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时代背景下央企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研究

时间:2024-05-07

王小力

(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钻采管材分公司,天津 300450)

内控即内部控制,是通过对活动和行为进行掌握和指导,使其不超过既定的范围和界限的一种管理方式。无论是国际活动还是社会行为,都离不开基础的调节和掌控。一般来说,当内控的手段和方式在规定的单位系统内实施时,其就被称为内部控制。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发展目标、执行计划等进行基础管理的有效方式,能够监督并约束企业各部门在不同环节的行为,进而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一、央企内部控制基本含义

(一)内部控制含义

内部控制主要指企业对其内部活动的控制和支配。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直接关系,从现代管理学来看,控制实际上是综合性极强的管理内容,包括操作、管理、指挥和调节等多方面含义。而企业内部控制则主要是指在单位系统内部实施一定的管理手段和措施。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目标是提高企业运营质量以及经营管理效率,保证企业资源可以得到有效分配和利用,从而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这一发展目标。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还能够保证企业拥有良好的内部凝聚力,能够使企业在整体调整和发展方向改革上下一心,相互协调,相互制约,达到战略化发展目标。所以说企业内部控制,实际上是帮助企业在内部实行战略规划的必要手段,也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工具。企业能通过具体的控制手段和管理流程,提高内部工作效率。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解读

随着当前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和行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内部控制制度已不再是单一的管理体制,而是需要确保企业经营安全、有效、合规的措施与手段,所以企业内部控制不再是简单的会计制度,其需要涵盖企业经营生产、管理规划等全方面内容。科学严谨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约束和规范员工之间以及部门之间的行为,并且还能够建立一定的激励措施,促使工作人员进行创新,保证企业经营能够具备较强的活跃性。满足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外部环境中的实际发展需求。同时,为了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内部信息传递效率,提高价值创造能力,企业也需要提高内部控制水平,要在企业内部部门、员工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以帮助企业快速成长与发展,为企业的战略规划构建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趋势。

二、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一)符合新时代国家发展的要求

在制度建设思想不断深入的今天,作为新时代的央企,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体系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企业管理工作开展的重点内容。制度建设作为企业长足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既能为企业战略目标的高效执行提供指导,又能对各项工作各个环节的开展情况进行约束,从而为企业结构的调整和职能的优化打好基础,为企业实现综合效益提升提供保障。

(二)为企业的基础管理提供保障

制度作为一个企业内部最基础的要求,能够对企业的日常运营进行管理和规范,从而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流程化和标准化[1]。企业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增加效益。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控制制度,用制度来管人、管事,从而为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三)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的水平

企业内控制度管理水平对企业的总体管理水平起着直接决定作用。因此,想要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健全内控制度是最关键的途径。企业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用制度有效监督和管理企业生产、人事、财务等各个方面的执行情况,能够有效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完善生产标准,从而提高管理效能,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央企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制度建设意识薄弱

内控制度的不当运用,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没有系统认识到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和作用。目前,大多数央企对内控制度的认识存在不足,没有将内控制度转化为形象的思维,使得员工对企业的管理存在侥幸心理,管理人员在执行内控制度的过程中也无法发挥制度的价值,进而导致企业的内控制度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严重阻碍了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内控制度体系不完善

央企内控制度体系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内控制度体系的层次划分不够明确,层次之间存在相互包含的情况。其次,央企在建设内控制度体系的过程中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制度的制定时常与法规要求和公司章程出现矛盾,在内涵的把握和外延上存在困难。最后,大多数央企认为财务才是企业最佳的内控制度践行者,其他制度都不属于内控制度体系,这样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内控体系的建设进程。

(三)内控制度的评价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大多数央企内部人员对内控制度的价值认识不足,对内控制度的建设不重视,使得央企内部的内控制度建设缺乏一定的环境和氛围,没有形成团结协作的体系,更缺少相关的监督评级制度[2]。同时,企业内控制度的监督和检查履行频次不高,检查的结果存在片面性,这些都影响了上层管理者对内控制度的认识,导致其无法对内控制度的建设方向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评价机制不够健全,降低了内部监督的作用,让监督评价机制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从而阻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发展。

(四)内控制度的宣传执行没有跟上

对内控制度进行有效宣传和高效执行,是践行内控制度的一大要求。然而受思想的局限,央企对内控制度宣传不到位,制度的实践力度较小,使得内控制度的制定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企业的发展内核,制约和阻碍了企业的稳健发展。

四、新时代央企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对内控制度的重视程度

央企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对制度价值的宣传和对制度体系的不断优化。为了提高企业内部管理层对内控制度的实践能力,首先就要提高管理层对内控制度的认知水平,通过系统全面地了解内控制度的重要性,提高制度体系的执行能力和执行质量。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是企业开展各项活动的基础,也是企业内部实现高效管理、收获综合效益的保障。因此,企业管理者要不断提高对内控制度的了解程度,通过学习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内控制度优势,提高自身的认知。同时,企业管理者的领导能力也对内控制度的执行有很大的影响。企业管理者在日常内部管理中要提高组织领导能力,增强责任意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时刻关注责任的落实情况,从而形成协调、共管的高效企业工作格局,让各个部门实现工作任务的层层推进,让它们各担其责,共同推动内控制度开展,提高践行的效率与质量。

