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在澳門一些狹窄的路段,仍保留傳統的垃圾桶(5月31日攝)。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最近公佈的《2016年澳門環境數據報告》顯示,去年澳門一共處理生活垃圾24萬噸,比2015年增加了5%,相當於65萬澳門居民每人每天產生1公斤生活垃圾。每年約3000萬人次的遊客,加上林立的賓館飯店,給澳門的生活垃圾處理帶來不小的挑戰。面臨地少人多的條件限制和環保的壓力,澳門特區政府和企業採取了多種應對措施,包括回收分類、餐廚垃圾降解等。
既然澳門的環保政策並未足夠,那麼社會各界又該如何配合,才能打破環保停滯不前的局面?對此,四位受訪者也給出了各自的建議和看法。
林宇滔提出了五點建議:一,除了生活垃圾、建築垃圾外,政府亦應該關注電子廢棄物此類的垃圾,這類垃圾有毒、污染性大,最難處理,應積極的推動相關業界進行無害化的處理,將其資源化,香港就將電池等回收品送去韓國、日本的工廠進行資源化處理,值得澳門借鑒。
二,政府近年來對環保基金投入並不少,可惜的是缺乏整體規劃,沒有真正落實,所以現階段應該重新制定一個策略目標,如固體垃圾資源管理計劃等,並提出具體的執行方案,供市民監督政府落實。
三,環保政策應逐步推行,包括建築物廢料徵費、廚餘、電子廢棄物的回收等,唯有開始推行,才能在一步步的推進中找到方向。
四,環保是需要付出的,未來除了推廣“污者自負”的理念外,更可以學習歐美地區升級至“生產者自負”,現在有些生產商越來越不環保,如市面上可回收的玻璃樽飲品就因為回收麻煩而被棄用,本末倒置了。
五,汽車環保、污水廠處理等方面的環保措施應同時推進,儘管近月政府提高了汽車的驗車標準,但還有很多方面沒有關注到,例如香港、中國的的士早就使用天然氣,而澳門的士仍舊使用柴油。而污水廠方面,現行的淨化標準早已過時,處理後的污水排放仍會對海洋水域帶來影響,長此以往後果堪憂。
區錦新認為環保局成立以來一直缺乏清晰的目標,工作鮮有成效。建議環保局要有清晰的環境保護目標,再來探討實施的方式。當然,目標應該是具體的,若空而泛,那註定難以成事。
對於未來垃圾處理有三點建議:一是從源頭開始減少垃圾的產出;二是做好垃圾的分類回收計劃;三是把經過篩選的沒用垃圾送去焚化,若能完成這三個環節,今後處理垃圾問題定會事半功倍。
何偉添希望當局優先處理堆填區建築物廢料滑坡問題,而其他有關垃圾分類回收的各項政策,均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有待更長時間的考驗。另外,政府應該重視澳門的環保產業,為環保產業創造發展的空間,以及與大型博企合作推行環保的各種措施,例如推廣新的技術節約能源、創新的廚餘回收處理等,讓環保產業真正運用到澳門的建設和發展中。
當然也不可以忽略海洋環境的保護,北區海岸灘塗污染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北區十多萬居民的生活,也有損本澳的旅遊形象,政府為何不考慮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局長去年到澳門參加海洋論壇提出的建議,將受到污染的灘塗進行改造固化,打造成迷人的海濱公園呢?
李良汪提出,政府在推動澳門的垃圾處理問題上,應該首先積極地宣傳和教育。當下澳門居民雖有一定的環保意識,但若與其他地區相比,遠遠不足夠,未來有待政府主導之下推行全社會,尤其是學校教育這方面,有利於促進青少年的環保意識和習慣。另外,希望政府能有決心和堅定的立場去推動澳門的垃圾回收及處理,藉加強區域間的合作,最終有效推動本澳的環境保護。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