的步伐。2015年,安顺场年人均纯收入已达9309元,是2008年的2.4倍。更可喜的是做安顺场经营者的理念在居民心中扎下了根。

第一个在安顺场开餐馆的老板叫张杰。如今,他的“红安客栈”主营红军餐。我们慕名去采访,不巧的是他外出了。“张杰又出去‘取经了,上个星期刚回来,前天又走了。”老板娘陈燕介绍说。

我們翻开这里的《红军餐菜谱》,“彝海结盟”“十送红军”“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件件菜品名称都取材于长征,菜名旁边还配发了相关故事,让人过目不忘。陈燕说:“这些菜都是张杰和红渡园农家乐的老板共同创意的,他们把长征故事和川菜融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就是让来的人,不仅参观,还要体验一下当时红军的那种生活。”

做群众工作拿起“绣花针”

群众观念的转变是个漫长甚至痛苦的过程,而这里的干部为此的付出更让我们钦佩。比如在建房和分房问题上。

这里仅以建房为例。史呷乡长介绍说,“5·12”地震时,这里的烈度达到了6度左右,房子垮塌的比较少,但是都开裂了。重建盖房子时,按照全省统一的标准,把补贴款发给老百姓,让老百姓自己拿主意最轻松,也最省心。但是乡领导班子认为,震前什么样,震后盖起来还什么样,对不起历史,对不起从这里走过、想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红军,对不起未来,对不起朝夕相处的村民。乡领导班子讨论后,决定自我加压,给村民当好“管家”——

按照统一标准测算后,将补贴款打到每户卡里,发到村民手上,但得由村民自己选出来的建房委员会统一管控,等抵扣房款的时候,再由村民自己交过来,专款专用。

盖房,请专业设计院统一设计,委托给第三方施工。建房委员会只是提供服务和管理,管质量、管进度、管跑腿儿。

乡里还将设计的最终目标定在让老百姓发展旅游业,特别是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基于这个目标,对每家每户的设计,都是按照能够经营乡村旅游的标准来设计。

研究过后,第一件事,征求群众的意见。征求了村、组干部的意见,又征求村民代表的意见。当时,对“乡里来抓”的运作模式,对“修新如旧”的整体方案,对成都城乡规划设计院的设计思路,村民都同意,也支持。但是,除了在各家各户建筑面积这些大的利益之外,很多村民还在一些细枝末节上较起了真。比如,围绕房间怎样分布,每间面积多大,厕所设在哪里,水管如何布线等细节的争论很激烈。前后争论了几个月,2009年1月才初步定稿。

有时,建房委员会一个星期要找设计方沟通两三次。比如,仅楼梯的宽度、一楼和二楼之间楼梯转角处的面积问题就和设计院沟通不下10次,最后,综合设计规范和村民意愿,将楼梯宽度锁定为1.2米。这样,干部们吃苦头儿,却换来了村民百分之百的满意度。

“当时,同志们、同事们,确实经历了很多,比如说一根过梁水泥的标号问题,建房委员会一个要求,施工单位一个要求,监理单位一个要求,而建房委员会、干部们也有自己的要求——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工程进度样样管,管到位,为把工作做细做好,每一个干部都要‘拿起绣花针!”

花果同树俏枝头

石棉县的“黄果柑节”今年已举办到第6届,举办地就在安顺场。“长征·踏歌寻根”报道组到安顺场时,距石棉县今年的黄果柑节开幕还有八九天时间,因此错过了这一盛况,但是我们了解到“黄果柑”有个花果同树的奇特现象时很是高兴。几天采访下来,我们很自然地将安顺场的发展和这种现象联系在一起!

史呷乡长介绍说,安顺场是全国100条红色旅游经典线路之一,是历史和文化都很迷人的地方,历来游客不断。而游客量突破性增长是2014年。以前,最多时十几万人,2014年实现了翻番。2015年再次翻番,国庆节时游客爆满。今年就多了,3月初就达到40多万人,腊月二十七到正月初七,游客根本订不到安顺场的床位,为报答游客的厚爱,也为旅游业的培育和进一步发展,乡干部们不得不挨家挨户动员,最后,让每一位游客都满意地住下来。

乡里还在规划假日经济以外的发展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把景区推介出去,将更多游客吸引到安顺场来。比如,确立了“1+N”的思路,即政府搭建1个平台,吸引1家企业,然后开发出N个产业或者旅游产品。这个思路在落实过程中,又发展成为“1+N+N”,即政府搭建1个平台,吸引N家企业,每家企业都可以开发出N个产业或者旅游产品。目前,乡里与几家企业的洽谈都在进行中。

乡里还计划把一些土地资源、闲置的公共资产盘活。按照规劃,借助石棉县是全国少数民族进步示范县的优势,筹建民俗风情园,展示汉、彝、藏等民族传统的文化;借助发展旅游业的优势筹建酒店设施,目前开始招商;借助这里山川风光等自然优势,吸引高校来建设实践基地……这一揽子计划都已出炉。民俗风情园已经选址在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西北的松林河边;已经和四川美术学院、四川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达成建设实践基地的意向。

与这些大项目同时打造的还有一台充满民族风情的歌舞节目《石魂》,还有彝族藏族服饰和手工艺品产业,还有大渡河特有的绿泥石深加工产业。每一项都充满了魅力,蕴藏着商机。比如,彝族服饰擦尔瓦,一种像披风一样的纯羊毛手工绣品,今天的年轻人会做的不多了,发展它能推动经济,也能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现在安顺场公共区域免费WIFI全覆盖、《石棉旅游》微信公众号正式开通,史呷乡长自豪地说:“安顺场景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探索景区免费导游服务,建成‘智慧安顺-免费导游系统游客只要关注‘石棉旅游官方微信,想了解安顺场的一点一滴,扫描二维码就能实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