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时代我国城市社区治理路径探索——基于J 区“五微共享社区”的个案研究

时间:2024-05-07

饶苏栩

(西安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049)

1 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近年来,国家在社区治理的理论探索层面给予了高度关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社会治理体制首次被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国家为探索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作出了科学指导。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会治理源自基层实践,中国自古就有“郡县治则天下安”的传统。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社区治理在基层自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社会治理的效果。许小凤认为基层是我国民意民愿的发源地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领域,基层社区的安定关乎整个社会的稳定。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基层社区治理出现一系列问题。吴青熹认为,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社区共同体与治理主体缺失、政府和社区居民间沟通不畅、政府监管不到位等难题。黄建认为由于传统权力配置结构和严格管控思维的制约,社区治理存在难以为居民提供精准和高效服务的问题。卢玮静、赵小平、张丛丛指出,社区治理出现困境的原因之一是缺失的社区动员能力,造成社区动员效果不好。基层社区的共性治理难题大多集中在多元主体治理不到位、参与的社会力量薄弱、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传统管理模式管制惯性等方面。

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助推我国传统治理观念和治理方式的转变。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在搜集治理数据和破解治理难题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解决社区治理问题上能弥补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道德手段的不足。现阶段,我国在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社区治理手段变革方面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2 个案引入与分析——N 市J 区“五微共享社区”

2.1 J 区“五微共享社区”产生背景

J 区是N 市西南部的一个主城区,经济发展水平在N 市范围内位居前列。N 市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社会事业的关注也在不断增加,积极实施一些富民惠民政策,努力打造和谐幸福的现代化都市,如全方位促进形成公平有序收入分配格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均衡发展公共教育等。在基层社会治理上,自2005 年起,J 区借鉴我国其他城市的经验,开始进行居站分离的改革实践。2009 年,在居站分离实践的基础上,J 区建立“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的组织治理体系。2016 年,J 区再次进行体制改革,建立“三委一中心”的社区组织架构。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了社区治理,改善了社区建设效果,提高了群众满意度和增强了居委会的自治功能。

J 区“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目标定位带来了巨大的人口流动,导致基层社区出现社区人口规模及其参与需求日渐增加、社区多元治理主体权责不清、社区组织在治理中无法完全发挥应有作用等一系列问题。为破解社区治理方面存在的难点,J 区应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社区治理的创新。2017 年,在“三委一中心”社区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建立以“微平台、微心愿、微行动、微实事、微星光”为框架的“五微共享社区”治理新模式。

2.2 J 区“五微共享社区”创新社区治理的成效

2.2.1 为民办事效率得到提高

“五微共享社区”以线上发布心愿、线下解决问题的便捷形式,在具体实践中发挥了实际的效用。“五微共享社区”自建立以来,平台注册用户数超过17 万人,党员和群众开展各类志愿服务超3 000 次,累计为群众实现微心愿88 万个,用户总点击量超1 100 万。不论是认领“微心愿”、发布“微实事”“微行动”,还是宣传“微星光”,都可以在“五微共享社区”公众号、小程序、App 及区委党建网站上进行,群众诉求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利益得到充分保障。在该平台上,群众能真切地感受到社区为满足群众实际需求作出的多方面努力,以及提供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群众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2.2 基层自治能力得到提升

依托“五微共享社区”平台,J 区实现了点与点对接、一对一服务,以及服务对象与被服务对象的直接互动式交流,为民众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较为便捷的通道。同时,社区事务的处理不再仅仅依靠社区居委会的孤军奋战,党员、志愿者、社会力量及群众自觉加入的积极性提高,使得问题解决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社区居委会也从繁重的社区事务中脱身出来,投入动员、组织、引导群众有序地参加公共生活、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J 区在更好实现为民服务目标的同时,也提高了感召基层群众、组织动员民众力量、协调群众利益和化解社会矛盾的基层自治能力。

2.2.3 资源整合能力得到提升

一是齐聚社区治理主体,实现共同参与。全区内部充分发挥自身力量动员党员、志愿者、驻区企业及居民积极认领群众或邻里的“微心愿”,主动帮助解决难题。二是激活社会资源,引入市场资源。为群众提供物业、律师等各类资源,实现上门服务,活跃社会资源,加大服务力度。阿里巴巴、小米科技等社会资源的引入促进了公共部门的职能转型和事务服务效率的提升。三是平台更加开放,整合更多的资源。创新推广的“五微驿站”实体店联合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市交通管理局、市科学技术协会、作家协会、银行、医院等20 多家单位,以更加开放的思想推动“五微共享社区”的持续改革创新。

3 J 区社区治理的现实困境

3.1 服务参与主体较为单一

实现社区的有效治理不能仅仅依靠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及一些社会力量,居民的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合理有效的社区治理需要以民众相互理解、彼此充分认同为基础。当前,J区老年党员占的比重较大,这种“老龄”现象也渗透到志愿者团队和“五微共享社区”服务参与中,造成服务参与主体单一的情况出现。而这也正体现了在社区治理与服务方面J 区未健全和完善群众参与机制,未根据不同人群特点进行不同参与渠道的建设。J 区虽然积极倡导“五微共享社区”服务与共享优势,也有一定社会力量与群众的参与,但难以实现真正的全民参与,仍会有群体置身于社区治理之外。

