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陈宁 冯仙惠
北京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曾是北京建工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是机械施工领域的行业翘楚。2005年企业改制后,民营资本成为了机械施工有限公司的控股方,企业面临着开拓外埠市场等一系列战略转型。在这一过程中,党组织如何适应并与企业经营生产有机融合?党员职工情绪怎么疏解与调动,他们的心声又怎样听取、满足?这一连串的问号里,是对党组织的考验,更蕴藏着全体党员职工的深深期盼。公司党委是如何回应党员职工的期盼呢?
2013年底,党委立足解决员工在企业转型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开展了公司党委书记和基层支部书记共同参与的“谈心事”活动,并将解决问题的成效作为考核支部书记的一项硬指标。党委还给这项活动起了一个接地气的名字:“书记拉家常”。
活动刚开始,公司党委书记李文波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难事——
化解危机在现场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业务用房工程是2014年北京机械施工有限公司承接的一个大型项目,项目工艺要求高,交付时间异常紧。眼看离交付时间已经不足1个月,项目部仍然坚持在拼装、焊接等环节一丝不苟地用角尺和超声波探伤仪测量施工主体,一旦发现问题就拍照留档、要求整改。
就在这个奋力赶工阶段,外包派遣施工队却以“工期紧要求高,无法按期完工”的借口停工了。项目部支部书记石凤华多次找到施工队长沟通,对方仍不肯复工。项目被迫中止。
公司党委书记李文波和党委副书记窦云燕得知这一消息,当晚8点就赶到施工地,和一线职工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大家对赶进度急在心上,有的党员说:“有些工序的要求可以松点儿,这样外包施工队愿意干,咱们也能按时交工。”“对,现在不是较真的时候。”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看到党员有这样的苗头,李书记请大家坐下,耐心地讲起以往公司的大型项目是如何严把质量关,得到甲方认可的。“能做好这种表面看不出来的‘良心活,才是咱们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啊!”两位书记给大家现场上了一堂生动的“项目质量”课,一线职工也统一了“质量为先”的思想。
之后,李书记找到外包派遣施工队协商:质量标准寸步不让,但可以额外支付20%的加班费用。就这样,施工队当天复工,通宵轮班推进项目。党员职工则全部主动要求驻守工地,解决各种突发状况。为了鼓舞项目组全体职工的斗志,两位书记还当场落实解决了项目部职工餐补和报销事宜,让他们免除后顾之忧。
1个月后,项目组如期交付项目,施工质量得到甲方高度认可。项目组打赢了这场大型攻坚战。
其实,一线职工平时遇到的还是点滴小事,所以基层党支部书记的精力也放在了——
春风化雨解心忧
近几年,北京机械施工有限公司开始向外埠、境外拓展业务。那里施工环境复杂、生活条件艰苦,员工情绪起伏很大。党委要求支部书记要通过“拉家常”,倾听员工诉求,疏解他们的心理烦忧。
一名党支部书记就是一个项目组的“定海针”。
在青白水泥公司子公司有一个“你我他工作室”,这是支部书记蔺治州结合“支部书记拉家常”活动单独辟出来的。“只有用平等的视角和职工边喝茶边聊天,他们才愿意和你说出心里话。” 谈及初衷,蔺书记如是说。
“拉家常”并非坐等职工上门。公司里一线职工绝大部分是操作专业机械设备的司机,蔺治州常常在陪司机送水泥过程中和他们闲聊。有司机说,这现场“暴土扬长”,身体可真受不了。蔺治州便和支部开会商议,将3年一次的体检改为1年一次。体检中司机王景林被检查出心脏问题,需要手术,支部又帮他申请了5000元困难补贴。王景林康复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书记:“党组织这么为我着想,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
认真回应员工关切,不仅凝聚了人心,更是为——
助力成才搭平台
“谁来说说什么时候用旋喷桩作为止水帷幕?”這天在磁器口的基础三项目部小课堂又开课了,讲课的就是基础三项目部党支部书记、项目总工程师于伟。她提问的这个问题,正是机械施工公司在北京首次应用、“含金量”极高的一项工艺。
机械施工行业员工流动性很大,随着事业的发展,一批批新人源源不断进入了公司。2014年,基础三项目部新入职员工占到总数的1/4。于伟决定首先和新人们“拉家常”:“你学的什么专业?对未来有什么规划?”她发现,新员工虽然专业背景不一,但却都非常看重今后的成长,希望尽快融入公司。
根据职工的需求设计课件、购置黑板、聘请专家,于伟已经组织了8次专题培训课。同时,她还编制了一套厚达30页的《工程手册》,将以往所做的10几个大型工程的技术、安全规范和实际操作技能一一总结,发到微信群里,便于大家参考学习。
不仅如此,从2013年起,公司启动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支部书记为新员工指导职业发展方向,选导师,并由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布置作业,党委成员定期抽查他们的学习笔记。在这种氛围中,一批年轻人脱颖而出。
同时,党委打破常规,用竞聘制的方法选拔项目经理,缩短年轻人的成长周期。短短3年,尹红、高原等一批新员工成长为项目经理,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专家点评
“书记拉家常”活动在领导干部与职工、党组织与党员群众之间,搭建了畅通的双向良性互动的沟通渠道,使黨员群众感到意见有人听,问题有人管,困难有人帮,困惑有人解。通过这一活动,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感到改革创新有导向,服务职工有目标,政策宣传有渠道,拉近了干群关系,拉近了党组织与党员关系,提升了企业凝聚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