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涨价或可“止痛”,无法“治痛”

时间:2024-04-24

韩璐

儿科涨价,不缺理由。

比如,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后,更为迫切的儿科医疗保健需求,会令现有儿科医生“缺口”进一步放大;其次,儿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生薪酬与其付出不成正比,导致越来越多的儿科医生转行去做医药代表,加剧“看病难”;此外,儿童临床治疗难,最简单的如找血管输液或需多人合作完成,人力成本高于治疗成人患者……

但究其根本,涨价是否为提高儿科地位、缓解儿科困境的改革“必然项”呢?从家长角度看,儿科可适当涨价,但不能完全指望患者埋单,政府增加投入更为迫切和重要。

尽管卫生主管部门也将“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写入文件,报销比例提高诚可期待,但对家长而言,给孩子看病的压力增加是毋庸置疑的。

我当然期待更多有职业获得感的医生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精湛的医术面对病患。以此为目的,如果涨价可解部分燃眉之急,在一定程度上保住现有儿科医生体量,减少儿科医生的流失,或者能吸引到更多的优秀医生加入儿科,我不介意分担部分成本。

儿科涨价,哪些项目该涨?究竟涨到什么程度?是否“合理”?这需要听证和向公众交待清楚。

涨价或可“止痛”,但无法“治痛”。最根本的还是顶层设计,特别是要增加儿科的投入。如果能够解决儿科的医生紧缺、床位紧缺等问题,孩子看病就不会那么难了。

2016年国家将为基层医疗机构招收5000名定向免费医学本科生。这些医学生毕业后,必须到城市大医院接受3年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再到基层从事临床工作。

诸如此类利好政策,不妨来得更猛烈一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