3.2 群众参与热情有待提高

是否真的能够通过一部智能手机和一个共享平台实现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直接对接?这可能是群众思考最多的问题。一些群众认为虽然线上的方式能够实现较快交流,带来更多便捷性服务,但是传统面对面的沟通方式更能够让他们感觉到踏实和安全。另外,有些老年群体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如下载软件操作陌生、打字不够顺畅、浏览页面较吃力等,熟练使用智能手机需要一定的时间。由此可见,群众对涉及自身利益的新生事物带有畏难情绪,使得参与热情不高。因此,“五微共享社区”在最初运行时会面临一些困难。

3.3 社区服务提供相对不足

社区居民的多样性需求给社区治理带来一定的难度。由于J 区独特的城区定位,以及金融、科技企业的入驻,社区中外来人口流入量大,人群结构日趋复杂。随着大量群众对社区生活质量和社区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日益增多,民众向上表达的欲望更加强烈,民众的需求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这不仅给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挑战,而且对社区服务队伍构成、服务方式方法、服务专业性和有效性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解决民众日益增长的社区服务需求与基层公共服务提供相对不足的矛盾也成为“五微”平台实现持续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

4 J 区加强社区治理的建议

4.1 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能力

在杨妍、王江伟看来,基层党建能否有效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直接关系到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和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优化社区治理必须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需积极鼓励党员在“五微”平台注册账号,亮明党员身份,通过微平台发布微行动、微实事,传达社区声音,吸引居民加入,整合社会资源,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党组织还需通过点亮基层微星光,向群众展示为民服务的模范人物、组织,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基层党组织要借助互联网平台,将各个社区平台联结成街道平台,街道平台整合成全区平台,减少信息传导的层级。除此之外,要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微心愿服务,明确自身责任,改进工作方式,解决群众问题,走进群众内心。

4.2 吸引更多志愿者参与

青年是积极活跃的公益参与力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需要青年群体的加入。在吸引青年志愿者参与方面,J 区可以通过宣传和号召,鼓励年轻党员在每日忙碌的工作学习之余,利用较短的碎片化时间上线,力所能及地认领群众的“微心愿”并予以解决,做到即使身不在社区,仍可与社区同在。此外,有针对性地安排更多适合年轻人年龄段和能力的服务项目,提高年轻人社区事务的参与度。同时,社区为老党员、退休人员开设智能手机培训班,对其进行专业指导,对平台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对于所有提供服务的志愿者,J 区都需要积极引导其掌握相关业务知识和网络沟通技能,学习线下沟通技巧,使其努力增强与居民的亲近感,同时也需要给予志愿者适当的支持、关怀和保障,为志愿者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在进一步提高志愿者服务水平和自身素质的同时,也可协助志愿者发展自身的社会关系网络,号召和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

4.3 加强现代技术运用

哈贝马斯认为媒介技术的每一次创新都会引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现代技术的出现使信息传递突破时间和地域限制,基层应自觉借助现代技术的优势,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通过整理、分析互联网平台上汇集的相关民意民情,整体把握各街道社区治理情况,重点筛选出容易忽视或需要调整的问题,集中力量解决群众“痛点”和民生“堵点”问题,做到第一时间倾听、回应和解决群众的诉求。此外,借助大数据高速性、多样性、实时性的优势,社区能够收集更加全面的信息,更加精准快速地传递信息,创建多维的、清晰的实时数据流反馈给多方用户,从而帮助多元主体把握实际情况,做好监督。同时,各街道能够依靠大数据获得实时数据,作出预判,调整短期计划与制定长期规划,始终做到思考在民众前面,行动在民众前面,让所有行动都更具有前瞻性和合理性,高效对接服务提供者和服务对象,从而精准把握民意,引导群众自觉投入社区集体活动和社区事务,提升社区治理的效能。

4.4 鼓励社会力量加入

创新城市社区治理需要多元治理主体参与,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乃大势所趋。J 区要依托“五微共享社区”平台,逐步探索社会力量服务社区、参与社区建设的新路径。对于社区产生的诸多问题,要有社区居委会、党组织、两新组织、社会组织及社区群众的共商共治、共建共享,也要有律师、民警、医生、物业的主动参与、积极配合。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能为社区治理项目引入社会资金资助,充实社区治理的资金资源。同时,社会力量能组织开展“共享社区节”“公益团购”等活动,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可触可感的生活实惠。J 区要为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搭建线下平台,继续推广“五微驿站”便民服务站,同时要融合各类社会组织、事业单位、市场资源,以及调动各类资源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总之,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推动“五微共享社区”的持续改革创新,构建良性的社区服务循环系统,推动传统的社区服务模式转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