(二)加强全员对制度执行的参与

内控制度的有效落实离不开企业全员的共同推动。内控制度体系的价值就在于其高效的执行力。因此,企业在内控制度建设完成并印发之后,需要在全公司范围内促进所有员工学习,让他们深入理解制度的含义和内容,保证理解没有偏差,执行没有落差,进而促使各项制度都能得到正确而规范的使用和践行[3]。为了保证内控制度的有效落实以及内控制度信息的准确传递,企业在将制度宣传进行规范和扩大之余,还要对员工进行思想层面的教育,让他们明白内控制度体系的落实和优化不仅是企业和部门的事情,也是每位员工的工作任务,内控制度的建设离不开所有员工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只有让大家都参与进来,才能在实践的过程中让各位员工更加熟悉企业的规章制度和相关事项办理流程,才能在今后有需要的时候避免凭经验办事的情况发生,从而避免出现不良现象和问题,在企业构建起严格、规范的管理格局,以推动内控制度体系的建设能得到不断优化、创新和升级。

(三)创新内控制度的方法和手段

内控制度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结合市场与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优化升级。企业内部的发展环境和管理水平,也会对内控体系的建设和创新产生影响。因此,企业在进行内控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学习新的思想和技术,打开自己的思路,将内控制度的建设与企业的文化相融合,要不断提升全体员工的参与感和主动性,以此为内控制度建设注入活力。一方面,企业可以在内部开展制度建设活动,通过开展有奖问答、演讲比赛等活动调动员工参与内控制度建设的积极性,并鼓励员工积极为内控制度的优化和创新建言献策,从而提高内控制度的适用性。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将内控制度与企业内部的基础管理和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相结合,让管理者和员工在执行战略方案的过程中对内控制度进行践行和调整,从而提高内控制度的管理水平,为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拓宽渠道。

(四)持续优化和改进内控制度评价

评价是检验制度优劣的最佳方式。内控制度的建设情况会随着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因此,央企可以从内部的基础管理板块如财务和人事等入手,对各个板块内部控制的实效性和适宜性进行观察和审核,及时找出践行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进行纠正和调整。同时,企业要完善监督评价机制,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管理监督评价机制,让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之间进行有效监督和相互评价,对各自的行为进行制约,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督促,从而实现科学管理目标。

(五)加强企业内部结构管理和优化

央企作为市场中的龙头企业,企业的发展情况对市场经济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传统央企内部结构臃肿,管理部门的职能有所穿插,导致问题发生后很有可能出现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责任的情况。所以企业必须对内部结构进行优化,保证企业所有职能部门权职分明,内部管理体系维持较高水平,企业自身各部门职能范围明确,内部控制机构有效且不混乱,对部分责任穿插或者有明显重复性的部门进行合并或删减,促使企业未来各项经营和专项活动都有针对性机构对接和负责,所有职能部门都具有极高的权限清晰度,避免徇私舞弊的情况出现。

例如,在治理结构设置中需要设置决策层、执行层和监督层三个不同的职能部门层次,每一个层次中的部门要相互独立、相互影响和约束,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效率。这样,在企业发生经营风险或者问题时,由于企业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相互约束,所以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问题的处理,加大企业内部控制力度。

除此之外,还需要增强企业所有工作人员的内控意识。传统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一般以财务部门为核心,财务部门不仅要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进行考察,还需要出具财务报告和战略规划意见,这导致财务部门的工作压力过大,所以需要增强每一位员工的内控意识,从上至下呈现一种以维护内部控制体系为己任的企业内部环境,这样才能够为企业营造积极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使企业内部管理模式成为企业的管理文化,还能够在管理模式的创建过程中提升每一位员工的内控素养,增强其自我约束的能力,进而保证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有效落实与实施。

(六)增强企业风险意识

央企在市场经营过程中也定然会受到市场发展的影响而出现诸多经营风险,所以央企在经营活动中也必须增强风险意识,督促企业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内部管理措施。

首先,需要加强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知识的学习,增强其风险意识,在统一的科学体系下加强对企业风险管理措施的建设,这可以在战略规划方面有效规避市场风险。此外,企业管理层需要对企业经营中的各类风险制定明确的管理和控制办法,分析管理工作的原因,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水平。这样如果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风险问题,企业工作人员就能够以最快的时间对风险加以处理。

其次,为了有效控制企业风险的发生概率,需要完善企业的内部监督制度,企业各部门在执行内部控制时没有完善的内部监督管理体系,其在执行过程当中就极有可能出现拖延或者怠慢的情况。因此,需要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建设,建立相应的企业部门评估管理机制,对企业部门管理质量不高、政策响应不及时的部门进行科学处罚。对于已经存在或者发生的缺陷,应当及时管理控制。对于企业工作人员的失职行为,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惩处措施,以此增强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此外,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需要配套设置相应的审计制度,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现金流的健康程度,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体系。

五、结语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结合时代的发展情况和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和创新,以适应当下的管理情况。目前,我国正处于世界急剧变化的洪流之中,央企的发展也受到了内外部复杂环境的双重夹击,央企应当尽快作出调整。因此,企业要正确看待内部控制制度在目前存在的问题,在客观分析研究之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为企业的稳健发展提供强劲的内在动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