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是否建議政府做公開民調以掌握本澳居民跨區置業的需求及意願?
市政署市政諮詢委員會委員、澳門社會民生促進會會長陳溥森:“澳門新街坊”計劃的推動,是澳門與內地,與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新探索,試圖為澳門人就學、就業、創業、養老、居住和生活創造更為便利的條件,畢竟是澳門一個史無前例的城市發展規劃,可以講由構思到落實,都貫穿著落實“一國兩制”方針的主導思想。不過,單從操作層面上來說,現時有關方面的許多構思都非常籠統,有些甚至僅僅只是一個空泛模糊的概念,例如整個項目是由政府全資成立的“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推動和運作,也就是說其營運資金應是悉數來自政府的公幣,作為公共資本企業,那其企業定位、項目功能、運行原則和利益分配等等,就應該敞開於陽光之下,通過社會調查、聽取民意、從中清晰確定,並接受社會的監督。也可藉此,開展廣泛而深入的宣傳,就一些具體的實務問題,比如整個項目的發展資金,究竟是用公幣支撐,還是透過銀行抵押貸款?又或者是邀請財團入股投資?這些都直接關乎到發展方向、經營決策、利益分配等原則,乃至買樓對象的資格認定和數量供應等界線,必須逐一闡述清楚才能釋除各方的疑慮,也使人們對未來的前景掌握更多的信息。這些問題,都不同程度地直接影響著人們跨區置業的需求意願和信心,所以很多細節要清晰而詳細地公佈。
公共房屋事務委員會陳俊拔委員:無論本澳置業或是跨區置業,均屬於居民的個人意願及需求。一方面,近年來特區政府高度重視本澳居民“置業難”的情況,先後出台政策助有需要的居民上樓,同時制定長期房屋政策,加快了社屋、經屋的規劃,但考慮本澳置業需求大,未必可以滿足到每一個澳門人。
另一方面,隨著澳珠兩地通關日漸便利,一部分居民選擇跨區置業,每日通關往返居住、工作、學習。至於跨境往返居民的確切數量,可以通過出入境數據查詢,建議政府未來可以對跨境居民的數據進行跟蹤、對比及分析,考慮跨境居民所佔比重來決定是否需要針對跨境生活進行公開民調,達到資源的精準投放。
澳門青年領袖議會李文諾理事長:政府是否做公開民調以掌握本澳居民跨區置業的需求及意願,對此,本人是建議的。新街坊,有一個特點,買賣雙方都必須是澳門人。目前看來,社會上對於澳門新街坊項目仍有很大疑問,說明社會上對官方所公佈的消息未能消化。居住始終是貼身需求,需要有健全週邊配套,才可令居民有意願跨區生活,且居住得安心舒適。而澳門本來地方少,普遍市民習慣的是與左鄰右里密度較高的生活模式,便捷性將成為主要議題。最重要的問題是,內地城市和本澳存在制度體制不一樣,澳門人居住橫琴必然面對種種差異和落差,包括教育體系、社會福利、醫療體系、交通配套、法律制度等等,這些都是澳門人跨區居住所要考量的主要因素。
政府推出新街坊項目是否突然呢? 其實,在珠海居住澳門工作不是一個新議題,我身邊也有越來越多的的居民選擇在珠海橫琴居住。而從粵澳兩地政府積極推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構思和規劃來看,澳門新街坊可視為一個兩地合作解決澳門房屋難題的契機,若成功推行,將來可協助更多的澳門青年往橫琴創業居住。
都市更新委員會委員、澳門青年聯合會劉雅樂副理事長:澳門人口持續增長,今年3月份已接近68萬人,人口密度大,以黑沙環及祐漢區、林茂塘區、新橋區等分區人口最為密集,部分地區更高於香港,而人均居住面積較低於新加坡和臺灣兩地。同時,樓齡超過30年的樓宇分佈聚集非常明顯,樓宇老化問題於東望洋區、荷蘭園區、高士德及雅廉訪區、南西灣及主教山區和中區較為嚴重,佔全樓樓齡超過30年的43%,部分青年人和新婚夫婦都會透過跨區置業,遷往氹仔及新口岸區等來提升生活品質。
同時,都市更新為推動舊區重整,以新區作槓桿,通過新城和現有舊區替補互換,為社會發展在空間上提供重新整合的條件,故參考青年人和新婚夫婦的置業情況,已回應跨區置業的可能。在都市更新上特區政府近年訂定的置換房和暫住房政策等,對象都是回應因都市更新影響無法回遷原居所的居民,這都涉及跨區置業。建議政府應多主動落區進行公眾諮詢,了解居民不同的置業需求,掌握更多數據和居民意見,從而在施政上能針對性回應居民長期對住房及置業的需求。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