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视力模糊,做手术还是戴眼镜

时间:2024-04-24

刘砚青 傅天明

既然30年来这个手术是安全的,那么50年也应该是安全的

眼睛是人类最精密的感知器官,然而不少国人的这扇心灵之窗却出现了严重的健康隐患。

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显示,中国5岁以上总人口中,各类远视力缺陷患病人数为5亿左右,也就是说,大约三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有近视。

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视力缺陷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屈光不正和老视(即老花眼)等视光类眼疾,已经成为影响国人视觉健康的主要威胁。”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说,如果一直缺乏有效干预,预计到2020年,中国5岁以上人口的近视患病率将增长到50%左右,患病人口达到7亿。

所谓屈光不正,是指屈光系统出现问题导致成像不清。

如果把我们的眼球比喻成照相机,屈光系统的作用就好似镜头,视网膜则类似底片。如果镜头在调焦时出现问题,呈现在底片上的图像就会模糊不清。换句话说,一旦双眼屈光不正,视网膜上便不能清晰成像,这时就会出现我们所说的近视、远视和散光。

传统上对于屈光不正的主要调整方式是戴眼镜,可无论镜片如何轻薄,框架眼镜也还是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些许不便,例如冬天的雾气弥漫、无法尽情享受各项运动,等等。另外,一旦把眼镜遗失或打碎,还有可能给我们带来意外伤害。

为了让这些问题可以得到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人们开始考虑通过手术等方法,摆脱这两片陪伴人类数百年的“视力矫正器”。

实际上,眼镜的原理非常简单。以近视为例,近视的特点是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患者只能看近不能看远,所以在给他们调节视力时,需要在眼球前增加一个凹透镜,让光束焦点后移,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

“角膜就像一个镜头,我们既然可以在眼睛前面增加凹透镜,是不是也可以通过去掉角膜上的凸透镜,来实现同样的目的呢?”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姚玉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基于这一原理,人们尝试对眼睛进行一些屈光系统的调整,试图达到与戴眼镜同样甚至更佳的矫正结果。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世界第一例屈光手术诞生。据国际屈光协会成员、中国《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质量控制标准》行业标准第一起草人王铮介绍,最早的屈光手术原理是对角膜进行切削,通过刮除角膜上皮组织,使其变平并减弱屈光力,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这种操作虽然简单安全,但术后容易导致角膜雾状混浊,进而导致近视回退、视觉质量下降。”王铮说,人们很快就从角膜切削改为角膜磨镶,即在角膜表面切一个微小创口,在创口下把角膜这个“凸透镜”快速磨平。这种手术患者负担小、恢复快、痛感轻且术后不会出现雾状混浊,因此也成为了近年来最主流的屈光手术。

用30年证明安全有效

虽然屈光手术的原理听起来挺好,但这毕竟是在精密的眼球上动手术,且无论是切削还是打磨,操作均不可逆,因此很多人都会担心屈光手术的安全性和术后视力恢复状况。

王铮对本刊记者表示,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安全,手术也不例外。但是屈光手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将近30年的历史,随着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和医生技术大幅提高,其安全性相比以前已经大大提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陈跃国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英国有医生历时十余年对数千名进行了屈光手术的患者进行观察,不仅没有发现严重的并发症,就连术后一段时间出现矫正视力下降两行以上的案例都是0。

“从长期来看,人们最担心的是视力会出现下降。但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术前500度以上的近视患者术后10年以上平均视力仅会下降50度。”陈跃国说。

据陈跃国介绍,曾经有患者在术后发生过白天视力良好,晚上却会变得模糊,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角膜都并非完全平坦,因此手术前不但要有准确的验光,还需要对每个人的角膜进行个性化观察。而最新的角膜地形图引导技术可以在术前测量患者的个体角膜的形状,了解到每个人角膜上的“地形”特点以确保术后角膜形状高度优化,最终达到高清的视觉质量。

“其实医务工作者特别是眼科医生,对于这项技术的关注和预知判断能力肯定要比大众更高。老百姓更多担心的是未来生活质量,而专业人员还会关注这项技术到底能不能存活。”姚玉峰说,人类的任何行为都没有百分之百保证,“屈光手术出现问题的概率和大家出门遭遇车祸的概率差不多。而只要我们决定出行,这样的概率也是大家必须要承受的”。

