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陈振华
兩者的合作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各做自己擅长的事,1+1才能大于2
商业银行和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与竞争,渊源已久。
在经济下行、利差收窄的当下,商业银行谋求转型发展,触网成为大多数银行的选择;而互联网公司要不断深入金融服务领域,也开始试水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两家企业在2016年的亮眼答卷,让人吃惊。
银行业该如何与互联网融合?
“互联网端提供金融服务的空间越来越大,银行和互联网企业的合作空间也越来越大,但具体形成怎样的模式和规模,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表示。
银行转型要跟着客户走
《瞭望东方周刊》:有人说,银行触网缺乏动力,你怎么看?如何评价银行触网成效?
曾刚:银行触网,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自身业务的互联网化,这主要是用户习惯改变了,银行的外在形态从物理网点走向了线上服务,但处理的仍然是以前的业务,属于存量业务;
第二种是增量业务,与互联网公司进行合作,拓展了服务范围、催生了产品类型,对于一些银行来说,是新的发展机会。
对不同银行来说,目标客户群体和发展战略会不同,比如有些银行的目标客户是农民或老人,互联网化对他们而言相对没那么重要,因此这些银行可能就更侧重物理网点的运营。
因此,很难笼统说银行触网缺乏动力,更不存在一个所谓的银行互联网化指标,这没有意义。
《瞭望东方周刊》:数据显示,目前一些银行的业务离柜率已高达84%,这会给银行业带来怎样的变化?
曾刚:离柜率高,只能说明银行提供服务的方式要发生改变。举个例子,以往的借贷业务,需要线下调研,柜台填表,再审核,发放贷款,如今通过大数据等金融技术,主动授信,直接线上办理了。对银行来说,在精简网点的同时,要重新梳理业务流程,以更好满足客户需求。
柜面人员逐步减少,并不意味着银行从业者数量减少。我们看到,线上渠道的从业人员越来越多,提供后台技术支持的人员也越来越多,科技对业务发展的引领会越来越明显,也会造成银行人员岗位的结构性变化。
从另一角度看,这也不意味着客户需求会减少。随着人们财富越来越多,实际上金融产品咨询会越来越频繁,所以银行营销人员也是增加的。
1+1如何大于2
《瞭望东方周刊》:2017年上半年,四大行与互联网巨头纷纷宣布合作,是否说明目前银网合作到了新阶段?
曾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的关系,就是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关系。
互联网公司做金融业务,优势在于丰富的场景、足够的流量,但它不是专业的金融机构,没有核心的金融能力和金融产品,比如提供不了保险类的、理财类的金融产品;并且,互联网企业资本规模有限,资金来源不足,无法做更大体量的金融服务。
相应的,银行有牌照资质、资金优势,还能提供清算结算等服务,那么,互联网公司自然就一定会找银行合作,弥补自身不足。
从银行的角度看,如今银行线下获客成本越来越高,获客压力也不小,而这正是互联网公司所擅长的,两者自然能够合作。
《瞭望东方周刊》:据你观察,商业银行和互联网企业在这种竞合关系中,角色和地位如何?
曾刚:银行业相对来讲竞争更激烈些,中国有4000多家银行,即便是五大行,市场份额都仅占45%,不存在垄断。而成功的互联网企业也就少数几家,甚至在每个领域只存在一两家,垄断远高于银行业。
在这样的条件下,互联网企业选择的空间很大,它看重的牌照功能是一样的,那么银行就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当然,银行本身有雄厚的资金和资本条件,底气也是很足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银行也尝试过自己做电商,现在看来没有优势,效果不明显;互联网企业做银行擅长的金融领域,目前看来,就是第三方支付比较成功,但这属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变现能力。
所以综合来看,两者的合作也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各做自己擅长的事,1+1才能大于2。
《瞭望东方周刊》:两者合作有几种类型?
曾刚:第一种模式是基于场景的合作,比如微粒贷的合作。腾讯方依赖社交平台负责客户、入口、风控等前端,合作银行在后端有资金成本低、资金规模大的优势,两者形成优势互补。像微粒贷、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产品,基本上都是这种合作模式。
第二种模式,是联合技术的开发和合作,比如在云服务、人工智能的共同研发等。
第三种模式,是中信银行和百度合作,两者发起设立百信银行,是家直销银行。这种合作就更紧密些。
除此之外,未来应该会有更广泛的合作。合作空间是越来越大的,但是具体形成如何的模式和规模,需要拭目以待。
《瞭望东方周刊》:两者合作的挑战有哪些?
曾刚:系统层面的对接存在挑战。此外,银行业是非常看重风险管理的行业,而互联网企业看重的是用户体验,两者的侧重点不一样,包括管理模式、经营理念、监管环境等,都不同,这样的差异可能也会带来不少挑战。
微众、网商银行的成功不可复制
《瞭望东方周刊》:另一个新现象是,阿里巴巴旗下网商银行和腾讯旗下微众银行均在2016年实现盈利,分别实现净利润3.16亿元、4.01亿元,这份成绩单颇为亮眼。在未来,是否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型互联网银行涌现?
曾刚:的确,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的发展有目共睹。但是,这样成绩的取得,依赖于社交、电商等互联网生态,未来如果出现不了像微信、淘宝这样平台的话,基本上没有复制的可能性。
道理很简单,平台不可复制,所以依托于平台获得的成功,也是不可复制的。现在很多人拿腾讯和阿里巴巴做银行的成功来说明这个市场未来空间很大,这种说法不对。相反,他们越成功,能照他们这样方式成功的就会越少。
未来会有一些细分市场的直销银行。我们也看到,小米、美团等公司,也加入纯线上的民营银行,这会有探讨空间,但新型银行发展成功与否,必须依赖它本身的生态。如果互联网公司没有这种生态,要依靠银行去发展出来,那就不太可能成功。
《瞭望东方周刊》:新型互联网银行在未来会遭遇怎样的挑战?
曾刚: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的发展,还是集中在零售端。进入到企业端,互联网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就很有限了。
一方面在于,他们的资产规模很有限,尤其是资管类产品,在没有线下网点的情况下,很多线下资产无法获得;另一方面,其自有资本规模只有30亿元,这意味着他们能够提供贷款的规模也相对比较少,在中国银行业庞大的200多万亿的资产规模里,实际上占的比例很小。
因此,互联网银行本身也需要与商业银行,在产品和资金方面深入合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