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樊淑青
人才问题,始终是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头等大事。尤其对于经历了改制阵痛的老国有企业,其转型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人才储备水平。通过对多个经历改制的老国企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查、了解,在汇总大量基础数据和基本状况的前提下,分析、总结了这些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希望能够通过探讨寻求解决之道。
人才队伍建设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虽然,从中央到地方、上至企業集团总部下至基层工厂,都认识到人才的重要,也都在大张旗鼓地搞人才队伍建设,但是,有些企业在人才的数量、结构、使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警惕和重视。
目前改制老国企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量、结构问题。带有计划经济烙印的老国企转型、改制而得以存活下来的企业,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历史形成的职工数量大、质量低的局面,也就是说企业人才队伍结构优化的速度低于总量增长的速度,而且这种情况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其结果必然是人员队伍总量越来越大,但质量改善幅度不大,从而影响到新的人才引进计划实施。
二、人才使用问题。首先,企业在人才使用培养方面缺乏长远观念。在专业技术人员的使用和培养上普遍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部分企业领导虽然注意到了人才再培养的必要性,却下不了决心让骨干专业技术人员去进修、深造,造成人员知识老化和人才资源的浪费。其次,一些企业缺乏合理配置,造成人才流失。人才流动关系到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我们这些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流动,还处在被动局面,突出的表现就是人才流失严重。
三、人才“断层”问题。人才“断层”问题,不仅仅是我们这些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目前我国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最普遍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主要表现有二个方面:一是年龄“断层”:专业技术人员最佳创造年龄时段一般为30-45岁,峰值为37岁。二是素质“断层”:人才素质“断层”主要反映在专业技术队伍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的不合理上。例如拥有职称的岗位,初级的多,高级的少,老龄化的多。
打造高效团队,是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
所谓团队精神,简单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要求有统一的奋斗目标或价值观,而且需要信赖,需要适度的引导和协调,需要正确而统一的企业文化理念的传递和灌输。团队精神强调的是组织内部成员间的合作态度,为了一个统一的目标,成员自觉地认同肩负的责任并愿意为此目标共同奉献。打造高效团队必须遵循严管、适位、培训、储备的原则,才能提高团队水平。
坚持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核心保障
一、提高认识上注重连续性。提高思想认识是指导基层人才建设的前提,通过经常、持续、不间断的思想动员,引导、激发大家的学习动力和热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其自身特有的规律,决不能急于求成。
二、在培养对象上区分层次性。我们在人才建设上不能贪多求全、面面俱到,必须从实际出发,区分对象、层次,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是紧密联系岗位职责需要,区分层次。二是针对个人的兴趣爱好,有所侧重。三是根据个人的接受能力合理安排。通过分类开展学习培训,力求弱项得到弥补,强项得到提高,保证人人都学有所获。
三、在学习内容上体现特殊性。抓基层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企业经营目标为主,着眼职责使命,在学习内容上体现特殊性。一是注重理论武装,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二是着眼打赢需要,把科技知识、技能技巧学习突出出来。三是着眼综合素质提高,把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作为重要内容。广泛开展读书成才活动,大力倡导多读书、读好书,组织读书、读报、书评、演讲,浓厚读书成才氛围,全面夯实文化基础;鼓励员工自觉参加在职学习、函授和自考,提升学历层次,扩大知识覆盖,推进综合素质的整体跃升。
四、在培训方法上提倡多样性。培养新型人才,需要拓宽途径,多法并举,用超常的措施抓落实。一是坚持把岗位锻炼作为基层人才培养的基本阵地。二是坚持把送学培训作为基层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三是坚持把吸收借鉴作为基层人才培养的有效补充。善于借助社会资源,定期请专家、教授到企业讲课、辅导,丰富知识体系。
五、在创建机制上讲求科学性。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创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要创建坚强的领导机制。还要创建规范的学习机制。再有就是创建有力的保障机制。最后,是创建严格的奖惩机制。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大张旗鼓地宣扬、奖励和重用人才,形成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河北秦皇岛际华三五四四鞋业有限公司)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