“从理论上讲,既然30年来这个手术是安全的,那么50年也应该是安全的。从现有实践来讲,这个手术已经可以满足一个人完整生命周期的需要了。”姚玉峰说。

人工晶体进入三焦点时代

除在角膜上进行操作外,屈光手术较为成熟的技术还有晶体植入。

呈双凸透镜形状的晶体主要作用就是对焦,而晶体会随着年龄增长发生一系列老化改变,从而影响其弹性和透明度,这时便会出现老视与白内障。

老视是几乎所有人都会经历、因自然衰老而出现的视觉障碍。老视一般在40岁之后开始出现,主要表现为渐进式的近视力困难,初期症状是看小号字体越来越困难,随着年龄增长,不仅近距离阅读书报困难,看手机、手表、仪表盘、电脑等各种与日常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中距离视力,也会出现困难,使得整体生活品质大打折扣。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4年中国一项样本数量达到1109人的老视现状调查显示:在全国重点城市的50岁以上人群中,有高达81%的人群正在经受老视的困扰;预计至2019年全国老视人群总数将达到5亿人。

除老视外,白内障也是困扰中老年人的重要眼部疾病。姚玉峰告诉本刊记者,中国60~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为80%,且全国6000万白内障患者大约占到全球总数的三分之一。

“我们每个人的眼睛里都有两组镜头,如果说角膜是一个固定的大镜头,那么晶体则是一个可以自行调焦两千度的伸缩镜头。因为它可以自行调节焦距,所以我们既可以看到远处的公车,也能看清中距离的交谈对象,更可以阅读近距离的手机屏幕。而到了一定年纪,当晶体弹性出现问题,不能自如伸缩时,我们就会变成老花眼。”姚玉峰说,传统白内障手术的治疗方案是植入人工晶体,而这项技术也在不断进化并应用于中老年人的视力治疗方案。

白内障是一种因为晶体浑浊而出现的常见致盲性眼病。最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案是将已经浑浊的晶体摘除后植入一个全新的人工晶体。原来白内障手术的主要诉求是让患者远离失明风险,因此人工晶体只有一个焦点,也就是远中近三个距离最多只能看清一个,势必要牺牲掉其他两个距离的视力。后来,增加到两焦,但仍然有一个焦点的视力无法恢复。现如今又有了三焦点人工晶体,这种人工晶体的植入,基本上可以同步恢复远中近三个焦点的视力,不需要再戴眼镜,就能够帮助中老年人重新获得工作生活需要的正常视功能,并且能够做到一次手术终身受益。

多位专家都对本刊记者表示,老视与白内障在中国的发病率有着越来越年轻的趋势,出生于上世纪60、70年代的人都开始遭遇上述问题,他们往往处于职场黄金期,热衷阅读、社交广泛,不但离不开电子产品且追求年轻态,更会对戴老花镜这个行为有着极大排斥,因此往往希望通过手术去做到看得见、看得清与看得好,而三焦点人工晶体恰好可以满足他们的治疗诉求。

屈光手术比隐形眼镜更安全

和所有的手术一样,尽管屈光手术可以让人们重返光明世界,但还是要经过严格的术前检查,也并非所有人都能适用。

原则上讲,每个人的视力会在18岁以后基本定型不再进展,因此接受屈光手术的年纪至少要在18岁以上。另外患有青光眼等严重眼疾的患者也不适用。

“我们在近几年的治疗中发现,很多人选择屈光手术的初衷都是出于外在形象的考虑,这个出发点本身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我们绝对不建议大家为了美观而去佩戴隐形眼镜。”姚玉峰对本刊记者反复强调,隐形眼镜会对人的眼睛产生很多慢性影响,不仅会引发角膜炎,还会损伤眼球的内皮细胞,以及诱发角膜内长出新生血管等,这些损伤可能短时间内不被觉察,但日积月累会带来严重的问题。

“尽管我们现在有日抛、周抛的隐形眼镜,但真正能做到每天更换的人又有多少?白天戴了一整天,晚上摘下来用护理液清洁,就算泡上一夜也不可能把镜片彻底清洗干净,因为有很多细胞和代谢物都会黏附在上面,而这个清洗其实就是让各种蛋白变质的过程,我们第二天起来就是把这些变质蛋白送回到娇嫩的双眼上,长此以往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在姚玉峰看来,隐形眼镜给眼球带来的损伤要绝对远远大于屈光手术的影响,屈光手术比隐形眼镜更加安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