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智造革命

时间:2024-04-24

张瑜

“世界工厂”,这个称号曾被视作对中国依靠制造业崛起的奋斗历程和辉煌历史最精炼的概括。

2005年,美国记者萨拉· 邦焦尔尼(Sara Bongiorni)曾带领家人开启了一个为期一年不买中国货的试验,结果发现,中国制造在美国人的生活中不可取代。她根据这段经历撰写的《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美国家庭的生活历险》,后来成为畅销书。

十年过去,当初拼命想把中国货“请”出家门的萨拉可能会发现,来自越南、印尼、柬埔寨等国家的低附加值产品正在取代中国制造的位置,甚至美国本土制造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地进入美国人的生活。

这种趋势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全球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掀起过全球化思潮,同时也有了“脱虚就实”的觉醒,呼吁制造业回归,欲重回制造业高地;与此同时,中国勞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有数据表明,中国的制造成本已和美国非常接近,中国产业结构也在经历深刻的调整。

全球范围内的制造业升级,已迫在眉睫。

几乎就在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提出“工业4.0”“工业互联网”战略同时,中国从国家层面启动了智能制造战略。

2015年5月19日,中国正式发布了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其中智能制造被明确定位为主攻方向。

2016年12月8日,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对“十三五”期间智能制造的重点任务部署、实施作了总体布局。

2015年起,工信部启动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过去两年共遴选确定109个试点示范项目,覆盖63个行业,分布在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推进了中德、中美、中韩智能制造标准、试点示范等国际合作。

而企业层面对智能制造的热情,相当程度则来自于对成本控制的迫切需求。

“机器换人”可以提升生产品质,节约人力成本,并倒逼劳动力向高级技能人才转型;对于整个生产流程及供应链的信息化改造,则可降低其间的成本损耗。

实际上,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现状,仍远未达到科幻感十足的“全数字化无人工厂”——由计算机控制的精密自动化机械。

然而, “机器换人”不等于智能制造,如何把所有的机器与人通过系统有机地互联在一起,达到对成本及质量最优化的运作状态,才是智能制造的本质。

智能升级的过程也不会一蹴而就,中国制造所能拥有的创新能力与试错空间,有着自身独有的优势。或可理解为,中国制造的底气,绝不仅仅是成本。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份额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已形成了极具优势的生态链——原料、零部件、加工制造,这个链条上越来越多的部分中国都可以提供。

最关键的是,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更加是“世界市场”,它同时拥有着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正是这个关键的要素,令中国制造链条有条件有可能发育成一个独一无二的生态闭环——中国制造拥有最佳的购买力市场,而市场中不断增长和不时爆发的对高品质产品的巨大需求,则有力地倒逼着供给侧的改革。

这场智造革命,正是供给侧改革在制造业的体现。中国的机会在于,不仅仅是在中国,即便从全球范围内来看,智能制造才刚刚开始。一切,皆有可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